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薇薇
【摘要】依據新課標,音樂教學活動應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在教學中將學生的普遍參與和個性化發展相互滲透,讓學于學生,創造生動活潑、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讓出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促進學生音樂才能的發展。教師精心打造課堂教學設計,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主動、有序、合理地參與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敢于創新,增強課堂學習效果。
【關鍵詞】讓學引思;自主性;合作性;開放性
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度推進,音樂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方式已成了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但反思我們的音樂課堂教學,這些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式很大程度上存有形式化、套式化問題。在教學中學生學習活動缺失,更多呈現的還是學生在教師主導下被動的接受。學生學了什么?通過什么方式進行了學習?最后又達成了什么效果?通過反思會發現學生的思維并沒有得到發展。“讓學”一方面是時間與空間要讓還給學生,二是要給學生的學習指明明確的目標、方法及最后要達成的效果。“引思”就是通過啟發、誘導以及引領學生的思考,學生能主動、積極、深度地參與到音樂教學過程中,突出其主體地位。在音樂課堂教學中,要做好“學”與“思”的有效結合,適度把握“讓”與“引”,有效增強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效果。
一、教師引思有方,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夯實內功,有效提高教師的范唱、范奏的能力,以優美的唱奏感染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唱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中學音樂教學,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音樂知識儲備與認知水平。在教學中教師應通過適度的范唱、范奏來誘發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并通過自主、合作與探究等學習方式,有效達成音樂知識的掌握。音樂課堂教學中歌聲是最動聽的,在教學中,要給更多的時間給學生領悟與學唱。
2.豐富的情感及肢體語言感染學生,做好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教師角色,有效引導學生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在欣賞《長江之歌》時,為了充分表達自己歌頌祖國的情感,用中等速度的語言、干脆利落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語調、激昂熱情的語色來感染學生,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堅定的表情和富有激情的肢體語言,引發學生積極的思考,領悟頌歌的風格特點。
3.精心設計教學,將歌曲所要表達的意思與情感有效地滲透到教學全過程,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將理解歌曲的方法與角度傳遞給學生。在中學音樂教學過程中,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認知水平,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改變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生的被動教學,做學生學習的促進者與參與者,并在與學生的互動交流中產生共鳴,促進其個性發展與陶冶學生的心靈。如在《茉莉花》教學中,對不同地方版的《茉莉花》唱法進行比較,并現場聲情并茂地范唱或播放不同版本的歌曲,啟發學生探索、對比與反思,從而短時間內了解民歌特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學會唱這首歌。
二、讓學有道,給學生自主、合作與探究的真實情境
1.自主學習不是自由,讓學不是全部的放手,讓學要有道,在給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時,要給學生一個課題,明確要學習什么,通過什么方法去學習,最終要達成什么目標或者效果。學習方式可以是問題式的亦可以是情境式的。問題的拋與解,情境的設計與啟發有效地達成音樂知識的滲透與情感的體驗。例如在《軍中姐妹》這一課,通過軍人的日常訓練、生活圖片的展示與音樂的融合,讓學生通過圖片體驗軍人的青春與汗水的付出,透過音樂直觀地體驗軍人的偉大,感悟自己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在教唱中通過隊列隊形的變化、肢體語言的有效運用,感受軍人的颯爽英姿和自豪之情,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既有時空的保證,又有內容與方法的支撐,更有學習疲勞注意力的轉移,有效解決單純教唱的枯燥,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
2.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培養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個體發展的需要,自主學習能夠促進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深度理解,能張揚學生的個性,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在中學音樂教學中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的情境,切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保證每一個學生都得到進步。同時鼓勵學生根據自身條件和需要確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確定學習目標及學習方法與過程,以有效達成學習目標。在教學中,教師要嘗試多種教學手段與措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滲透教學的全過程。
3.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需要,結合學生的知識儲備及音樂基礎等,教師要科學地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打破常態教學中的固定分組學習模式,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分組中,可以按音樂基礎水平的不同進行異質分組,讓優秀學生分散到各小組中去,幫助教師輔導其他學生有效達成教學目標。根據教學的需要亦可以將學生按知識儲備水平的不同及學習目標的不同,將學生按水平分組教學,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為了使課堂不再沉悶,可以按學生之間的友誼進行友伴型分組,保證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中得以發展。讓每個學生在課堂上敢唱、會唱,把課堂的話語權交還給學生,把課堂的教學時間更多地交還給學生,通過學生的練唱達成學習目標。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度推進,在新課標的引領下,在“讓學引思”等教學理念的指引下,作為音樂教師,轉變的不應只是角度的轉變,更多的應該是觀念的變化。傳統教學中教師教學生學,學生始終處于一個被動的學習位置,不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更挖掘不了學生的潛力,談不上學生個性的發展。面對新形勢下的音樂教學,我們不僅僅要讓出課堂教學中的時間與空間,還要對課堂教學中的自主、合作與探究等學習方式要有一個明確的問題拋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措施的指導、對問題解決結果的考評與研證,讓課堂做到真實、合理與完整,讓教學準確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