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劍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陜北地區城市化發展也非常的迅猛,經濟和城市化的加速發展對城市的綠化工程也越來高。本文以陜北綠化工程中的苗木栽植成活率為研究對象,首先對影響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因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提出了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苗木栽培成活率;陜北綠化工程;具體措施
【引言】: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追求越來越高,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林業的發展也得到各個國家的重視。苗木栽植的成活率對于綠化工程建設是最基礎和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苗木的成活率直接決定了后期樹苗的成活率和健康狀況以及整個綠化工程的效果,所以如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一直都是國家和社會非常重視的問題。
1.影響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因素
1.1綠化樹種的選擇
由于我國地域廣闊,對于陜北地區的綠化工程,必須要根據陜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特點進行選擇,不同的樹種對于氣候和土壤的要求都不一樣,有些從外地引來的樹種由于對陜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的不適用性,就會直接導致苗木的成活率不高。同時選擇苗木的時候應該盡量避免選擇病蟲害苗,病蟲害苗的栽植不僅會使得自身的成活率不高,而且有一定傳染性,對于整個綠化工程都會有很大的不利影響。
1.2苗木采挖的季節
對苗木進行采挖的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正處于落葉期進行移植的話,由于枝葉的數量比較少,這個時候苗木所處的狀態是生理休眠狀態,苗木的蒸騰量小,對于移植成活率也相對較高。一年四季中對苗木進行移植的最佳時間是春季發芽之前或者是秋季落葉之后。在對苗木進行移植之后,苗木處于生長期的時候,要對地上部分實行強制修剪,少留枝葉,同時還要保證苗木附帶足夠的土壤,盡量不要傷及到苗木的根部。在進行采挖的過程中,必須要保證起苗的速度要快,采挖的速度要快,這樣就可以減少外界對苗木的傷害。
1.3防范病蟲害的用藥不當
對苗木進行有效地病蟲害感染防預和治理的過程中,對于藥物的使用是非常關鍵的,使用什么藥,怎么使用,什么時候使用,這對于苗木的成活率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了解苗木病蟲害發病的規律,不知道什么時候使用相應的藥物對病蟲害進行防治,導致噴灑藥物的時間不對,因為過早或過晚地噴灑藥物都不能對病蟲害進行有效地防治,如果恰好完美地錯過了對病蟲害的最佳防治時間,最終會導致苗木病蟲害防治效果不好[1]。另一方面,苗木栽植者沒有對藥物使用有一定的知識,很多藥是不能混合使用,并不是多多益善,比如波爾多液和石硫合劑不能混合使用,因為這兩種農藥在進行混合使用之后,它們會發生化學變化,生成多硫化銅,這樣不僅僅降低了農藥的效果,而且會造成藥害。如果要想使用兩種農藥來提高防治效果的時候,二者在使用的時候,中間一定要隔一段時間,如果是先用石硫合劑,然后中間需要相隔20至25天才可以噴灑波爾多液,如果是先使用波爾多液的話,中間相隔的時間要更加長一點,要相隔25至30天才能使用石硫合劑,所以對相同藥物使用的過程中,使用的先后順序也是非常重要的。
2.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的具體措施
2.1使用營養繁殖技術進行育苗
植物用根、莖、葉等營養器官進行繁殖的方式叫做營養繁殖,像草莓、馬鈴薯、落葉生根進行繁殖時,不需要經過兩性生殖細胞的結合,由母體直接產生新的個體,這種生殖方式叫做無性生殖。營養繁殖就是最常見的一種無性生殖的方式,常見的無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壓條,無性繁殖的繁殖速度快,材料易得,能保持親本性狀的穩定,后代一般不會發生變異[2]。嫁接是指把一個植物體的芽或枝,接在另一個植物體上,使結合在一起的兩部分長成一個完整的植物體,嫁接時,接上去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叫砧木,嫁接時應當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層緊密結合,以確保成活,因為形成層具有很強的分裂能力,能不斷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接穗和砧木長在一起,易于成活;植物的組織培養指的是在無菌的條件下,將植物的莖尖、莖段或是葉片等切成小塊,培養在特制的培養基上,通過細胞的增值和分化,使它逐漸發育成完整的植物體,組織培養屬于無性生殖的范疇,利用組織培養技術,可以在短時間內大批量的培育出所需要的植物新個體,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植物親本的優良性狀,加快了植物生殖的速度,提高生產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的系數,方法簡便經濟,同時還可以防止植物病蟲害的危害,極大的提高了苗木的成活率。
2.2提高苗木對病蟲害防治的策略
要想提高防治策略的多樣性,最為關鍵的是對苗木栽植者防治思想的轉化,讓他們充分認識到原來單一防治策略的弊端,體驗到采取綜合防治方式的好處。苗木栽植者對藥物的使用上,可以不采取一種農藥進行防治,可以輪換使用幾種藥劑,或者將幾種藥劑進行混合使用,這樣都可以達到最佳的防治效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減少病蟲害對農藥的抗藥性[3]。掌握好病蟲害的規律,抓住時期,對癥下藥,對苗木病蟲害的防治不僅僅是對一種病蟲害進行治理,而苗木上存在著各種各樣的病蟲害,病蟲害都有越冬場所,而且它們的越冬場所比較集中,蟲齡也一致,苗木栽植者可以利用這一特點,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集中消滅,這樣就提高了防治病蟲害的效率,進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2.3選擇適應的樹種
在對陜北地區實施綠化工程的時候,要因地制宜,根據陜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特點對樹種進行選擇,在保證苗木成活率的前提之下不斷加強綠化建設。選擇苗木根系比較完整,無病蟲害的苗木進行栽種,這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提高苗木的成活率[4]。苗木的成活率不僅受到自身條件的影響,而且還會受到生長環境因素的限制,所以結合陜北當地的生態環境對苗木進行選擇,比如根據陜北地區土壤適宜性可以栽種油松和側柏等,這些苗木能夠適應陜北地區少水干燥的天氣,這樣就能夠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結語
隨著我國對綠化工程越來越重視,保證苗木栽植的成活率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能夠節約資源,而且對于苗木的生長也是非常關鍵的。為了能夠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必須要加強苗木對病蟲害的防范和治理,使用營養繁殖技術進行育苗,同時還應該根據陜北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等自然條件選擇合適的樹種。
【參考文獻】:
[1]李強. 影響園林苗木移栽成活率的因素及對策[J]. 現代園藝, 2016(6):26-28.
[2]楊彬, 聞金意. 綠化施工中苗木成活率的控制技術應用[J]. 現代園藝, 2016(4):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