鄭日升
[摘要]:古樹古木是研究當地歷史、地理、人文、氣候的重要材料,所以各級相單位應當加強對古樹古木的保護工作,積極落實管理措施,保障古樹名木資源可以實現健康發展。但是當前在城市建設不斷加快的新時期,城市空間的發展以及人為因素的影響導致古樹名木資源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出席衰退現象。為實現對古樹古木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利用,必須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對古樹古木資源的保護和利用,實現資源的延續。
[關鍵詞]:古樹名木;保護;利用
[引言]:古樹名木是在人類歷史發展中保留下來的重要科研、歷史、文化資料,具有重要價值,是活著的基因庫。古樹是指那些樹齡超過百年以上的樹木,而名木則是指在歷史或社會發展中產生重大影響或者是著名人物所種植的具有較大文化價值的樹木。古樹名木對研究歷史、地理等提供寶貴資料,所以必須加強對古樹名木保護和利用。
1、古樹名木的保護現狀
浙江省磐安縣是浙江中部的一個純山區縣,在這個縣城中存在豐富的古樹名木資源。山區林農將古樹名木視為珍寶,同時地方政府也加強對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古樹資源是森林的寶藏,是歷史和文化的傳承,蘊藏著豐富的財富和價值。為進一步做好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磐安縣相繼出臺一系列古樹名木保護制度和管理辦法,并安排專項資金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但是在不斷發展過程中,磐安縣古樹名木出現衰弱現象給資源保護工作帶來一定難度。2016年調查結果顯示,磐安縣的古樹名木有5015株,種類豐富多樣,其中面臨瀕死的占7.1%,與2002年普查結果相比,古樹減少了81株,通過分析,磐安縣古樹名木的生長出現衰弱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要想實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和利用,必須明確其中存在的問題[1]。
首先影響磐安縣古樹名木的出現衰弱的原因是立地環境的變化,在不斷發展中,農村得到良好建設發展,水泥路面、公園等基礎設施的建設以及旅游業的發展,給古樹名木的周圍生長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土壤的密度過高,導致樹木生長出現衰弱現象[2]。其次是人為因素的破壞,部分群眾古樹名木保護意識不高,在樹干上架設電線、亂刻亂畫、傾倒垃圾等問題時有發生,影響古樹名木的生長。另外還受自然環境的影響,塌方、泥石流、雷電等給古樹名木的生長造成比較嚴重的破壞,在自然災害下,樹木連根拔起,一旦不能得到良好搶救,將會導致樹木死亡。有害生物的存在也是導致古樹名木出現生長衰弱的主要原因,磐安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高溫多雨是其顯著特點,所以病蟲害經常發生。樹齡比較大的的古樹長期處于衰退期,一旦遭受病蟲害的侵蝕,會直接導致樹木的死亡。對磐安縣地區古樹名木造成嚴重傷害的是白蟻,這中生物對樹木的傷害高達36.5%。要想實現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和利用中,必須及解決古樹名木在生長中存在的問題。
2、古樹名木的保護
首先,改善立地環境,在對資源的管理過程中,應當恢復樹木的土壤環境,擴大樹池,保證古樹根系的透氣性和透水性。同時還應當改良土質,在古樹樹干周圍種植適宜的植物,為古樹提供豐富的營養價值,同時也可以阻止人為干擾。第二,應當改善營養條件,加強肥水管理,設置排水溝,制合理的施肥機制,保證樹木實現良好生長。第三,加強對有害生物的治理,針對影響比較嚴重的白蟻、松褐天牛等加強防治,采取化學手段和物理手段實現對古樹名木生長的保護。最后,針對古樹名木建立完整的保護檔案,實現全面管理,每一棵植被都有一塊公示保護牌,同時落實保護責任制,通過制定完善的保護管理制度,加強對古樹名木的保護[3]。
3、古樹名木的開發和利用
3.1利用古樹名木作繁育材料
古樹名木具有良好的基因庫,大部分古樹名木是天然野生物種,在本地中經過長時間的生存具有極強的適應性,同時成為本地區的優良樹種。要想實現對古樹名木的開發和利用可以將其種子或者枝干采摘下來進行無性系繁育,這一技術的出現對保護古樹名木有重要意義,在保持基因擴繁,保存其優良品性方面有重要意義,同時這一技術的應用為稀有古樹資源的繁殖提供條件。
3.2古樹名木是良好的綠化資源
加強對古樹名木的利用,可以將其作為城市建設中的綠化樹種,一方面實現對其保護和管理,另一方面可以讓宣傳其價值和文化意義。比如假蘋婆因為樹干通直,枝葉繁茂翠綠的特點成為觀賞植物,廣泛應用在庭園、行道以及風景區中。假蘋婆具有極強的播種更新能力,可以在母樹的周圍實現自然下種,從而生長出眾多小樹,這種植被作為綠化資源發揮其自身觀賞價值,同時也實現對其統一管理和保護[4]。
3.3古樹名木在鄉村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
古樹名木大多生長在比較偏遠或農村地區,比如鄉村房前屋旁,比如山野間,要想實現對古樹名木的利用應當采取科學手段。要想開發古樹名木的景觀作用,可以在 其周圍開辟勞作休憩場所或者娛樂空間等,對于觀賞價值比價高的可以開發為農村公園,將其作為旅游景觀實現開發利用,發揮其最大價值。
3.4古樹名木在城市建設中應用
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要想提高城市景觀建設質量,可以將古樹名木引入到城市景觀建設中,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園林景觀是一直存在的,給人們營造一種舒適的生活環境。在城市建設中將古樹名木的引入到園林建設中,一方面體現園林建設的文化內容,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宣傳的作用,讓人們了解我過古樹名木,激發全體人民對古樹明木的保護意識。
結語:
古樹名木在具有極強的研究價值,是我國資源保護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對古樹名木的保護任重而道遠,在保護和利用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單純依靠政府部門遠遠不足以保障古樹名木的健康發展。要想更好的實現才對古樹名木的保護和利用,必須加強宣傳,提高人們的保護意識,同時利用各種手段,實現對稀缺資源的延續, 為古樹名木的保護利用工作得到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林思平. 古樹名木資產評估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7。
[2]葉少萍,吳渭湛,葉廣榮,陳瑩,齊躍強.廣州市花都區古樹名木資源與區系特征分析[J].山西林業科技,2016,45(03):9-13。
[3]李騰. 河北省城鎮古樹名木資源調查分析[D].河北農業大學,2015。
[4]董道義,竇德泉.古樹名木的保護與景觀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現代園林),2015,12(01):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