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利亞 王玉庭 李競前
(1 河南科技學院;2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3 全國畜牧總站)
河北省奶業發展基礎深,歷史久,地處黃金奶源帶,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雄厚,是全國重要的生鮮乳生產和乳制品加工大省[1]。近年來,河北省把振興奶業、確保質量安全作為事關民眾健康、引領現代農業發展的大事、要事來抓,強力整頓奶業秩序,嚴格質量安全監管,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著力提升規模檔次,奶業總體水平不斷提升。
2017年河北牛奶產量458.1萬噸,同比增長4.0%[2]。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末,河北省奶牛存欄119.7 萬頭,同比下降3%,牛奶產量104.8 萬噸,同比增長2.5%,其中,3月生鮮乳產量29.7萬噸,同比增長5.7%[3]。生鮮乳收購價格平穩,奶業集中度不斷提升,發展質量持續向好。河北省奶業發展總體穩定,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大方面。
河北奶牛標準化規模養殖水平不斷提高,調研發現,截至2018年3月底,河北共有奶牛養殖場(區)2 388 家,同比減少38.6%[4]。當前,奶牛養殖全部實現規模化,100 頭以上規模養殖比率達到100%。
河北省奶源發展重點突出,大力發展石家莊地區等四大奶業優勢區,奶牛存欄、奶類產量均已占全省總量70%以上。黑龍港流域的土地和飼草飼料資源豐富,奶業發展潛力較大,正在培育成為河北省奶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落實國家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建立生鮮乳質量定期分級抽檢聯動制度,省級對所有生鮮乳收購站每年抽檢1 次,市級對轄區內所有生鮮乳收購站半年抽檢1 次,縣級每季度抽檢1 次,省、市、縣每年聯合對生鮮乳收購站、運輸車輛進行1 次全覆蓋現場檢查。已初步建立“河北省生鮮乳監管日報告平臺”,實時監控生鮮乳收購數量及檢測結果。同時,已初步建立“市縣生鮮乳收購站網絡視頻監管平臺”,實現生鮮乳收購站、乳品企業和市、縣農牧主管部門之間的互聯互通、實時監控。
河北現有乳制品加工企業40 多家,其中奶粉加工企業15 家,日處理生鮮乳約1.5 萬噸,實際生產能力處于全國前列。數據表明,2017年,乳制品總產量372.9 萬噸,同比增長0.62%[2],其中液體乳超過360 萬噸,乳制品產量和液體乳產量均連續三年居全國第一位。2018年,河北發布了《2018年乳粉業發展項目實施方案》,大力支持奶源建設和乳品加工,統計顯示,2018年1~5月,河北乳制品產量157.0萬噸,同比增長10.0%[5],保持高速增長,河北奶業總體發展的政策和效益優勢明顯。
奶粉業已成為當前河北奶業發展的重中之重,省財政支持力度大,奶粉產能已達20 萬噸,嬰幼兒配方奶粉超過15 萬噸,占全國比例已超25%[1]。其中,君樂寶嬰幼兒配方奶粉獲得全球首家國際食品安全標準(BRC)A+認證,2017年經中國香港的嚴格檢測和審查,在香港成功上市銷售,口碑好評度不斷提升。2017年8月,君樂寶嬰幼兒配方奶粉已通過中國澳門質量檢驗審核,獲得了在澳門市場的銷售許可,君樂寶嬰幼兒配方奶粉成為目前我國唯一一個打入港澳市場的奶粉品牌,并實現了陸港澳三地同質同價,開啟了國產奶粉發展的新征程。
河北省抓住建設國家現代奶業示范省的契機,圍繞振興奶業和保障乳品質量安全,以提升奶業競爭力為著力點,推進奶業生產方式轉變,整頓奶業秩序,嚴格質量安全監測,利用現代信息和金融手段,全面保障奶業發展和質量安全[6],具有以下五大特點。
