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天琳
【摘要】: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園林建設已經成為人們密切關注和重視的熱點問題。道路綠化作為園林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城市建設中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尤其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交通基礎設施的投入增大,新建公路線不斷增長,對道路綠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道路綠化不僅具有景觀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運用植物生態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態環境良好循環的根本出路。基于此,文中筆者對城市道路綠化景觀設計展開分析和探討,旨在為相關工作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城市道路;景觀;綠化;設計要點
道路綠化是城市綠化的關鍵部分之一,是城鎮綠地系統的基礎框架,也是城市建設的窗口,對城市美化環境、凈化空氣、治沙防塵具有重要作用。道路是城市中具有重要地位的空間環境,人們對城市最直接最經常的感受來自于街道,因此道路的景觀構成對城市形象具有很大的影響力。本文從道路綠化景觀的重要性出發,提出了幾點道路綠化景觀設計的建議和措施。
1、城市道路景觀綠化在城市中的重要性分析
城市道路是構成優美的居住環境和城市功能的基礎,也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設施的充斥、機動車輛的增長、自然環境的污染等這些對環境的人為改變,使原有區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熱平衡等因素隨之改變。加強道路建設,講究道路空間的藝術設計,追求其與整體的平衡和諧,是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的有效途徑。在滿足交通等道路使用功能外,還應做好道路的綠化美化,起到防眩光、緩解駕車疲勞、調節心情穩定情緒等作用。因此,有良好綠化美化的園林環境和賞心悅目的道路景觀,也是現代化城市道路不可或缺的功能之一。道路綠化就是實現這一功能的主要手段。
2、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的原則
2.1體現道路綠地景觀特色
道路綠地的景觀是城市道路綠地的重要功能之一。一般城市道路可以分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商住區內部道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綠地景觀設計要求各有特色、各具風格,達到一路一景的效果。如道路紅線內兩側綠帶景觀、道路外建筑退后紅線留出的綠地、道路紅線與建筑紅線之間的帶狀花園用地等。
2.2發揮防護功能作用
改善道路及其附近的地域小氣候生態條件,降溫遮蔭、防塵減噪、防風防火、防災防震是道路綠地特有的生態防護功能,是城市其他硬質材料無法替代的。規劃設計中可采用遮蔭式、遮擋式、阻隔式手法,采用密林式、疏林地、地被式、群落式以及行道樹式等栽植形式。
2.3道路綠地與交通組織相協調
道路綠地設計要符合行車視線要求。在道路交叉口視距三角形范圍內和彎道轉彎處的樹木不能影響駕駛員視線通透,在彎道外側的樹木應沿邊緣整齊連續栽植,預告道路線形變化,引導行車視線。同時要利用道路綠地的隔離、屏擋、通透、范圍等交通組織功能設計綠地。
2.4道路綠地樹種選擇要適合當地條件
首先,要適地適樹,根據本地區氣候、土壤和地上地下環境條件選擇適于該地生長的樹木,以利于樹木的正常發育和抵御自然災害,保持較穩定的綠地效果,切忌盲目追新。其次,要選擇抗污染、耐修剪、樹冠圓整、樹蔭濃密的樹種。另外,道路綠地植物應以喬木為主,喬木、灌木和地被植物相結合,提倡進行人工植物群落配置,形成多層次道路綠地景觀。
3、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種類的選擇
3.1道路綠地造景植物的選擇
道路綠地造景植物的選擇是城市綠化中的重要內容,關系到道路綠化的成敗。因此選擇品種時主要從下面幾方面著手:株形整齊,觀賞價值較高(或花型、葉型、果實奇特,或花色鮮艷,或花期長)。此外還需考慮行道樹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角度與地面不小于30度,以便不影響交通視線和各種車輛的通行。
3.2灌木的選擇
灌木多應用于分車帶或人行道綠帶,可遮擋視線、減弱噪聲等,選擇時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枝葉豐滿、株形完美,花期長,花多而顯露,防止過多萌孽枝過長妨礙交通.2)植株無刺或少刺,葉色有變,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內人工修剪可控制它的樹形和高矮;3)生長健壯、抗性強,能忍耐塵埃和路面輻射熱;4)枝、葉、花無毒和無刺激性氣味。
3.3地被植物的選擇
地被植物的選擇應以耐修剪、易管理為主,在道路綠地的下墊面發揮作用,應具有以下特點:1)植株甸旬型,叢生狀,生長低矮,能緊密地覆蓋地面,平整美觀;2)常綠為主,綠色期長;3)適應性強,抗干早,抗病力強,耐修剪;4)繁殖力強,再生性萌發性強,覆蓋率高。
4、城市道路綠化設計要點
4.1分車綠帶
在分隔綠帶上的植物配植除考慮到增添街景外,首先要滿足交通安全的要求,不能妨礙司機和行人的視線。一般窄的分隔綠帶上僅種低矮的灌木和草坪。隨著寬度的增加,分隔綠帶上的植物配植形式多樣化,可規則式,也可自然式。自然式的植物配植則極為豐富。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態、色彩、線條將常綠、落葉的喬、灌木,花卉和草坪配植成高低錯落、層次參差的樹叢,以達到四季有景、富于變化的效果。無論何種植物配植形式,都需要處理好交通與植物景觀的關系。
4.2行道樹綠帶
行道樹綠帶其主要功能是為行人遮蔭,同時美化街景。行道樹以冠大蔭濃的喬木為主,要求樹冠整齊,分枝點足夠高,主枝伸張,葉片緊密,以常綠類為主。但在較窄,沒有車行道分隔綠帶的道路兩旁的行道樹下,不宜配植較高的常綠灌木或小喬木,一旦高空樹冠郁閉,汽車尾氣擴散不掉,就使道路空間變成一條廢氣污染嚴重的綠色煙筒。
4.3路側綠帶
路側綠帶與沿路的用地性質或建筑物的關系密切,有的建筑物要求綠化襯托,有的建筑要求綠化保護,因此路側綠帶應用喬木、灌木、花卉、草坪等結合建筑群的平、立面組合關系以及造型、色彩等因素,根據相鄰用地性質、防護和景觀要求進行設計,并在整體上保持綠帶連續、完整和景觀效果的統一。
結語
道路綠化不僅具有景觀效果,而且是改善城市道路生態環境的一項重要的城市市政基礎設施,運用植物生態功能的生物措施是取得城市生態環境良好循環的根本出路。綠地種植要精心規劃設計,與環境、建筑協調一致,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功能性和藝術性,提升城市品位。
【參考文獻】:
[1]袁瑛,秦華.城市生活型道路綠化景觀設計探討[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01).
[2]丁華法.城市道路綠化設計和施工中的問題分析[J]. 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