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娜
【摘要】:礦山的開采會破壞地表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引起地表的沉陷、崩塌等地質災害;尾礦不僅侵占土地還污染水體。因此,礦山開采會導致礦山生態環境的污染,這些環境問題必須得到重視,對礦山進行生態修復非常重要。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礦山生態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然后總結了礦區生態修復的研究現狀,最后對礦山生態環境污染的修復措施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礦山生態環境;環境污染;生態修復
礦山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生態修復目前已經成為世界環境與發展面臨的焦點問題之一。人口、環境與資源的均衡、協調、和諧發展是實現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礦山生態環境污染問題是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樞紐,由此可見,礦山生態環境的修復對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
1 礦山生態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礦業活動主要包括:礦石采掘、選礦和冶煉。表1是礦業活動可能導致的生態環境問題。由此可見,礦山的開采污染了礦山的生態環境,打破了原有生態環境的平衡,對礦山的土地資源環境、水環境、大氣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因為礦山生態環境的修復期較長,進程緩慢,難度很大,所以,維護礦山生態系統的健康、修復被污染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礦山生態環境勢在必行。
2 礦區生態修復的研究現狀
原中國煤炭工業部在1983年立項組織的采煤沉陷地綜合治理項目,是中國最早的煤礦區生態環境修復工作;然后國務院在1998年時,頒布了《土地復墾規定》,這標志著中國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的立法的初步形成。此后,礦山生態修復的相關研究在近十幾年來蓬勃發展:經教育部批準,2006年6月,依托于中國礦業大學建設的省部級礦山生態修復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礦山生態修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國礦業大學與山西農業大學將煤礦廢棄地作為研究的對象,針對礦區的土地占用問題,進行了生態恢復理論與技術的相關研究;此外,香港浸會大學與中山大學則針對礦山生態環境污染的控制和礦山生態系統的修復,將有色金屬礦山廢棄地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進行了生態恢復理論與相關技術的研究。
3 礦山生態環境污染的修復
3.1 增強環保意識,制定修復預案和完善監管體制
目前,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礦采活動更重視礦山的經濟價值礦產資源的開采量,礦山生態保護意識比較淡薄,礦山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和礦山生態污染修復工作比較落后,沒有真正意識到保護礦山生態環境的緊急性與重要性。因此,在實際的開發工作中采取具體的措施,必須增強保護礦山生態環境和對被污染礦山生態環境進行生態修復的意識,必須在礦山開采之前,提前準備好生態環境修復預案,學習相關的環保理念;與此同時,應構建科學、合理的監管體制,并不斷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3.2 采礦區的修復
在采礦區的生態修復主要在于煤矸石的應用和煤礦生態治理。具體的措施有:加大對煤矸石的應用,可以通過循環硫化床的低溫燃燒,對煤泥、煤矸石和洗矸中不能燃燒的部分進行處理,使其具有一定活化和脫炭的作用。經過處理后的煤渣,可以應用于建筑材料、摻入水泥中或者用于制磚過程中;對于中薄煤層,可以采用一種名為里層帶高壓注入泥漿的技術,能夠有效的緩解和減少地面沉陷的問題;當煤層結構十分復雜或者為劣質煤層時,采用條帶式、柱式、房柱式的采煤法,有效控制開采之后地表塌陷量,以此來減輕采礦活動對地表環境產生的影響。
3.3 水資源的修復
礦采活動對水資源的破壞主要表現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破壞兩個方面。具體的措施有:構建人工濕地,基于植物的微生物作用,實現水中污染物的去除;通過適當的引水或構建蓄水池等緩解當地用水壓力,解決礦采活動導致的地下水水位下降的問題;加強礦山水資源的保護,統一規劃管理礦山水資源,科學化管理礦區采空區積水,強化礦采活動中地表水、地下水資源保護措施,有效控制礦區廢水廢物污染,科學、規劃化管理礦山水資源污染。
3.4 尾礦的合理利用
尾礦的堆積會產生比較大的安全隱患,而且目前我國對于尾礦的處理極其不合理。因此,避免尾礦造成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要對尾礦進行科學、合理、規范的利用。具體的措施有:加強相關技術的研發,例如高新技術手段,實現尾礦的二次利用,使尾礦變廢為寶;鼓勵相關技術人員、研究人員對這一領域的研究進行加強,促進尾礦的合理利用。
結束語
礦產資源的開發能促進國家的能源建設、推動經濟的發展,但是經濟的建設不應以破壞生態環境作為代價。礦山的開采會導致一系列環境問題、社會經濟問題,若不能得到妥善的處理,不僅導致環境的惡化,還會導致經濟的損失,并且對人類、動物造成惡劣的影響。由此可見,礦區生態修復是勢在必行,我們應當增強環保意識和完善監管體制,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緩解礦山生態環境的污染和破壞,有效落實礦山生態修復工作,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武強,劉宏磊,陳奇,孫文潔,陳延.礦山環境修復治理模式理論與實踐[J].煤炭學報,2017,42(05):1085-1092.
[2]:程曦,高先萍,陳其思.淺談煤礦礦山生態環境的破壞與修復[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6(13):54-55.
[3]:張生. 北川礦山生態修復研究[D].綿陽師范學院,2016.
[4]:劉宏磊,陳奇,趙德康.礦山環境修復治理模式探討[J].煤炭工程,2016,48(S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