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明
(甘肅省榆中縣恩玲高級中學,甘肅 蘭州)
將立德樹人作為核心,強化高考考試內容改革的育人導向,這使得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基于立德樹人的要求,著力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問題,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下面以“大規模海水運動”為例探究高考復習備考思路。
地理高考復習是深化知識系統和知識再造“溫故而知新”的過程。課標和考綱是新教學課及復習課的導向,深入分析解讀并把握復習重難點是教師備課的關鍵工作。“大規模海水運動”是必修一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二節,屬于自然地理范疇。本節內容的課程標準“運用地圖,歸納世界洋流分布規律,說明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根據課標可知,要求學生不僅要理解和掌握世界洋流分布規律及洋流對世界地理環境的影響,還要會運用地圖,具備一定的讀圖、析圖、用圖能力。考綱:世界洋流分布規律,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結合課標和考綱,將本節內容解讀為以下三個層次:

課標與考綱(部分)解讀
這部分知識的考查常以區域圖、示意圖,結合相關文字材料呈現,同時考查學生讀圖和析圖、獲取地理信息、調用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考查題型以選擇題和綜合題為主,選擇題在考查區域認知的基礎上將洋流與其他地理要素結合起來,考查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綜合題更多關注學生解決現實問題的地理實踐能力和人地協調觀念,考查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
縱觀近年高考文科綜合試題地理部分,關于“大規模海水運動”的知識考查主要集中在洋流的分布及其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上。考查以選擇題形式居多,以區域為載體,考查學生區域認知能力和綜合思維能力,綜合題更注重考查學生的人地觀念。因此,復習過程中對這部分地理核心知識的復習顯得十分必要。
一輪復習注重夯實基礎、查漏補缺;二輪在一輪復習的基礎上,對零碎的知識點加以整合,突破重難點,重點強化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地理思維和能力。課前,教師應將課標要求、考情和相應的學習方法提前指導,這種教學行為有助于學生的自主學習,有利于其有重點地把握學習方向。在復習“大規模海水運動”時,教師應先結合區域圖,分析洋流的性質和流向,然后分析洋流對流經地理環境的影響。
為提升學生的地理核心素養,有效應對高考,二輪復習應以專題復習的形式,結合高考試題,以區域圖為載體,重點強化核心知識、原理的識記與運用。核心知識專題化,既可以將零碎的知識點整合起來,建構完整有效的知識結構,同時可以實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知識和原理在區域上的有機呈現,幫助學生提升綜合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形成從多個維度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的習慣,認識到各要素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并運用地理語言解釋其發生、發展和演化的過程,最終學會辯證地分析現實生活中的地理問題,實現對學生地理核心素養的培養。
按照回歸教材、落實基礎、提升能力的漸進過程,復習過程中首先要構建本節知識體系以及與其他章節可能存在的聯系。這將幫助學生厘清核心知識,建構知識網絡,提升綜合思維能力。教師可在復習過程中首先跟學生一起快速完成下圖,從而達到回歸教材、鞏固基礎、構建知識網絡的目的。結合高考的常考點,復習將側重洋流分布及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大規模海水運動”核心知識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