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要】:林業生態環境保護在現代林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林業建設應該以林業經濟推動林業生態環境保護,以優質的生態環境保障林業經濟持續發展。同時,林業生態環境具有維護林區生物多樣性、防風固沙、綠化美化村莊、構建城市生態環境等作用。基于此,文章闡述了林業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作用,通過分析林業發展中生態保護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優化措施。
【關鍵詞】:林業發展;生態環境;保護生產
【引言】:生態環境惡劣,森林資源短缺,水土流失速度加快,空氣質量嚴重下降,霧霾天氣頻發,為人民群眾的生活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而森林資源在凈化空氣、調節氣候、水土保持、節能減排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森林是林業文化建設的根本、野生動物生存之家、生活產生中的可利用資源。因此,森林資源在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生態發展都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促進作用,為了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必須加強森林保護,改善生態環境。
1、林業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主要作用
1.1提供物質基礎保障
森林資源是林業經營管理中的主要管理對象,規模龐大,是循環性的經濟載體。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越來越重視林業管理工作,這就對林業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情況下,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將科學技術融入到林業管理中,以實現現代化的信息管理模式,其主要的管理形式是機械化模式,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勞動生產效率,還能夠更好地運用林木資源,從而使森林資源走向科學經營、合理開發的發展道路,與此同時,在林業快速發展下,生態系統的可循環高效率作用逐漸顯現出來,使得林業發展在滿足人民群眾物質需求的同時,還能夠滿足生態環境良性循環的發展要求。
1.2滿足生態環境社會基礎要求
生態環境平衡發展的基礎條件是提升人民群眾生態環境保護意識,主動參與到保護生態環境中,而這種保護理念與支持意識并不是通過口頭宣傳就可以實現的,而是需要經過實際的林業文化建設,利用權威性的宣傳條件對保護意識進行傳播。與此同時,林業發展能夠有效地提高森林資源的價值,實現生態林業的可持續發展,還能夠促進森林資源功能的循環發展,使人民群眾意識到森林資源在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進而形成“保護森林資源、實現經濟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創建美好家園”的意識。
1.3林業資源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
在樹木生長過程中,樹木的根系會不斷深入到地層底下,并形成強大的根系,這些根系具有加固地表土壤的作用。首先,由于林業地區樹林茂盛,會形成防護林,在遇到風沙的情況下,防護林能夠有效地抵制風沙的侵襲,而林業資源會對風力產生一定的阻力,降低風速;其次,林業還能有效地改變風向,減少風沙地區沙丘的移動,實現減少對綠洲耕地破壞能力的目的。因此,在一些沙漠化比較嚴重的地區,可以通過植樹造林,借助林業資源的防風固沙作用抵制其損害。
2、林業發展中生態保護存在的問題
2.1森林資源短缺
我國人口眾多,人均森林面積占用量比較少,目前已出現與國家相關規定的人均森林占用面積標準不相符的情況。通過調查森林覆蓋面與人口數量統計發現,我國人均森林蓄積量僅占世界總森林面積的百分之十,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處于發展滯后的狀態。但是,我國森林資源短缺的問題并非一時引起的,而是由長期森林管理不當,林業建設不積極,森林保護意識淡薄引起的,因此,解決森林資源短缺問題是促進生態平衡發展的重要內容。
2.2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實施力度差
目前,我國林業生態建設工作的實施力度相對較差,缺少詳細地計劃和規劃,林業管理工作中也存在一系列問題,這就為后期管理帶來了不利影響,比如,工作安排不科學、分配能力差等問題,導致生態建設工作效率低下,實施力度差,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林業的健康發展,阻礙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可持續發展。
3、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3.1依靠科技發展林業
國家要想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充分利用科學技術發展林業。第一,建立林業科技創新體制。相關部門可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核心、以效益為目的的林業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提高林業的生產力,充分利用信息科技方式,推動林業經營和管理的精確化、科學化,實現林業的現代化管理;第二,深化林業科技體制改革。相關部門應堅持科研成果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方針,對林業的發展進行指導,從根本上解決科研與生產建設脫節的問題,并鼓勵科技人員通過技術承包、技術轉讓、技術服務、聯合開發、創辦經濟實體等形式,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第三,加強基礎研究和應用技術研究,首先,加強森林生態系統的研究,開展森林生態系統的監測;其次,調整好良種壯苗和樹種的結構,充分利用先進的技術,提高良種苗培育水平;最后,研究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的木材加工、制造、利用技術,提升木材工業的總體技術水平,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3.2提升森林覆蓋率
在國家大力宣揚保持青山綠水的背景下,很多地區已將林業建設工作作為重點建設項目,并也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因此,在國家建設過程中,應該將林業建設作為重點建設,積極地開展綠色通道、義務植樹、森林防護以及等工作,林業單位必須做好森林病蟲害、火災等對森林資源造成破壞的防治工作。與此同時,企業應不斷革新和完善林業制度與政策,調動社會企業對林業建設投入的積極性,可以通過招商引資的形式,促進我國林業建設的發展。
結束語: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我國生態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而在實施林業保護措施后,生態環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因此,在發展社會經濟的同時,大家應認識到經濟的發展不能建立在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的基礎上,林業發展需要借助先進的科學技術,在科技的引導下調整林業經濟結構,并不斷改變林業的發展方向,實現國內林業資源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孫燕飛,寶力道.加強林業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的重要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5,35(17):84-85.
[2]黃森.加強林業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產生的重要作用[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10):293.
[3]王立國.強化林業發展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分析[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7(23):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