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 秦宇寧 曹雪瑩 朱凱 邢茗 王彥芳
摘 要:目的 分析中藥黃芩不同提取物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效果。方法 用黃芩的水提液、醇提液、水煎液,依據NCCLS相關標準,通過牛津杯法、微量稀釋法測定其抑菌效果。結果 黃芩各提取物均對MRSA有抑菌作用。相比之下,黃芩水提物對MRSA的抑菌作用最強,水煎液次之,醇提液效果最差。結論 黃芩水提物抑菌效果明顯,對MRSA作用強,為臨床治療MRSA感染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 黃芩提取物 抑菌效果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3(b)-0204-02
目前,在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中,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所占的比重大,危害強,是世界三大嚴重的感染性疾病之一。糖肽類抗菌藥物如萬古霉素等是目前臨床治療的首選藥物,存在嚴重的副作用,包括腎毒性反應(蛋白尿、血尿)、聽力損害、靜脈炎以及偽膜性腸炎等[1]。且由于近年來MRSA感染數量不斷增長以及濫用抗生素現狀未得到控制,細菌出現耐藥性,我們對于MRSA的治療,一般是改造原有抗生素的結構或者對作用靶點進行新的抑菌研究。這種治療方法存在明顯缺陷,使得分子靶向藥物和個體化醫療時代耐藥成為難以對付的問題。因此,尋找新思路克服MRSA的耐藥性,對控制臨床感染有著重大的意義。中藥是以毒力因子為作用靶點,和傳統抗生素相比不易產生耐藥性,故從中藥中尋求抑菌效果好的中藥為臨床控制感染提供新的治療手段。
1 材料與方法
1.1 菌株
MRSA由山東中醫藥大學微生物教研室提供
1.2 藥物與試劑
中藥黃芩(S.baicalensis Georgi)由山東省中醫院中藥房提供。萬古霉素藥敏試紙由杭州天和微生物試劑有限公司提供,營養瓊脂(批號:20120226,北京奧博星);MH肉湯(批號:20140611,北京奧博星)。
1.3 菌液的制備
在37℃下,用營養瓊脂培養基平板培養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24h,挑選典型菌落接種于肉湯中,37℃培養18h后,制成每mL105~106CFU懸濁液[2-3]。
1.4 培養基的制備
營養肉湯培養基和營養瓊脂培養基依據《中國藥典》二部(2012年版)附錄Ⅺ配制。
1.5 黃芩提取物的制備
黃芩水煎液,將黃芩細末50g,在250mL去離子水中混勻,靜待1h,用小火加熱至100℃,30min后,用布氏漏斗進行抽吸過濾,濾液繼續加水250mL,同法進行第二次收集。濃縮得到水煎液(濃度為1g/mL)。
黃芩水提液,將黃芩細末50g,于500mL去離子水中混勻,浸泡24h,在80℃下用索氏提取器回流提取2h,過濾;再加5倍量水同法操作,濃縮得到水提液(濃度為1g/mL)。黃芩醇提液,黃芩與乙醇以1∶10混勻,浸泡2h后,用索氏提取器在60℃下回流提取,過濾后,濾渣再加5倍乙醇重復操作,用旋轉蒸發儀減壓蒸發除去乙醇成浸膏,用0.01mol/L的PBS配制成含生藥1g/L溶液。
2 藥敏實驗
2.1 牛津杯法
取適量的MRSA,與生理鹽水制成0.5麥氏濃度的菌懸液,然后用菌液涂布3個M-H瓊脂平板表面,標記為A、B、C,并將每個平板平均分為三部分(Ⅰ,Ⅱ,Ⅲ),做好標記,靜置5min。在A平板上的Ⅰ部分放置萬古霉素紙,將無菌牛津杯放置于Ⅱ部分,用微量移液器吸取配置好的黃芩水煎液200μL放入牛津杯內,Ⅲ部分放置無菌對照紙片。B平板Ⅰ、Ⅲ部分放置同A平板,Ⅲ部分藥液換為黃芩水提取液。C平板Ⅰ、Ⅲ部分放置同A平板,Ⅲ部分藥液換為黃芩醇提取液。置于37℃恒溫箱24h,重復3次實驗,測量抑菌圈的直徑。
