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蕾
【摘要】:公園是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是社會文明的標志,是城市園林綠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社會中人類自己創造的最佳生活境域,是公眾游覽、休息之地。在城市中公園的管理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市建設與管理質量,良好的公園管理,能夠把公園變得更加美好,讓人們更加愉快的生活。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城市公園在外部城市環境轉變過程及未來建設中遇到了一系列問題,這需要我們加以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公園;發展現狀;對策
在公園管理工作中,公園管理者,一定要遵循“以人為本、文化建園”的方針,立足游客,立足職工,擺正管理者與游客的關系,擺正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你才能真正做好公園管理工作,把公園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1、公園管理意義
公園是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教育活動及鍛煉身體的重要場所,是改善生態環境和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公益性事業。突出“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一切從群眾出發,一切為了群眾,將有限的資源――公益性事業,集中到目前群眾最為關注、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從而有效地提高文明創建水平,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作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努力,具有重要的戰略發展意義。目前,公園管理逐步實行市場化運作,實行管養分開。公園經營管理新理念是在轉變經營機制、經營手法,不斷提高服務質量的情況下提出的,對提高“服務社會,惠及市民”的工作具有現實意義。
2、公園管理現狀分析
2.1公園的管理隊伍薄弱
近年來,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可持續發展,城市園林綠化有了巨大的發展,公園的綠化景觀在這幾年漸漸成為關注的焦點。由于種種的原因,在執行公園綠地監管能力上仍與需求相差較大,尤顯不足的是綠化監管的隊伍。目前,大多數公園以公園本身的管理人員作為綠化監管的隊伍,或以綠化管理養護人員兼管,在管理的程度上、處罰的力度上彈性較大,很難強有力地進行規范管理。同時人員隊伍、監管力度、裝備等很難與免費開放后公園所面臨的全天候、開放式管養相配套,在長效管理上造成較大壓力,侵占綠地、噪音擾民、違規排放、亂拉亂搭等現象不能徹底清除,破壞公園綠化成果、影響公園景觀的行為時有發生,直接影響到公園的發展和整體形象。
2.2養護機制落后
在不斷完善模式中,機制和理念的不完善,導致人、財、力的不平衡發展,成為制約養護管理發展的主導因素。如機制還不完全適應開放公園的發展要求,還有相當一部分職工養護管理創新意識不夠強,工作上比較安于現狀,不能用新的思維去研究和解決開放后公園的管養問題。又如制定綠地管養細則、評分標準、考核驗收標準的目的是管養分離,提高公園的養護水平和養護人員的積極性,但這一成果沒有能更好地科學發展下去。一方面管理部門對細部工作干預較多,影響管養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養護人員在實施養護中方式循舊,主動創造性地完成的內容少,對管理部門的依賴較重,在觸及問題時擺主觀客觀原因。不以管養為目標,過分強調追求低投入高產出,養護管理畸形發展,導致重復性投入多、綠化養護水平上不來、景觀效果達不到。
2.3投入不足
當前,我國公園管理還有一些不足,公園作為公共項目,大多數是靠政府投入,政府撥款是資金唯一的來源,對人們所期望的公園形態不能擴建,無法滿足市場需要。
3、公園管理發展對策
3.1 加強管理人才隊伍建設
在公園管理中,需要注入人性化管理內容,公園管理者與旅客要達成一致,不能高高在上、盛氣凌人,對旅客反映的問題不能、視而不見,為公園人性化管理工作奠定堅實基礎。不斷提升服務內涵,公園管理不是單純的、生硬的管理,其主要工作還是離不開“為人民服務”這一宗旨,不管有什么創新或者有什么突破,不管每年如何變化管理工作的側重點,都需要建立在如何“為游客服好務”“為職工服好務”這個基礎上,通過良好的服務理念,牢固樹立以游客為中心的服務意識,提高公園管理品質。
3.2加強公園內部管理與后勤服務
各個公園的指揮部與園林局作為社會管理者的政府部門,應當承擔其相應的職能,采取相應的行動,以彌補公共物品存在的問題。相關的政府機構應當進行相應的投資管理和規范,比如提高公園建設的投資建設力度,對破壞公共設施者進行罰款甚至法律制裁,加強公園內部管理。且作為管理者應加強自身的管理素質與水平,做好后勤服務。惟有這樣,公園公共物品才能達到效用最大化,用以為社會公眾服務。
3.3 編制科學的公園規劃設計
規劃是公園能否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規劃工作是公園所有建設、發展的依據,因此要不斷完善公園的總體規劃、旅游規劃和人才規劃,只有做好這三個規劃,公園的發展才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公園建設的好壞,設計是關鍵,只有好的設計,才能建成好的景觀。因此作為公園主要領導者要非常重視設計這一環節,要為設計人員出主意、定立意,把好設計關。
3.4公園綠化管理
公園是城市綠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綠化是公園建設的主體,是公園的最主要特征,而植被資源的養護與管理則是綠化管理的最主要內容。特別強調的是,在公園管理中,要針對公園綠林的特點做好綠林防火安全管理。針對不同季節、不同類型綠化帶(如樹林、草坪等)、不同區域(如廣場、建筑群等)做好防火安全管理,注意對有照明等用電設備區域的用電安全管理。
3.5立足于自然資源保護
未來的公園管理模式應立足于保護公園園林資源,保護稀有珍稀園林物種。這是公園的使命使然,也是公園管理的重大現實價值所在。公園管理應該履行其保護生物特別是珍惜植物種類的職責,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潮流中,成為珍稀植物和人類共同的好朋友。隨著人類文明的更加進步,對于包括珍稀植物資源在內的自然資源的保護會更加自覺、全面、有力。
結語
在公園管理中,管理者本身的政治、道德、能力、心理、身體等素質十分重要,對管理工作也有重大影響。要全面學習良好經驗,通過對自身能力素質的提高,建立起良好的管理模型,真正做好公園管理,把公園建設提高到一個全新水平。
【參考文獻】:
[1] 李曉琴.地質公園創新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11(1):44-46.
[2] 蔣琳.淺談桂林園林植物園的公園管理[J].南方園藝,2011,22(1):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