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祥波
【摘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城市和鄉鎮集鎮建設進程的不斷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在全國大多數城市被列為建設發展的重要目標。但長期以來,大多數地方在城鄉綠化建設的樹種選擇上,對外來樹種的引進比例較大,而對鄉土樹種的考慮甚少,造成了城市間的景觀雷同,缺乏自身的綠化特色和鄉土氣息,隨著“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美麗鄉愁”的理念深入人心和對昔日自然景觀的追憶,人們對城鄉綠化建設的自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也將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普遍重視。因此,本文在針對魯甸縣的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土壤等自然條件的基礎上,詳細介紹了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優勢,客觀地總結了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現狀,并對提出了鄉土樹種在魯甸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建議。
【關鍵詞】:鄉土樹種;城鄉綠化;應用
魯甸縣地處云南省東北的昭通市西南部,北部和東北部與昭通市人民政府所在地昭陽區接壤,東部和東南部與貴州省威寧縣毗鄰,南部和西部與會澤、巧家兩縣隔牛欄江相望,地理位置介于東經103°09′~103°40′,北緯26°59′~27°32′之間,縣城所在地文屏鎮距昆明市城區310公里,距昭通市城區19公里,轄10鎮2鄉81個村(社區)民委員會1692個村民小組,全縣國總面積1487平方公里,由一江(牛欄江)、兩山(烏蒙山、五連峰)、三河(龍樹河、沙壩河、昭魯河)、兩個壩子(文桃壩子、龍樹壩子)構成,最高海拔3356.2米,最低海拔568米,年平均氣溫12.9℃,平均降水量為702.8~1251.4毫米之間,無霜期為295天,全縣森林面積51623.8公頃,森林覆蓋率34.72%,林木綠化率44.7%,鄉土樹種資源豐富、觀賞價值高,對土壤、氣候適應性強,栽植成活率高。近年來,魯甸縣按照昭通市開展“四城同創”的決策部署,積極開展創建“省級園林城市”活動,大力推進城鄉綠化建設。因此,在城鄉綠化建設中充分利用好鄉土樹種資源,對于魯甸縣提高城市品位、提升城市形象、優化發展環境、改善人居環境、創建“省級園林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優勢
1.1 鄉土樹種的適應性較強
鄉土樹種是多年來土生土長的原生樹種,它們歷經千百年的滄桑演變,在植物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一直在當地生長發育、世代繁衍,經過了各種自然環境長期的磨煉和選擇,是自然界嚴酷生存競爭中的強者,對于水資源缺失、極端溫度變化、光照條件、土壤肥力等自然條件和生長環境都已經十分適應,具有良好的抗逆性,即使在自然條件和生長環境十分惡劣的情況下,它們依舊可以安然無恙、頑強生長,并且對極端低溫、極端高溫、洪澇、干旱、病蟲危害等有較強的抵御能力。相對較之下,外來樹種作為當地氣候環境的外來客,對自然條件和生長環境的適應性尚不能確定,即使在移植初期表現出良好的生長狀態,也還是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選擇和馴化,才能判斷是否能夠適應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活環境,并達到預期景觀的效果。
1.2 鄉土樹種的養護管理便利
鄉土樹種在長期的自然環境融合過程中,對于當地的自然條件和生長環境有著良好的適應性,并且在生長的過程中經歷了許多病蟲害的侵襲,歷練出了較強的抵抗能力,抗病蟲害的能力強,管理起來非常省時省力,養護也非常方便容易,只要滿足基本的水分和常規的病蟲害防治條件,即可生長良好,而不像一些對生長環境有著嚴格要求的外來樹種,需要小心翼翼的特殊管理和維護,在管理上稍有不慎或遇到極端高溫、低溫氣候就可能導致植株大批死亡,造成極大的經濟損失,及時成活下來也可能會因為不適應當地的土壤、氣候等條件而生長不良,難以發揮應有的景觀效果。
