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桉樹是世界上最高產的三大樹種之一,對于我國林業事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生態效益以及生態林主要內容,并對桉樹的生態建設進行全面闡述,最后闡述了桉樹生態林經營的相關策略,希望相關人員能夠加強對桉樹的重視,對桉樹進行合理經營,進而提高我國生態效益。
【關鍵詞】:桉樹;生態效益;生態林經營;策略
近年來,伴隨國內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開始越來越重視林業事業的發展,桉樹作為森林重要樹種具有較大優勢,不僅生長速度較快,而且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不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使得林業部門加大了對桉樹的種植,大大增加了桉樹的種植面積,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林業的發展[1]。因此,林業人員要認識到桉樹的重要性,充分發揮桉樹的作用,促進我國的可持續發展。
1生態林與生態效益概述
1.1生態林
生態林主要指以植樹造林為主要目標的同時兼顧其經濟效益,以桉樹為例,桉樹對于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起著重要作用,工作人員對桉樹進行有效處理,把其轉化成油料、木材纖維等能夠獲得一定利益的加工品,生態林既體現出生態效益,還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經濟效益[2]。
1.2社會效益
森林效益主要包括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等,桉樹的社會效益主要指一些藝術創作者利用桉樹來繪畫、教育者通過桉樹對學生進行教育等,各個領域的專家通過桉樹自身價值向社會上更多的人進行傳遞,增強人們對桉樹的了解,從而提高桉樹的社會價值。桉樹的生態效益主要指桉樹作為森林眾多樹木的一種,能夠對環境進行有效保護,提高我國物種的多樣性,從而使我國森林資源更加豐富[3]。桉樹生態效益關系著我國林業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在新形勢下,習近平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因此,我國在加強經濟建設的同時,要注重生態建設,只有經濟與生態協同發展,才能使我國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從而為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1.3經濟效益
桉樹的經濟效益主要指由桉樹自身而創造的價值,人們可以用桉樹作為藥材,也可以用桉樹作為油料,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過桉樹自身特性來制成某一商品,從中獲得相應的利益,這也就是桉樹的經濟效益[4]。
1.4生態效益
桉樹在森林中具有的生態效益,一方面能夠對氣候進行有效調節,最大限度內降低自然災害的產生,另一方面能夠對水土進行有效保持,避免當地出現水土流失現象,從而為生物棲息做出充分的準備。
2桉樹生態林建設分析
2.1桉樹能夠對資源進行充分利用
大多數桉樹都起源于澳大利亞,桉樹從出生開始就進行光合作用,使得桉樹水分較為充足、養料較為肥厚,與其他樹種相比,桉樹具有較高的光合作用能力,具有光合作用機制,這也是桉樹生長速度較快的一個重要原因[5]。
桉樹的樹冠蒸騰量相對較低,使得人們能夠對桉樹的水分進行充分利用,具有水分調節機制,尤其在干旱地區種植桉樹,一方面桉樹能夠對氣孔進行有效閉合,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能夠使桉樹自身具有充足的水分,使得桉樹能維持一定的生命機能,對水分進行合理調節,確保桉樹健康生長。同時,在水分較為充裕的地區,桉樹生長速度較快,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有桉樹能夠對周圍的水分進行有效吸收,使自身有著充足的水分,這樣能夠大大提高桉樹的生長速度。因此,在種植桉樹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充分考慮當地環境,根據桉樹耐旱性、抵抗病蟲害性等進行合理選擇,從而使一些地區的植被得以恢復,促進我國林業的發展。
2.2具有保持生物多樣性能力
由于各個地區水分環境不同,使得桉樹生長速度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異,這就決定了桉樹遺傳性能的差異,從目前情況來看,已經有上百種桉樹有著豐富的遺傳基因,正是由于桉樹的遺傳性質使得森林種類越來越多,提高了樹種的多樣性。桉樹并非本土樹種,是從其他國家引進而來,桉樹作為外來樹種,生態系統較為完善,這也是我國大量種植桉樹的主要原因,相比其他外來樹種,桉樹所要考慮的因素較少,這也是桉樹自身特性決定的,我國引入一些其他的外來樹種,不僅要考慮地域、環境等因素,還要對樹種進行后期維護,定期對樹種進行管理,花費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桉樹能夠避免這一問題的發生,桉樹具有較高的生命力,不需要工作人員進行細心呵護,只需做好前期種植工作,就具有很高的存活率,能夠避免因桉樹死亡給林業部門帶來的較大損失。此外,桉樹作為商品林,其生長速度較快,因此,能夠對其進行大規模種植,在種植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運用全墾的方法進行造林,這樣所花費的時間較短,并且對于桉樹的利用率較高,能夠提高桉樹經濟效益。