優化產業布局,形成了石家莊、張家口、唐山、保定四大奶業優勢區,創建了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為主導的奶業發展新格局。同時,圍繞現代農業園區、加工龍頭企業,推進生產要素集聚優化,已著手謀劃建設15 個省級現代奶業集聚區,充分發揮產業聚集優勢放大效應。
集中表現在5 個方面:(1)良種繁育上,引進優良種質遺傳物質,擴建奶牛育種場和DHI中心,完善奶牛良種繁育體系;(2)科技體系建設上,加強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奶牛創新團隊建設,健全奶業科技創新體系;(3)綜合技術服務上,開始啟動單產“從7 噸邁向8 噸行動”,實施8 噸奶普及工程和“三提工程”,提升養殖效益;(4)疫病防控上,采取綜合防控措施,凈化奶牛口蹄疫、布病、結核病等疫病;(5)信息化管理上,實施“互聯網+”現代奶業行動,改造升級奶牛養殖場(區),推進奶牛場云平臺應用系統建設。
高度重視質量安全監管,在以下6 個方面極具特色:(1)質量監測方面,建立了定期抽檢制度,實現場、站、車全覆蓋抽檢和視頻監控,開展第三方檢測試點,實施第三方仲裁檢測制度;(2)獸藥管理方面,發布奶牛養殖用藥正面清單,實施獸用抗菌藥治理行動;(3)飼草料供給方面,擴大糧改飼試點,支持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種植,推動農作物秸稈、農副產品飼料化處理和利用示范;(4)發展模式方面,推動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發展,實施循環奶業示范工程,全面治理奶牛養殖糞污;(5)生產質控方面,支持奶粉企業購置先進檢驗設備,實行標準化管理和全過程質量控制,推行HACCP、GMP管理體系[7];(6)質量安全可追溯方面,支持企業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強化奶業上下游追溯體系對接和信息互通共享,實現乳制品“從牧場到餐桌”全過程可追溯。
密切生鮮乳生產和乳制品加工利益聯結,督促乳品企業與生鮮乳收購站簽訂長期收購合同,發揮合同保障作用,穩定奶源生產。不斷完善生鮮乳價格協調機制,積極發揮價格協調委員會的作用,每季度科學合理確定并公開發布生鮮乳收購參考價格,健全生鮮乳“以質論價”交易體系。建立乳品企業和生鮮乳收購站“收購數量及質量信息日報告平臺”,實施產量波動與質量不合格48 小時追溯調查機制。鼓勵乳品企業通過自建、收購、參股、托管等方式加強奶源基地建設,提高自有奶源比例,推動乳制品加工和奶源基地建設一體化[4]。指導企業按照國際標準組織生產,推動乳制品出口。培育奶業發展新業態,鼓勵引導乳品加工企業發展奶牛養殖觀光、親子體驗、科普宣傳和特色旅游項目。

多手段強支持,發揮市場和政府“兩只手”協調運行作用,放管結合,強化奶業產業要素保障。一是加大對奶業發展的投入,省財政每年撥付專項奶業發展資金,整合項目資源重點支持乳品企業發展和奶源基地建設,特別是全力支持奶粉產業全鏈條發展。二是支持金融部門拓寬奶業貸款抵(質)押范圍,推廣奶牛養殖保險保單抵押和奶款抵押貸款融資,拓展乳品企業借貸和設備墊付等融資方式,打造“青貯保”“牧場保”等金融產品。三是擴大奶牛養殖政策性保險覆蓋范圍,探索生鮮乳目標價格保險、養殖場信用保證保險創新試點。四是支持奶牛養殖、乳品加工企業在主板、創業板等各類資本市場直接融資,對新上市的企業給予相應財政獎勵。
總體看,當前河北省奶業發展平穩,振興勢頭強,政策支持力度大,奶牛養殖提檔升級快,奶業秩序整治有力,質量安全監管有序,生鮮乳專項整治工作扎實有效,奶業持續健康發展有保障。
從今后時期看,河北將在深入實施與原農業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簽署的《共建奶業振興示范省戰略合作協議》的基礎上[8],多措并舉,綜合施策,創新發展,全面提升河北奶業競爭力,率先建設全國現代奶業示范省,樹立奶業振興樣板,為探索我國奶業振興之路提供可借鑒、可復制的好經驗、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