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
[摘 要] 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時期高中信息技術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高中信息技術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入探討和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闡述了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 高中信息技術;創新能力;培養;策略
創新精神是推動時代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都離不開創新精神的支撐。而在高中階段開設信息技術課程,不僅是要向學生普及計算機理論知識,提升高中生的信息技術素養,更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的獨立創新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那么,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該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
一、教師要更新教育理念,重視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科技飛速發展,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一定要充分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才能培養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教師首先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法,改變傳統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積極營造民主寬松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參與信息技術教學活動的興趣,充分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問,敢于嘗試,讓學生積極探索,在動腦動手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創新能力。
例如:在指導學生設計“崗位申請表封面”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來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運用Word、Powerpoint、Excel等軟件,來進行設計,由于不同學生的情況也不同,可以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疑問、主動嘗試,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此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這樣非常有利于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充分參與探究學習活動
傳統教育觀念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教師往往比較注重計算機理論知識的講解,而對實際的計算機操作則不夠重視,而學生在課堂上只能被動地聽教師講解,接受單調枯燥的理論知識灌輸,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對信息技術學習失去興趣,非常不利于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的提高。因此,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走近學生,深入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計算機水平、興趣愛好、學習習慣、學習能力等,并結合高中生的心理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探究,讓學生在上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探究各項知識,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例如:在指導學生學習Photoshop軟件時,傳統的教學方法是教師給學生逐個講解軟件的各項功能,并要求學生記憶,但是這樣的教學方法,會讓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無法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學習興趣。教學Photoshop軟件時,教師可以這樣做:首先向學生展示兩張圖片,一張是原圖,另外一張圖片是經過美化處理的,然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兩張圖片,找出不同之處,接著教師告訴學生運用Photoshop軟件的哪些功能可以實現圖片中的美化效果。接下來,教師要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該如何對原圖進行美化,并讓學生動手去實踐。最后,教師對學生做出來的美化圖片進行點評,找出優點和不足之處,并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探究學習活動中去,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
三、積極開展第二課堂,增加學生實踐活動機會
開展課外學習活動,有利于鞏固學生在課內學習過的信息技術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有利于拓寬學生的視野,促進學生創新思維的形成和創新能力的提高。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組織網頁設計比賽、創意動畫大賽、漢字錄入比賽、軟件比賽等,鼓勵學生自由發揮,讓學生有更多的實踐機會,體驗到參與計算機學習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總之,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性,更新教育理念,優化教學方法,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鼓勵學生積極探究,同時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形成。
參考文獻:
[1]高秋華,盧麗欣.信息技術教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9):199.
[2]張葵.淺析信息技術教學中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10):148.
(作者單位:江蘇鎮江市丹徒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