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
【摘要】:隨著我國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其產業的發展模式逐步發生了改變,更多信息化的手段被引進,現代畜牧獸醫體系逐步建成,并在畜牧業信息化建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引入,極大改變了畜牧業的管理方式及發展模式。本文主要圍繞運用信息化手段對提高畜牧業管理以及服務能力進行分析。
【關鍵詞】:畜牧管理;信息化技術;應用
眾所周知,科技進步是新時期畜牧業發展的關鍵。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加快推進農業科技創新,持續增強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見》明確提出,農業發展應加快推進信息技術研究及應用,搶占現代農業科技制高點。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畜牧業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最廣泛的共識。信息化管理系統通過提高生產性能、建立集約化養殖場自動化管理系統,勢必對畜牧業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信息化管理系統平臺,使養殖場生產活動適時透明、異常業務自動警示;各種業務專家知識庫系統和決策支持系統的支撐,推動養殖場管理由傳統的定性分析、經驗管理向定量分析、知識管理邁進,使得日常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逐步標準化、規范化。
1、充分利用信息管理平臺做好選種選育工作
畜牧業中選種選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管理人員將收集的數據輸入到專業的軟件中,通過軟件對數據及資料進行處理,系統會給出育種的方向及個體的選種選配情況。這樣再結合本場的情況,制定出每年的育種計劃,為選種選育及培育優良的后代提供堅實的基礎,也為牛場生產水平的逐年提高提供保障。
2、利用收集的數據指導生產
在人工收集數據的基礎上,再借助專業的軟件對所收集的原始數據進行記錄、存貯與處理,并進行分析,進一步指導生產。根據這些報表的情況對畜群進行飼養和管理,以達到指導生產的目的。繁殖方面:通過把平時的繁殖記錄輸入專業的管理系統,系統會根據基礎的資料提供下一步的工作,每走一步系統都會提供相應的報表及階段分析。通過生成的報表和結果,與往年的結果相比較,以找到本年度在繁殖方面的不足與問題,為下一步解決問題和提高繁殖目標提供基礎資料。疾病方面:把平時發病及治療的動物資料輸入專業的系統,系統會階段性地把相應的資料進行匯總和分析,根據匯總和分析及早地進行預防。年終系統會把所有疾
3、利用信息化技術提高工作效率
傳統的信息登記工作繁瑣,如動物基本信息登記(出生日期、來源)、生產記錄、繁殖記錄、防疫記錄、診療記錄等,盡管所需項目基本齊全,但是操作非常麻煩。比如一次防疫,同樣的疫苗、同樣的劑量和方法,要將所有動物的檔案翻開并且記錄同樣的內容,特別是育種工作的時效性非常強,每天的產后保健、發情、配種、妊檢幾乎不可能同步填寫,查閱時也非常費時費力,只是將其作為事后積累的資料,對生產的指導意義不大。信息化管理系統的使用,減少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對促進畜牧業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保障畜產品質量安全等將發揮積極作用。
4、充分利用信息數據來實現科學飼養管理
如奶牛場可以通過管理軟件與DHI數據配合使用,依據產奶量、乳脂率、體重、泌乳階段、胎次等諸多因素,按照奶牛飼養標準分別計算和驗證奶牛個體飼喂各種飼料的數量,以便技術人員根據奶牛的不同生理階段,不同的生產性能實施合理的個體飼喂方案。避免了低產奶牛飼喂過多、體膘過肥,高產奶牛飼喂不足、營養不夠,使產奶性能不能充分發揮的弊端。軟件還能夠采用線性規劃優化奶牛飼料配方。
5、加強信息化服務
5.1、加強科技知識的傳播力度。
在畜牧養殖規模上,由于經濟發展較為迅速,養殖規模也逐年擴大,且分布較為廣泛,建立專業的網站服務平臺,通過成立專家庫的方法為養殖戶解疑答惑。此外,還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供養殖戶學習,(1)制定專題教育片。(2)組織專家講座。如此就能使廣大養殖戶的養殖技術及防疫技術得到一定的提升,從而促使重慶市畜牧業的進一步發展。
5.2、輔助科學預警。
隨著時代的變化與發展,統計監測預警系統有了較大的發展,得到了不斷的升級改進,可以對畜牧生產管理情況進行監控,對這些生產管理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取得較好的效果。為此,為提升畜牧業的宏觀管理能力及服務能力還需堅持與時俱進,加強對統計監測預警系統的不斷升級改造,這樣才能為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支撐。
5.3、加強政策的落實。
在今后發展過程中,畜牧部門需要以切實根據畜禽分布的定位系統,針對當地養殖戶采取登記注冊的處理,在本地管轄區內,一定要使畜牧業養殖貫徹落實養殖實名制,按照養殖規模場劃分進行登記造冊,將其錄入到信息系統之中。如此一來,一旦政府有惠農政策實施也可以將這些政策及時貫徹落實。輔助應急調度通過信息監控預警系統,當地畜牧部門能充分借助定位系統,對片區畜禽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全面準確的查找與統計,對相應管理區域的畜禽養殖管理情況、物質供應以及專業人員配備等進行調配,若發生一些突發情況,可以快速組織工作人員,將物資配備在最短的時間內備齊,這樣一來,能夠對重大疫情進行有效的控制。
5.4、輔助應急調度
通過信息監控預警系統,畜牧部門能充分借助定位系統,對片區畜禽的種類及數量進行全面準確的查找與統計,對相應管理區域的畜禽養殖管理情況、物質供應以及專業人員配備等進行調配,若發生一些突發情況,可以快速組織工作人員,將物資配備在最短的時間內備齊,這樣一來,能夠對重大疫情進行有效的控制。
結語
總之,隨著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信息化水平將會逐步提高,這對畜牧獸醫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人才建設與基礎硬件研發上加大力度,逐步推進人與系統的融合高技術的服務系統配合高技術的專業人才,才能發揮最佳的服務效果,才能為我國畜牧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程彬;魏學義.以信息化手段提升畜牧業宏觀管理和服務能力[J].現代畜牧獸醫,2014(05).
[2]張正華;潘義瓊;邵瑜.我國畜牧產業信息化管理探索 [J].安徽農業科學,2007(11).
[3]薛書超;韓海軍;李春平;王歐陽.建設畜牧信息化 促進畜牧現代化[J].河南畜牧獸醫,2011(09).
[4]王魯敏.論畜牧信息化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中國畜牧獸醫報,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