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顏
【摘要】供給側結構改革,主要目的是對我國的經濟結構進行實踐調整表,實現社會要素的優化配置,以此來實現對經濟的提升。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大學生的就業創業應該給予充分的重視。文章分析了現階段大學生就業創業的現狀和意義,并在此基礎上提供了相關的政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供給側;大學生;就業創業;路徑
一直以來,大學生就業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而我國的大學畢業生數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趨勢,從2017年的數據來看,中國新產生了七百多萬名研究生和大學生,再加上之前沒有就業的畢業生。2017年高校就業人數達到了810多萬。所以說,高校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必須給予重視。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大學生的就業分析
(一)關于大學生就業創業形勢分析
一直以來,國家對于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一直高度重視,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就業仍然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而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由于企業轉型升級和市場的影響,導致對勞動力需求的減弱;其次,社會對于畢業生學歷層次的要求越來越高;再次,由于畢業生經驗比較少,糾正能力比較弱,對自己的職業規劃沒有一個清醒的認識,用人單位一般都比較傾向于有經驗的學生,這也是造成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原因之一;最后,對于大學生來說,求職心態的問題,就業期望值過高,對于一般的崗位看不上,這也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供給側結構改革,主要目的是對我國的經濟結構進行實踐調整表,實現社會要素的優化配置,以此來實現對經濟的提升。供給側主要包含了勞動力資本、土地以及創新四大要素。而這四個要素在對其進行充分分配的前提下實現的增長率的提升。習總書記曾經指出,應該積極的適應和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對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積極的推進創新。
二、供給側改革對于大學生就業創業的意義
(一)可以推動地方高校的轉型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用人單位對于技能型的人才需求比較大,而從高校畢業的學生來說,其技能一般都不高,而從學歷層次來看,研究生和專科生的數量都比較少,本科生的數量比較多。供給側改革的進行,可以推動地方等高等院校積極的向應用型院校的方向進行轉變。
(二)可以對高校的專業設置進行一定的調控
從本質上來說,教育要想是促進社會的發展,就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對教學的布局和結構進行調整。另一方面,各個高校應該根據目前的現實需求,對教育進行合理的學科布局。在布局的過程當中,一定要有遠見,這也是實現人才培養的基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國家對于高校的扶持政策力度進一步加大,對于高校的專業設置可以在總體上進行一定的指引和扶持,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畢業生與社會就業崗位的契合度。
三、供給側改革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路徑
(一)轉變大學生的職業觀念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鼓勵大學生應該腳踏實地、積極的轉變職業的觀念,要敢于到基層和艱苦的地方去鍛煉,鼓勵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與此同時,習近平總書記還要求各大高校應該加大對畢業生創業的扶持力度,增強學生就業創業的積極性。供給側結構改革在促進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同時,大學生的選擇也變得更加的多元化,無論是在創業或者是就業方面都有更多的選擇。
(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
高校如果要想改變現在這種過剩產能的現象,就必須要對人才的結構進行升級。從這個方面出發,高校一定要樹立科學的創新創業教育理念,對于大學生的人才培養意識進行充分的重視。在這方面,首先應該對課程的安排進行優化創新,建立科學合理的創業就業課程,在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方面能夠實現很好的對接;其次,還應該對教育創業的方式進行創新,在專業的設置方面實行創新教育,重點對創業醫院強和創業能力強的大學生的培養。再次,應該加強學校創業師資隊伍的建設教學的質量的提升,加大創新、創業實踐平臺的建設,鼓勵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并且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相應的資質條件,營造創新創業的氛圍,推進產學研的進一步結合,加強科技成果的轉化率。
(三)積極的對國家的政策進行利用
在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引領下,互聯網十的戰略政策,為推動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在供給側結構改革背景下,相關政策的支持更加的靈活,大學生的就業和創業觀念也更加的多元化,創造出了許多新的就業崗位。這也為大學生的創業提供了很好的機遇。學校和大學生一定要合理的對國家的相關政策進行理解和解讀,最大限度地利用國家的政策和學校的資源,提升自身的創業創新能力。
對于我國人才市場來說,大學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人力資源。在供給側改革的趨勢下,大學生需要對自己的就業能力進行針對性的提升;在認識新常態以及適應新常態的情況下,需要從根本上實現就業機制的完善健全。目前我國的大學生,需要從根本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掌握用人單位實際走向,了解供給側改革趨勢所存在的影響,堅持順勢,實現有效的變革,爭取將自身就業能力顯著提升,共同實現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
參考文獻:
[1]翟穎.“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的路徑探究團.勞動保障世界,2017(36):7.
[2]陳忱,房立洵.供給側改革視角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路徑探究[J].人才資源開發,2017(20):88-89.
[3]王志臣.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提升研究[J].石家莊鐵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1(02):102-105.
[4]劉佳,許華偉.“供給側”改革視野下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J].繼續教育研究,2017(01):104-106.
[5]李莉,管理要.人才供給側改革下推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教育的路徑[J].西部素質教育,2016,2(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