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陳誠
【摘要】:本文筆者結合某水庫實例,論述了水庫水土流失的預測結果和具體情況,分析了水庫水土保持填筑施工方式和填筑碾壓施工技術,并提出了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可供參考!
【關鍵詞】:水庫水土保持; 填筑碾壓施工技術; 應用
1、工程基本情況
某水庫屬于錢塘江支流上,位于某河流右岸,大壩處于某鎮區域內距離縣城3公里處,其地理坐標為東經105度,北緯30度。大壩控制水流面積1460平方公里,來水量約為31537萬立方米。該水庫供水范圍有縣城西北角與河流交界處,包含象山鎮與玉峰鎮的12個村。水力侵蝕是其水土流失的主要類型,如溝蝕、面蝕和重力侵蝕。工程范圍內每年土壤侵蝕達到1971t/a,模數為2715平方公里,屬于中度水力侵蝕區域。
2、水庫水土流失狀況
依照工程現場查勘復核和相關設計資料,此工程水土保持設施功能破壞為328公頃,破壞和擾動地表面積479公頃。經過分析石方平衡計算,工程開挖總量達到136萬立方米,該水庫回填利用為184萬立方米,在該水庫內的防護工程回填應用棄渣為14.5萬立方米,防護堤棄渣25.6萬立方米;在石料場中60.6萬立方米;該水庫總棄渣達12.8立方米,折合16.7萬松方。依照工程建設中對水土流失的預測,在預測時間內該工程新增加9.16萬噸水土流失,其中水庫樞紐區為主要流失部分,其次就是施工道路區、回填區和永久占用區,施工建設期是水土流失的主要階段。
3、在水庫水土保持中填筑碾壓施工的具體方案
為了避免水庫淹沒的傷害,在庫區范圍的14個淺沒區通過相關防護方案的研究,決定對310.5米高程及以下進行土地整理及回填,使原有耕地恢復,回填面積達到了66.61公頃。由于樞紐工程區沒有設置棄渣場,要把棄渣都用在防護項目的回填造地上面。
在水庫工程場內交通規劃為新建公路10公里,路面寬度9米,三級礦山標準,應用的是泥結碎石面,公路擴建達到1.5公里。參照此工程的特征,在水土保持中應用的填筑碾壓施工技術主要體現在公路填筑路基和回填造地上面。具體施工方案包括:其一假如公路路基和回填造地進行土石方填筑時,可以在填方坡腳兩米位置把截水溝布置好;同時應用截水溝對沖下來的泥水做到緩沖和沉淀,之后再排水,把泥水引到合適位置再排放。其二在高填方位置把擋墻和護腳布置好,之后把填方防護措施做好,使水土流失量可以降低。其三在設計公路路線時,采用全斷面開挖形式,通常是橫斜坡斜向進行開挖。其四通過漿砌石溝對路邊的水和開挖邊坡疏導,通過涵洞來排水,涵洞的布置間隔為200至400米,以減少雨水導致的水土流失。
4、水庫水土保持中填筑碾壓施工的技術
4.1對土石方進行施工
在土石方進行開挖施工時,要依據開挖線把測量放線工作做好,放出坡頂開挖線和填方坡腳線,把開挖區域內的雜草和樹木清除干凈,再挖出施工便道。為了防止松散的土方被雨水沖洗后成為泥水流,要用壓路機碾壓便道。在土石方開挖過程中,通過應用220HP型號推土機輔助集渣,之后由汽車把殘渣運走。岸坡開挖和基礎開挖是土石方開挖的兩方面,在岸坡開挖過程中,通過由上至下的次序分層開挖,其高度要達到6至9米。可以應用YQ-100型號鉆來打孔,之后采用毫秒電雷管做到微差松動爆坡。在預留開挖基礎面時,先通過Y24型號鉆挖掘保護層,之后通過火雷管進行爆破。通過T20型號推機進行集渣,之后應用自卸車把棄渣運到回填范圍內。在各分項土方開挖中,需要把橫坡設置在斜向開挖邊坡范圍附近,同時馬上進行排水邊溝的臨時施工,有條有理的對邊坡和路面雨水進行排放工作。因為植被能夠降低泥水的下流量和下流速度;在邊坡開挖施工時,要盡量減少對邊坡植被的破壞。
4.2填筑碾壓技術