2.3園林景觀價值
桉樹樹冠相對較小、葉片密度相對不大,因此,桉樹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觀賞價值,很多園林中都種植桉樹,一方面能夠提高人們對桉樹的觀賞性,使桉樹具有較強的藝術價值,另一方面能夠綠化樹木,美化城市環境,改善城市空氣質量。并且桉樹易于管理,養護成本較低,不需要工作人員花費較多的精力進行后期養護,這樣不但能夠減少工作人員的任務量,還能提高工作效率,進而減少養護成本。此外,桉樹對于土壤的要求相對較低,繁殖能力較強,能夠自覺抵抗病蟲的侵害,這樣不僅能夠大大提高桉樹的存活率,還能為人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生態環境。由此可以看出,桉樹生態林具有廣闊的前景,這需要工作人員加強對桉樹的重視,使其在森林、園林中得到廣泛種植。
3桉樹生態林經營分析
3.1桉樹作為生態林發展的優勢
與其他針葉林相比,桉樹具有顯著優勢,首先,生長速度較快。桉樹能夠在較短時間內形成覆蓋區域,這樣不但能夠使得森林資源越來越豐富,還能提高生態物種的多樣性,因此,在對生態林進行經營時,工作人員可以把桉樹作為重要樹種進行培養,在獲得生態效益的同時能夠提高林業部門的經濟效益。其次,適應性較強。桉樹對于生長環境沒有較高要求,無論在干旱、土壤貧瘠等地區都能存活下來,這樣不但能夠避免工作人員花費較多的時間進行維護管理,還能避免桉樹發生病蟲害,進而提高桉樹生態效益。
3.2桉樹生態林的類型
桉樹生態林可以分為幾種,其一,桉樹水源涵養林。森林資源主要是對水土進行有效保護,避免水土出現流失現象,提高對自然災害的抵御能力,但有的人認為桉樹人工林營林過程中需要較大的水分作為支撐,長此以往,會使得地下水位逐漸降低,導致我國水資源越來越緊缺。但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人們過分追求桉樹經濟效益,沒有對桉樹進行合理種植,這樣不但會降低桉樹的生長速度,還無法對我國生態環境進行有效保護。因此,在種植桉樹時,工作人員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使桉樹起到維護水資源平衡的作用,進而凸顯出桉樹的生態效益。其二,沿海桉樹防護林帶。由于沿海地區長期受到海風的侵襲,使得沿海地區的土壤較為貧瘠,土壤中含有較高的鹽分,給自然環境帶來較大影響。在沿海地區種植桉樹能夠對氣候進行有效調節,降低沿海地區的風速,使得沿海地區的生物種類逐漸增多,這樣不但能夠促進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還能改善沿海地區生態環境。
3.3桉樹生態林經營的措施
桉樹生態林在經營建設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對桉樹進行合理經營,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桉樹的作用,從而實現經濟、生態共贏的局面。首先,工作人員要科學耕作,確保土壤有充足的活性,這樣不但能夠對水土進行有效保持,還能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其次,在人工撫育過程中,工作人員要加強對土壤肥力的重視,做好后期維護工作,一方面能夠提高桉樹的生長速度,另一方面能夠提高桉樹的存活率。在種植過程中,工作人員要選擇合適的區域,避免大面積種植桉樹,給環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破壞。此外,工作人員可以營造混交林的格局,這樣不但能夠使森林資源種類多樣,還能提高其他樹種的生命力,減少火災的產生,從而為桉樹生長創造良好的環境。
結語
桉樹對于提高我國生態效益起著重要作用,因此,工作人員要加強對桉樹的重視,加大對桉樹生態林經營力度,合理利用桉樹資源,在提高桉樹觀賞價值的同時使得桉樹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李德順.桉樹的生態效益及其生態林經營探討[J].綠色科技,2016(13):59-60.
[2]蘇勇.桉樹的生態效益及其生態林經營探討[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28):142+145.
[3]王中.基于桉樹的生態效益及其生態林經營[J].科技資訊,2017,15(09):135+137.
[4]楊民勝,吳志華,陳少雄.桉樹的生態效益及其生態林經營[J].桉樹科技,2006(01):32-39.
[5]蔣興成.桉樹的生態效益及其生態林經營[J].吉林農業,2013(06):58-59.
作者簡介:莫恒(1983.05-),男,漢族,廣西岑溪人,大學本科,主要從事林業生產經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