1.3鄉土樹種的性價比較高
鄉土樹種在當地區域范圍內一般隨處可見,分布廣泛、數量多、資源豐富、極易獲得,在城鄉綠化建設中選用鄉土樹種,與引進外來樹種相比苗木價格低廉,不需要花費較多的運輸費用,節約成本,而且栽培技術簡單、栽植成活率高,在澆水、施肥、修剪、防病蟲害等后期養護管理方面也不需要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苗木和養護管理成本,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1.4鄉土樹種利于形成地方特色景觀
鄉土樹種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已經與周邊環境達到了高度的和諧,適應每個城市的樹種都有區別,因此很容易形成地方特色,具有十分明顯的印象,也能體現當地的文化和民族傳統,在城鄉綠化建設中大量選用鄉土樹種來營造景觀,城鄉綠化景觀質量和觀賞價值較高,不僅能夠讓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時看到自己熟悉的樹種,感受到濃厚的鄉土自然氣氛,同時還具有獨特的園林風景景觀特征,能充分顯示出地方自然景觀、地方資源特色,彰顯城市的個性與特點,對于樹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有較大的作用。
2. 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現狀
2.1人們對鄉土樹種的認識不足
建設園林城市,營造城鄉綠色景觀,根本目的是提高城市品位、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維護城鄉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促進城鄉持續協調發展,在城鄉綠化建設中應用鄉土樹種,不僅能夠營造綠色景觀,更能維護環境生態的平衡穩定。近年來,雖然有關專家一直在不斷的宣傳鄉土樹種資源,但提出的多數建議只注重樹種資源的介紹,對生態環境的特點和園林應用價值的推廣較少,使得鄉土樹種的園林示范缺乏,人們對鄉土樹種的認知程度低,生產少,應用更少;加之受某些錯誤觀念的影響,外來樹種被貼上新奇、稀罕、高端、大氣、洋派的標簽,鄉土樹種被視為低檔樹,認為太“土”、太常見、太普通,許多優良的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被拒之門外。
2.2 規劃設計中對鄉土樹種的應用不足
由于目前人們對生活居住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對城市綠化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城鄉綠化建設的規劃設計中,出現了許多跟風的現象,有些規劃設計者由于受錯誤設計理念的影響,總認為鄉土樹種太俗氣、檔次低,在規劃設計中只注重提升綠化的檔次,大量選用外地名特優樹種,有意無意地少用或不用鄉土樹種,忽視突出地方特色;還有些規劃設計者由于對鄉土樹種的形態特征、生物學特性不太了解,不敢把鄉土樹種應用到綠化設計中去。因此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率很低。
2.3鄉土樹種沒有形成市場
由于受市場經濟的影響,人們大多看中引進外來速生樹種周期短、見效快、經濟利益高,熱衷于大量種植發展外地速生樹種,而作為保護本地生態環境的鄉土樹種,苗木培育得不到重視,一些鄉土樹種盡管繁殖培育容易,但由于市場需求量小、銷路不暢、經濟效益差,沒有苗木生產單位愿意去培育發展,人工生產培育的鄉土樹種幾乎沒有,從天然林區中移植難度較大、成本高,限制了鄉土樹種在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
2.4 鄉土樹種的宣傳推廣不足
雖然鄉土樹種資源豐富、適宜開發利用的樹種較多,但由于科技人員缺乏,引種培育的資金投入較少,在對鄉土樹種的引種馴化、選種育種、開發利用等方面的實驗示范不充分,宣傳推廣力度不大,認知度較低,在城鄉綠化建設的實際應用中,優良的鄉土樹種資源得不到充分的發掘利用,還存在品種單一、使用量少等方面的不足。
3. 鄉土樹種在魯甸城鄉綠化建設中的應用建議
3.1 提高對鄉土樹種的認識