在填筑施工的時候,盡可能把開挖過程中產生的土石料作為填筑原材。填筑材料需要通過壓實后,要達到相關密實標準和要求,同時不可以使用沼澤土和淤泥等不符合施工的材料進行施工。不允許土中含有一些易腐朽物質如草皮和樹根等。在填方施工前,要把測量放樣做好,確定作業區域。把填方表面的樹根、灌木、表面腐殖物、草皮和耕植土處理干凈。在填筑工作進行前,要把旱地和同坡荒地壓實好。針對填筑區域內的孔洞和坑槽要先做好填平和壓實工作;當地面坡度超過1比5的時候,要先在原地挖掘出臺階(內傾式),同時確保臺階寬度達到壓實和攤鋪標準。在離填方坡度一定間距處挖好截水溝,來防止泥水流影響正常的施工。在填筑之前要選好壓實方式,同時經過相關試驗選擇松鋪厚度和壓實次數。在水土保持中填筑碾壓施工工藝包含以下幾方面:
其一,在填筑作業前,要把各項準備工作做好才能進行填筑施工,先要把填料土運送至施工區域,之后根據碾壓試驗選擇松鋪厚度開展鋪土作業,并應用推機推平。當土量符合最佳含水量后,依照設計標準碾壓至規定的標準。其二,對于壓實設備要及時清理,同時注意不可以壓破硬質材料,在填筑工作后需要保證每層填筑厚度維持均勻;在碾壓施工前,通過推土機進行壓平,同時確保能達到相應坡。其三,針對填筑時使用透水性不好或者不透水的土壤,在壓實施工前,要使含水量達一定標準,通常是2%以內。在填筑下層的時候,假如土壤透水性較差,就要進行適當改動,把其做成雙向橫坡(需達到4%)。對于填筑上層的時候,;為了杜絕影響回填區的排水,不可以在透水性強的坡上進行填筑操作。其四,需要確保各層在填筑施工后都滿足設計標準。在壓實之后要檢驗其密實度,達到標準后才可以開展下層填筑施工。其五,在截排溝工程和防護工程上應及時進行施工,通過合理的導排雨水,防止雨水沖洗公路路基和填方邊坡造成泥水流,使水土流失量降低;其六,在土方進行填筑的時候,要注意查看天氣變化狀況,及時對邊坡進行修整;為了防止雨水沖刷造成邊坡出現泥水流,可以應用挖掘機對邊坡進行擠壓使其密實。其七,鉛絲籠石塊的施工;在施工時,可以把鐵絲網先加工為半成品,之后進行組裝;在非主汛期做好鉛絲石籠的施工;在施工時,可依照設計標準來測量護腳,之后在護腳段的下游與上游設置好標桿,通過標桿進行投拋;在石籠投拋時,順著河道流向由上至下從護腳慢慢向外部拋投;在石籠拋填之后要保證石籠的均勻和密實。
5、在水庫水土保持中填筑碾壓施工控制措施
5.1管理方面
首先在施工環節中,需要豐富經驗的施工者管理施工路段;在水庫施工時,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工程巡視,如果發現問題要及時進行解決,防止問題繼續蔓延;其次,在施工時,每隔500米對施工段進行檢查,如果出現施工不能達到設計標準或有泥水流出現,要依照設計的處理辦法進行相應處理;然后,加強對公路路基和回填造地碾壓施工的管理監督,構建有效的管理制度,假如出現問題,施工單位要馬上進行匯報,依照相應的處理方法進行實施。
5.2技術管理方法
在水庫施工時,要把技術交底工作做好,對地理位置和施工方法關鍵性進行分析。同時,操作人員要根據設計方案進行施工。要布置好攔水堤(回填外側布置),以免形成泥水流,來減弱水流對邊坡的影響。
5.3泥水流產生時的處理措施
在回填造地施工時,如果水庫有很多泥水流,要分析出現泥水流的原因,之后找出污染源,通過導流或過濾方式處理污染源,來降低泥水流造成的影響。由工作人員處理清理區域。
結束語
該水庫工程通過填筑碾壓技術施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順利完成了路基填筑和回填造地工程。本工程設計與工程水土流失特征相結合,通過相應的措施體系。使水土流失方案達到預期效果,同時根據設計標準對回填區進行復耕措施和植物措施,還建設了公路防護林,全面對渣體進行治理,合理控制潛在的各種危害。
【參考文獻】:
[1]李忠.徐應斌,分析我國水利水電工程高邊坡治理方案[J];電力新技術,2016(10)15-16
[2]波陽.程建志,探討水利水電如何做好高邊坡加固[J];水利技術,2015(2)36-39
[3]李枝,研究我國河流資源現狀及保護方案[J];中國電力,2015(7)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