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核桃種植產業的發展過程中,核桃質量與生產效率是影響種植經濟效益的關鍵因素。因此,我們需要從品種改良、土壤管理、樹體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入手,采取先進的提質增效技術,有效的提高核桃質量與生產效率,促進經濟效益的提升。本文就核桃提質增效技術進行分析與探討,為核桃種植經濟效益的提高提供參考。
【關鍵詞】:核桃;提質增效;技術
【引言】:以“提質增效、興林富民”為目標,按照“產業強林、科技興林、改革活林、依法治林”的發展思路,轉變核桃產業發展方式,力促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切實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為適應現代林業發展的要求,進一步加快森林資源培育和林業產業發展步伐,充分發揮林地生產潛力,采取合理有效的種植技術,實現核桃種植的提質增效。
1、選育優良核桃品種
核桃品種的質量是影響核桃產量的主要因素,因此,我們需要不斷選育品質更好的優良核桃品種,實現核桃提質增效。核桃品種的生長會受到其種植地區環境條件的影響,如果在種植時選擇了不能夠適應當地環境條件的品種,就會嚴重影響核桃種植的產量與產品質量。所以,我們必須采取因地制宜的方式,根據環境條件選擇適合在本地種植的核桃品種,防止因品種選擇不當造成核桃低產。與此同時,還需要積極培育優質的核桃品種,并對現有品種進行改良,通過嫁接的方式獲得更好的核桃品種,有效的提高核桃種植產量與產品質量。
2、提高土壤管理水平
2.1保證肥料充足
土壤施肥是土壤管理工作中的關鍵環節,只有定期對土壤施肥,保證肥料充足,才能確保核桃樹能夠健康的生長。施肥工作通常在春季進行,施肥時需要將主側根挖掉,提高核桃樹根系對肥料的吸收能力,促進核桃樹生長速度的提高,保證核桃質量。在肥料的選擇方面,腐熟的農家肥是最適合核桃樹生長的肥料,但是,大部分的核桃樹種植在地形陡峭的山區,交通不便,無法將大量的農家肥運送到核桃種植區域,因此,也可以選擇腐蝕的植物作為肥料使用,同樣具有較好的效果。由于核桃品種以及核桃樹樹齡的差異,在對土壤進行施肥的過程中需要對施肥量進行針對性的控制,根據核桃品種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施肥方式,小樹宜采取環狀施肥、放射狀條溝施肥、點穴狀施肥、條溝施肥、弧形溝施肥等任意一種;大樹多采用放射狀條溝施肥、點穴狀施肥、條溝施肥。施肥溝(或穴)寬、深20~30公分。
2.2做好打保墑坎
一些核桃品種需要種植在坡度較大的山地上,這種地形對肥料的保持能力相對較差,水分流失速度也更快。因此,我們需要對這種核桃樹做好打保墑坎,具體的操作如下:首先,在坡面下1.5-2米的位置堆砌石塊,堆砌的高度應控制在0.5米以下,長度為2米左右。其次,在坡面上挖出一塊平臺區域。打保墑坎可以在任何時期進行,但是,如果出現特殊情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當的調整。
3、做好樹體管理工作
3.1為樹干做好記號
樹干做記號是核桃樹體管理工作中的首要環節,做好樹干的記號不但有利于對核桃樹進行科學管理,還可以起到一定的保護樹體的作用。這是由于將樹干涂白后,不但能夠提高樹體的防寒,而且可以有效的防止害蟲從樹干鉆入樹孔和樹縫中,與此同時,還能減少陽關對樹皮的暴曬,并且防治牲畜對樹干進行啃咬。
3.2對樹體進行修枝整形
根據“因樹修剪,隨枝做形,有形不死,無形不亂”的總原則對樹體進行整形修剪,剪除核桃樹上的病蟲枝、徒長枝等,培育合理的冠形,使樹體充分利用空間,達到樹冠大、骨干枝結構合理、枝量多、層次分明、勢力均衡的目的。促進早結果,多結果,提高果實品質,形成樹體骨架牢固,枝條疏密得當,通風透光、結果面大而厚的良好樹冠。
3.3適當的造傷樹干
在核桃樹的生長過程中,一些樹體的長勢特別旺盛,這些樹體可能會出現結果量少或不結果的現象,只有對這些樹的樹干位置進行適當的刻傷,才能確保這些樹可以結果。在進行造傷樹干時,主要有以下幾種方式,分別為環形割傷、螺旋形割傷、倒八字割傷以及縱形割傷。在具體的操作中,造傷的深度必須達到木質部以內,并且割剝寬度要保證在2厘米左右,割剝的間距需要保持在10-14厘米,割剝的高度為0.6-0.8米。但是,在實施造傷樹干的過程中,由于生長茂盛的概念無法準確把握,實施效果可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4、病蟲害的防治
在核桃樹的生長過程中,可能會受到多種病蟲害的影響,其中對核桃產量與質量影響最大的有核桃毒刺蛾與草履蚧,需要我們對其進行有效的防治。
4.1核桃毒刺蛾的防治
對核桃毒刺蛾進行化學防治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7、8月份,而除掉蛾繭的最佳時間則是冬季。首先,要掌握熟悉核桃毒刺蛾繭的習性,在冬季時在松軟的土層里挖出蛾繭并將其消滅。其次,核桃毒刺蛾的成蟲可以利用白熾燈殺滅。再次,化學防治方法是向核桃樹噴灑農藥敵百蟲,能夠有效的殺滅核桃毒刺蛾。
4.2草履蚧的防治
對草履蚧進行化學防治的最佳時間是每年的4-9月份,與此同時,還可以在冬季通過修剪蟲枝的方式進行防治,并將剪下的蟲枝燒毀。此外,還可以通過在樹上纏塑料袋的方式防止草履蚧對核桃樹進行破壞。
5、積極采用先進的采收方式
在對核桃進行采收時,傳統的去皮方式是將果實堆在一起,使其腐爛,再放在陰涼的位置涼干。這種采收方式或造成核桃表面色澤暗淡,還可能會導致果肉變質,影響產品質量與價值。因此,我們需要積極采用更加先進的采收方式,提高核桃質量。
結束語
總而言之,核桃種植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可以有效的帶動經濟的發展。因此,在進行核桃種植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提質增效措施,從品種改良、土壤管理、樹體管理以及病蟲害防治等方面入手,不斷提高核桃的產量與質量,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和建花.蘭坪縣核桃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提質增效技術措施[J].綠色科技.2017(01)
[2]熊新武,劉金鳳,李俊南,董進,金顯元,施斌.云南山地核桃提質增效關鍵技術示范與推廣[J].北方園藝.2016(04)
[3]李瑞平,李維泉,王阜城,楊煥金.核桃低效林提質增效技術效果調研[J].河北林業科技.2014(01)
作者簡介:朱武秋(1979年3月生)女 漢族 籍貫:云南省麻栗坡縣;職稱:林業中級工程師八級:學歷:大學本科。主要研究方向:新一輪退耕還林的問題與對策,核桃提質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