許多人認為鄉土樹種不夠大氣美觀、檔次較低、觀賞價值不高,而外來植物高檔、稀罕、洋氣、視覺效果好,這種觀念只片面追求外來植物對改善本地的景觀的美化意義,但他們的弊端明顯,外來植物離開了其原有的生態系統,生長不受約束,極易呈蔓延的態勢,擠占其他植物的生長空間,對本地生態平衡是極大的威脅,且品種單一很難形成完整的生態系統。鄉土樹種是大自然長期優勝劣汰的結果,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管理粗放、生態效益高,具有較好的生態安全性,對極端低溫、極端高溫、洪澇、干旱等惡劣的生長環境有良好的抗逆性,很少出現大面積的爆發性病蟲害,能較好適生于當地環境,具有外來樹種無法比擬的生態效益優勢。因此,必須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大力宣傳鄉土樹種的優良特性及開發利用的重要意義,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在城鄉綠化中高度重視開發利用鄉土樹種。
3.2在規劃設計上盡量選擇鄉土樹種
在城鄉綠化的方案設計中,要引導規劃設計者圍繞城鄉可持續發展的思路,突出生態調節功能,除遵照一般樹種規劃原則外,還應該遵循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根據立地條件、區域小氣候及綠化功能和用途,以保持城鄉可持續發展為主導,以生物多樣性為基礎,優化樹種配置,盡量運用適應魯甸水土和氣候條件、觀賞價值高、園林用途廣的鄉土樹種,例如滇樸、大葉女貞、頭狀四照花、柳杉、滇楊、側柏、扁柏、黃連木、清香木等;專業部門要強調城鄉綠化設計方案要有鄉土特色、田園風光、山野情趣,明確要求必須優先選擇鄉土樹種或強調所占比例;行政部門強調城鄉綠化設計方案要本著“充分利用鄉土資源”的原則,充分利用鄉土樹種、本地苗木,保證城鄉綠化的景觀特色。
3.3開展鄉土樹種資源調查,建立鄉土樹種資源庫
我縣鄉土樹種資源豐富,必須對鄉土樹種資源進行深入調查,并建立鄉土樹種資源庫,對不能確定的樹木花草要做好性狀特征記錄,拍下照片,請專業人員做出鑒定,盡量使調查的結果準確、全面,為鄉土樹種資源的保存和合理開發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據。
3.4加強科技開發,大力開展鄉土樹種的育種工作
充分挖掘可利用資源,建立鄉土樹種繁育基地,加強科技開發,大力開展鄉土樹種的選擇和育種工作,對枝繁葉茂、生長頑強、挺拔壯觀、景觀效果好或四季常綠、萌芽力強、耐修剪、易造型、樹冠緊湊的喬灌木進行篩選繁育研究,研究其生態價值、商業價值和推廣價值,以生態育種為手段,解決一些鄉土樹種自身存在的某些缺陷,培育出性狀優良的品種,盡量進行多品種、大規模生產,避免單一品種在銷售上存在的風險問題。只有加強鄉土樹種的研究開發和育種工作,才能不斷馴化出適合于城鄉綠化的鄉土樹種,形成優美而又富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氣息的城鄉綠化景觀。
3.5 提高城鄉綠化管理質量
“三分栽植,七分管理”,表明管理的重要性。只有注重管理,綠化水平才可能提高,綠化效果才有保障.否則必然造成人力、物力、財力和時間的極大浪費,直接影響城鄉綠化的速度和效果。盡管鄉土樹種的適應性強,但是必要的養護和和科學的管理更加有利于形成富有特色的園林景觀,增強地方特色,給友人留下深而美好的印象。因此,在園林綠化工作中應該加強綠化管理,提高綠化水平,并加強宣傳工作,提高全民護綠意識,讓每一株花草樹木都能發揮其最大的效益。
3.6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大力扶持鄉土樹種種苗生產
進一步完善林業投入機制,實行多元化投入,切實加大資金籌集力度,建立以政府投入為主、社會群眾廣泛參與的多元化投資渠道,保障城鄉綠化資金落實,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大力扶持本地鄉土植物種苗的生產。
【參考文獻】:
[1]國家林業局昆明勘察設計院等.云南省魯甸縣森林資源規劃設計調查報告[R].2016.10
[2] 周保春.鄉土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論文網.科技論文發表.
[3] 張靜彪.云南鄉土樹種在城市園林綠化中的應用[J]. 建材發展動向. 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