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翠穎
摘 要:正文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水產養殖的規模得到了很大的擴展,同時水產養殖的技術也達到了很高的水平,從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養殖的效率。但是當前的規模化水產養殖中仍存在很多問題需要解決。本文主要從規模化養殖的現狀,影響水產養殖的影響因素以及改善水產養殖的相應措施三個方面進行了較為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規模化;水產養殖;技術效率;影響因素
1.前言
水產養殖是水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水產養殖的高速發展促進了水產經濟的發展和進步。規模化水產養殖使經濟集中化,使水產養殖得到了更好的發展,但是當前水產養殖的現狀不容樂觀,存在水污染,藥物污染,飼料污染等問題,水質的控制和疫情的控制給水產養殖帶來了巨大的養殖難度,因此,養殖戶要針對這些問題采取相應的對策。
2.當前規模化水產養殖的現狀
近幾十年來,中國水產養殖業以粗放式增長方式為主,造成了日益嚴重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環境污染等問題,降低了水產養殖業的質量和效益。
2.1水產養殖業的養殖模式單一
大部分水產養殖戶受傳統水產養殖思想觀念的影響,養殖水產品的種類、方法比較單一,使空間、水等資源的極度不合理,造成部分資源的浪費。傳統的水產養殖采用圍養養殖的方式,而且在水池里養的水產品單一,沒有根據魚類生存的垂直空間層次的特點來合理利用水池空間資源,這種養殖方式不僅造成了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的浪費,還降低了水產養殖的質量和效益,甚至還會因此形成擴大養殖面積與環境破壞之間的惡性循環。
2.2魚藥和飼料的污染嚴重
我國現階段的水產養殖大部分采用圍網養殖的方法。在養殖過程中,水產養殖戶為了提高自己單位面積內的魚類的產量,往往都會在水里投入大量的漁藥,來減少疾病的發生。但是由于市場中藥物的種類雜而多,相關部門的管制也不夠嚴格以及水產養殖戶環境保護意識差的原因,水產養殖戶盲目地選擇漁藥,甚至會選擇一些毒性較強的藥物。例如,漂白粉、敵敵畏等。這些藥物施放后,很難被環境分解,殘留在水池里,不僅會造成水體的污染,長此積累還會影響到人類的身體健康。另外飼料的不合理使用也會造成環境的污染。飼料有顆粒狀和餅狀,這兩者的穩定性較差,遇水則溶,可能會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這些飼料中都含有一定程度的添加劑,防腐劑等,長時間的使用飼料,極易使水體中的磷、鈣的含量增多,造成水質富營養化,造成水體的污染,進而降低水產養殖的質量和效率。
3.影響規模化水產養殖的因素
規模化水產養殖是國家發布以保護資源和減量增收為重點的漁業結構調整政策之后,又一種水產養殖的方式。這種方式優化了漁業產業結構,提高水產養殖業的質量和效益。但是在實際的實踐中,水質、疾病等因素影響著規模化水產養殖技術的推廣。
3.1水質情況影響規模化水產養殖
水中的溶氧量、水體的溫度、水體中的有機物含量等因素影響到規模化水產養殖工作的是否順利進行。水體中的含氧量主要由浮游植物所控制,水中的浮游植物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水中的氨,制造氧氣,有效地降低水體中氨的含量,維持水中的氧氣含量,也能改善水質;而且魚、蝦等水產動物還會以浮游植物為食,這一定程度上節省了飼料,減少飼料對水體的污染。水的溫度會影響魚、蝦等水產生物的生長,每一個生物都有其特定的生長環境溫度,如果水體溫度降低或者升高,會影響水生生物的生長甚至死亡。
3.2飼料的投放量影響規模化水產養殖
在水產養殖過程中,水產品能夠快速成長主要依賴于充足的飼料。充足飼料的投放雖然會增加魚類、蝦類的重量,但是同樣會增加水中有機物的含量,就會形成化學反應。這些不利的因素會不利于水中生物的生長,甚至還會造成魚、蝦的死亡,然后這些水體生物死亡又會加速化學反應。長此以往,惡性循環就會壓迫水產品的生存空間,使水產品的產量大大降低。所以在水產養殖過程中,飼料的合理投放是保證水產養殖的質量與效益的關鍵因素。水產養殖戶要合理的選擇飼料投放量,降低飼料對水產品的不良影響,減少水體的污染,才能提供更多水產養殖的空間。
3.3水中的疾病影響規模化水產養殖
在水產養殖的過程中,影響水產品生長的因素中,疾病的影響力是十分大的。水體中富含多種細菌、寄生蟲及病毒等疾病,如果水產養殖戶不合理的控制漁藥、飼料的投放,特別容易使水體中的有機物含量增加,進而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體富營養化的情況下特別有利于細菌、病毒的擴散,而且及不讓人發現,,對于水產養殖造成災難性的破壞。
4.規模化水產養殖問題的對策
4.1國家層面的政策扶持
國家應該加大對水產養殖園區生產要素的投入,例如,養殖面積、勞動力數量和資金投入等生產要素的投入,有助于水產養殖總產值的增加,規模化生產同樣有助于水產養殖中技術效率的提高;國家應該提高水產養殖業的標準化水平,提高水產養殖業的標準化水平有利于提高經濟效益、生態效益以及社會效益的提高;國家在推動園區發展的同時還要特別重視品牌的建設,水產養殖園應該關注水產品的垂直差異,通過差異化的品牌建設來實現產品的增值。
4.2改變傳統水產養殖的技術
在規模化水產養殖中,水產養殖中要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通過水車、葉輪以及管道充氣等方式來擴大水和空氣的接觸面,提高水體中的含氧量。水產養殖中還要改善水質,防治病害。適當增加浮游生物的數量,在養殖過程中應推廣使用含氮量低的飼料,科學投喂飼料,降低殘餌對養殖水體污染的程度,堅持定點、定時、定質、定量的“四定”原則,同時根據不同季節,天氣變化,水質和魚類的生長情況等適時調整日投餌量,提高餌料利用率、減少浪費,預防殘餌對水質的污染。水產養殖中,可以合理使用活性生物制劑,能夠有效降低水產養殖中爆發疾病的風險,提高規模化養殖中的質量和效益。
5.總結
水產養殖的發展直接影響著水產業的發展,要想提高水產業的總體發展水平,必須要加強對于水產養殖技術的研究,加快規模化水產養殖的發展步伐。加快水產養殖的發展步伐,要求水產養殖人員能夠及時發現養殖中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同時還要嚴格控制水質,增加水的溶氧量,規范養殖環境。
參考文獻:
[1]黃世貴,安忠榮,吉祥等.規模化水產養殖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技服務,2017,34(17):93.
[2]田龍翔.規模化水產養殖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7,37(8):148.
[3]鄭思寧,劉強,鄭逸芳等.規模化水產養殖技術效率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農業工程學報,2016,32(20):229-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