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花
【摘要】:近年來,遂川縣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生態建設作為推動縣域經濟發展的重頭戲來抓,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走生態強縣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在做好生態保護工作的同時,遂川縣還花大力氣不斷創優生態環境,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綠色崛起”發展戰略,把造林綠化與新農村建設、小城鎮建設緊密結合,扎實開展造林綠化,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5.8%,居江西省前列。
【關鍵詞】:遂川縣;林業;發展;生態環境;生態文明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加快林業發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提出了新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印發了《國有林場改革方案》《國有林區改革指導意見》和《關于完善集體林權制度的意見》;出臺了林木良種、造林、森林撫育、退耕還濕等補貼政策,提高了天然林保護工程、國家級公益林、造林投資等補助標準;啟動實施了新一輪退耕還林等一批新的生態修復工程、森林質量精準提升工程;嚴守林地和森林、濕地、物種、沙區植被條生態紅線,全面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采伐。黨的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更加堅定了我們林業工作者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的信心和勇氣。我們要把十九大精神轉化為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現代林業發展理念,時刻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將遂川縣林業建設中存在的短板作為改革的信號,勇于擔當,認真履行好新時代賦予我們的神圣職責,開創遂川林業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
1、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為實現綠美遂川提供基礎
提高思想認識,開展綠化攻堅,提升綠化檔次,找準突破口,持續發力,推進滅荒工程,持續進行植樹造林,加快國土綠化步伐,力爭全面完成滅荒任務。推進我縣森林城市、森林城鎮和綠色示范村建設,擴大白水仙風景區的宣傳力度,利用小資源,建設小景點,推進省級綠色示范村建設。實施森林提質工程。通過以耕代撫、割灌除草、修枝整形等措施,撫育中幼林,加強國家戰略儲備林示范基地建設。
2、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保護發展森林資源
堅定不移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生態發展之路,必須全面深化改革。這就要求我們始終把保護好青山綠水放在突出位置,堅持用改革的辦法破解制約森林資源保護發展的矛盾和問題,善于用好改革“利器”,搭建起“綠水青山”通向“金山銀山”的橋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中去,圍繞全面深化改革來定任務、抓工作,向改革要綜合效益,向改革要更大紅利。要鞏固國有林場改革成果,加強國有林場森林資源管理力度,修訂完善國有森林經營方案,建立以生態保護為主的國有林場資源保護長效機制。開展國有林場現代化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按年度項目計劃對國有林場的水、電、路、通訊設施及管護站點進行施工;加強國有林場現代裝備建設和林業科學研究,提升機械化和科技利用水平。
3、堅持走科技興林之路,樹立林特優精品牌
要立足生態優勢和資源稟賦,大力實施“生態立縣、特色富民”戰略,以“林上采、林中養、林下種、林間游”的林特產業立體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林果、林藥、林畜、林游”產業,打造林業精品名牌,逐步形成林特產業立體循環發展新格局。一是大力發展林下種養,增加林農收入,促進主導產業和特色產業共同發展。二是積極爭取“國字號”“贛字號”林業品牌。不斷提高遂川林業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三是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合作開展科研攻關。遂川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自然資源,非常適宜開展林業科技項目的研發和林業科研成果的應用推廣。要始終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強化林業科技項目建設。與當地職業院等保持合作關系,共同開展林業碳匯項目開發與實踐、油茶豐產栽培、精準滅荒工程、筍用竹培育等林業科學技術的探索與研究,大力傳播和努力探索林業科學新理念、新技術、新方式、新途徑。開展濕地松、火炬松等外松研究、油茶豐產技術、泡桐栽植技術等系列科技項目的研發。
4、堅持走依法治林之路,構建高效順暢的森林資源監督管理機制
固樹立紅線意識,著力構建高效順暢的森林資源監督管理機制,努力實現遂川森林資源的持續健康增長。一是加強資源管理信息化建設,提高科技含量。二是落實森林防火責任。三是開展打擊破壞森林資源違法犯罪專項行動。組織開展針對非法采石開礦、毀林開墾破壞林地資源,亂砍濫伐、亂采濫挖破壞林木資源,亂捕濫獵、亂購濫運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嚴厲打擊的專項行動,為林業事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四是加強林地定額調配,服務項目建設。堅持林地定額管理制度,合理安排省林業廳分配我市的林地定額,積極向省林業廳爭取更多追加定額,保證重點建設項目順利推進。五是加大濕地保護力度。
5、堅持走休閑觀光之路,著力打造中國森林氧吧
保護好生態環境不僅是簡單的維護,更在于發展提升環境的質量,讓環境愈加美麗、空氣更為純凈,創造生態效益。一是利用資源,打造品牌。發揮遂川豐富的森林旅游資源,利用“全國森林旅游示范縣”“中國最美森林”“中國森林氧吧”“全國生態文化村”“中國慢生活休閑體驗鎮”等系列“國字號”品牌,以及遂川國家濕地公園、森林公園,省級綠色示范鄉村和省級森林城鎮的品牌優勢和資源優勢,吸收國內國際森林療養理念,融合中華養生文化精髓,發揮森林綜合功能,服務大健康需求,發展森林康養產業品牌。二是借力發力,造就特色。充分借助社會資金力量,打造森林休閑度假、森林運動和森林療養等森林康養旅游品牌。三是創造示范,推廣引領。以國有林場為基礎,打造生態休閑度假示范區,依托遂川現有苗圃、森林、水域、文化等資源為依托,把該區域打造成森林生態休閑觀光區、森林生態文化科普教育區、森林生態文化體驗區和森林生態文化健康養生基地。創造遂川“森林康養”示范點,吸引旅游者走進森林,感受認知森林生態魅力,達到修身養性、調適機能、養顏健體、養生養老等目的。
【參考文獻】:
[1]蘇海濤.林業技術推廣在生態林業建設中的問題及其對策[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27):1816.
[2]孫晶.現代林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關系探析[J].現代農業科2016,(01):196-199.
[3]陳節江.簡述我國現代林業發展的內涵[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6):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