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書安
【摘要】:農機深松整地可改善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是農業機械化重點推廣技術,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文中詳細介紹農機深松作業中的注意事項和常見的故障的解決方法,為生產實踐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深松作業;注意事項;常見故障;解決
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可以打破梨底層,疏松土壤,加深耕作層,提高土壤蓄水保墑能力,增加作物產量,是改善耕地質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重點推廣技術,也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但在實際操作中總會出現一些錯誤認識和對常見故障不能很好解決的矛盾,為了更好地推廣農機深松整地技術,為生產實踐提供準確的技術支持,現將農機深松作業的注意事項和常見故障進行分析。
1、農機深松作業應注意事項
1.1深松地塊要求。
1.1.1實施深松作業應在連續實施保護性耕作3年以上且未深松、適宜作業的黏土或壤土土壤地塊進行。
1.1.2土壤絕對含水率在12%~22%時利于深松作業。土壤含水率過小,地面變硬,將會增加深松機作業阻力,易造成較大的土塊集中出現在深松后的小溝上;土壤含水率過大,深松機具驅動輪打滑、進地困難,深松后地表容易出現泥條,影響深松效果。
1.1.3耕作層25cm以下已形成堅硬犁底層、常年使用旋耕機或小型鏵式犁作業的地塊。
1.1.4土壤密度大于1.4g/cm3、耕作層在0~20cm,的地塊,20cm以下為沙層的地塊不宜深松作業。
1.2深松時間。
保護性耕作取消了鏵式梨耕翻,而剛實行保護性耕作的地塊,如果不進行必要的松土作業,直接進行免耕播種作業,土壤堅實度較大,加之土壤有機質本身含量較低,勢必會影響作物產量,甚至造成作物較大幅度減產,因此,深松應在實施保護性耕作的第一年進行。深松作業時間不宜過晚,北方地區提倡秋季深松,可在玉米秸稈直接粉碎后進行,深松整地作業要環環相扣,保證秋整地作業質量合格,否則遇上第二年春旱很容易出現深松多深、旱多深的現象。
1.3深松間隔期。
深松是選擇性作業,一般間隔3~5年進行一次深松為宜,不需要年年進行,主要是解決土壤堅實度過大的問題,因為犁底層的形成及厚度與土壤的類別,機械“進地”的次數、整地作業的模式等因素有關,是多年積累的產物,不是一次性完成的。沙壤土地或灘涂沙土可以不進行深松,免耕播種的地塊必須進行深松,深松間隔期應視土壤疏松情況、土壤類型有及機質含量靈活掌握。
1.4深松作業。
深松的主要目的是打破犁底層,因此,松土深度不宜過深。深松只松土而不翻土,加深耕作層,一般超過正常犁耕深度的5~10cm即可,適度深松可疏松堅硬的犁底層,使耕作層的肥力和水分得到保持,促進作物增產增收,尤其是深根系作物的產量。深松深度不一定必須超過35 cm,一般在地表下18~28 cm的范圍內是土壤犁底層,最佳的深松深度應在在犁底層下2~3 cm處。例如:玉米在深50 cm以內的土層中約有90%左右根系分布,而約占總根量80%的根系活動卻在30 cm左右深的土層范圍內,深松過深將會使作業成本增加,降低投入產出比。深松后的地表要土層不亂,留有小溝,殘茬松動,覆蓋于地表,深松深度不能過深,避免“生土”上升到耕層,影響作物生長,地塊深松后用旋耕施肥播種機或條帶施肥播種機播種玉米。
1.5深松質量。
農作物收獲后土壤適墑的條件下應及早進行深松,松土深度和松土間隔要一致、深度適當,不破壞地表覆蓋,不翻動土壤,深松后地表要及時進行處理,無明顯的土壤堆積和殘茬堆積。地塊要做到田面平整,土壤細碎,深淺一致,上實下虛、沒有漏耕,達到“深、平、細、實”的要求。
2、深松作業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案
2.1松深不夠。
產生原因:土層過于堅硬,土壤阻力過大,松土鏟刃口禿鈍或掛結雜草,拉不動致不易入土;松土裝置調節不當或安裝不正確;松土部件和升降裝置狀態不良。
解決方案:正確安裝松土鏟,認真檢查控制升降的情況,保證松土鏟的入土角均不改變;掌握實際松土深度, 根據深層松土的阻力,正確編組機引犁的鏵數;作業中發現松土鏟粘土過多、掛草,應立即清除,作業中為了減輕阻力,應經常檢查和磨銳松土鏟刃口;應使松土鏟的支持面對土地的水平面稍有傾斜, 鏟尖低于翼部8~10mm,以保持松土鏟入土能力及其在垂直面上的穩定性。
2.2松深不均。
產生原因:深松部件的深淺和水平調整不當;深松機牽引架垂直調整不當或機架和松土裝置升降機構變形;松土鏟鏟尖傾斜,入土角度過大;個別松土部件安裝不標準或變形,都會引起松深有深有淺,深度不均現象。
解決方案:作業前認真檢修深松機架、深松部件及升降機構,確保技術狀態良好;根據土質、地形及時調整機具的水平調節舵輪和深淺,做到各松土鏟入土深度一致;為防止松土鏟的入土深度不均,使松土鏟和前后機架保持平等作業, 正確調整深松機的垂直牽引中心線;松土鏟末端在鏟尖以上的總高度不得超過15mm,鏟底要平整。
3、土層攪亂。
產生原因: 犁鏵安裝過近或松土鏟入土傾角過大;松土鏟或犁鏵堵塞后未及時清理; 松土鏟柄上掛結雜草或犁鏵翻土性能差。
解決方案:正確安裝松土鏟,使鏟尖與犁鏵尖之間的距離大于500mm,防止作業時產生傾角過大;土壤干涸的地塊不進行深松土作業;發現松土鏟、犁鏵鏟柄掛結雜草時,立即停車清理。
4、土隙過大。
產生原因:無壁犁體粘土或掛草,造成向兩側、向上和向前擁土;無壁犁體掛結不正或扭曲變形; 土壤犁底層過厚或土壤中水分過少、板結;機組作業速度過快。
解決方案:作業中如發現無壁犁體上掛結泥土和殘株雜草,立即清除;正確調整無壁犁的水平牽引中心線,勿使犁架斜行;檢修無壁犁體,確保技術電磁感應良好;作業速度不宜過快,保持機組正直運行;土壤過干或過濕的土地不用無壁犁深松,
漏松。
產生原因:深松部件安裝不正確;駕駛員操作不當使機組左右劃壟;犁的水平牽引中心線調整不當。
解決方案:正確安裝深松部件; 機組作業人員提高技術操作水平; 正確調整犁的水平牽引中心線; 松土鏟的中心線應位于大犁鏵中心線的右側3~4cm處, 寬度為主犁鏵幅寬的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