2.2 結果
黃芩提取物對MRSA的抑菌圈直徑分別是黃芩水提液(23.167±3.884)mm,黃芩水煎液(18.167±2.843)mm,黃芩醇提液(19.500±1.414)mm;敏感度分別為極敏感、高敏。
2.3 微量稀釋法
采用96孔板將配置藥液作二倍遞減濃度稀釋(即每一行1~8孔內藥物濃度依次為0.5g/mL、0.25g/mL、0.125g/mL、0.0625g/mL、0.0308g/mL、0.016g/mL、0.008g/mL、0.004g/mL),每孔分別加入菌液0.1mL、肉湯0.1mL,每種藥物重復三次實驗,陰性對照加肉湯0.2mL;陽性對照加入肉湯0.1mL、菌液0.1mL。置于37℃培養箱內24h,用酶標儀檢測OD值,計算藥物的最低抑菌濃度(MIC)。
2.4 結果
陽性對照無明顯細菌生長,陰性對照有細菌生長,可見明顯渾濁。黃芩提取物對MRSA的MICg/mL分別為黃芩水提液(0.016g/mL、0.016g/mL、0.008g/mL);黃芩醇提液(0.0625g/mL、0.0308g/mL、0.0625g/mL);黃芩水煎液(0.125g/mL、0.125g/mL、0.0625g/mL)
3 結語
黃芩為中藥,始載于《神農本草經》,性寒味苦,歸心、肺、膽、大腸經。化學成分主要有黃芩苷(aicalin C21H18O11)、漢黃芩甙(cuogono side C22H20O11)、漢黃芩素(wogonin C16H12O8)等。近年來,有研究其煎劑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多種革蘭陽性菌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等革蘭陰性菌生長均有抑制作用。但是,黃芩不同提取物對MRSA的抑菌效果的比較未見報道。所以筆者比較不同的黃芩提取物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的效果,我們采用牛津杯法、微量稀釋法對MRSA進行定量檢驗,通過比較黃芩水煎液,水提液和醇提液三者分別作用于MRSA所產生的作用效果進行的比較,從而得出結論。實驗結果表明黃芩水煎液,水提液和醇提液三者對MRSA都有不同程度發抑制作用。黃芩水提液的抑菌圈大小為(23.167±3.884)mm,為極敏感,醇提液和水煎液的抑菌圈大小分別為(19.500±1.414)mm,(18.167±2.843)mm,為高敏,黃芩水煎液、水提液和醇提液在體外對MRSA都有明顯的抑菌作用,且黃芩水提液的抑菌作用最明顯,醇提液次之,水煎液最差。在第二個實驗中黃芩水提液MIC分別為0.016g/mL、0.016g/mL、0.008g/mL;黃芩醇提液MIC分別為0.0625g/mL、0.0308g/mL、0.0625g/mL;黃芩水煎液MIC分別為0.125g/mL、0.125g/mL、0.0625g/mL。可以看出水提液抑菌效果最佳,優于醇提液,水煎液,這組實驗的結果與第一組一致,可以看出水提液確實有良好的抑菌效果。為臨床研究開發新藥提供了新思路,也為臨床用藥提供了依據。
參考文獻
[1] 聞平,俞曉麗,陳蕾,等.黃芩素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體外抗菌活性研究[J].抗感染藥學,2007,12(4):161.
[2] 仇微紅,張盼鋒,郭世寧.副豬嗜血桿菌的分離鑒定及中藥藥敏試驗[J].動物醫學進展,2009,30(2):53-55.
[3] 李俊超,趙迎虎,李偉奇,等.黃連提取物對耐藥金黃色葡萄球菌的體外抑菌試驗[J].中獸醫醫藥雜志,2009,28(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