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雅
【摘要】作為為中國音樂教育做出卓越貢獻的資深學者,曹理 的音樂教育教學研究經歷與實踐歷程都與中國音樂教育學學科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本文基于學術史的視角,試圖從音樂教育研究與課程建設的探索、教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創新、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與實踐、對教師隊伍素質的建設研究四個方面,對其音樂教育學學科理論觀點與研究成果展開梳理與闡釋。
【關鍵詞】曹理 音樂教育學 學術史 研究貢獻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230-02
我國音樂教育學科自上個世紀發展以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處于探索與積累的過程。在初期,音樂教育學科就是以音樂教學法或者教材法的形式出現,并未形成系統而科學的學科研究。曹理老師與其他多位學者老師正是在這樣的學術困難下一步一步的摸索,借鑒國外優秀文化,考察本國教育實際情況,積極開展研究與實踐,構建出我國音樂教育學科研究的基礎框架。
一、 音樂教育研究與課程建設的探索
曹理老師自上個世紀50年代工作以來,一直奮斗在教育建設的前線,身體力行的推進我國音樂教育學科建設的發展。在建設初期,她先后發表了多篇與音樂教育相關的學術論文:《在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自學能力問題的探討》(《高教研究》1984年第1期)、《從高考試卷中看中小學音樂教育問題》(《人民音樂》,1985年第1期)等。曹理老師在文中指出當時學校音樂教育階段性的相關問題,如中小學音樂課程長期處于被忽視的境地,師資力量有所欠缺,音樂課教研活動開展較少等,并指出社會與學校應加強對音樂課程的重視與管理,健全對中小音樂教師的培訓以提升師資水平。 這不僅是曹理老師早期總結實踐經驗,也是對當代音樂教育進行研究的實證性成果。
1988年,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學科教學,國家教委成立了藝術教育“七五”重點項目“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研究”課題組,作為我國最早從事音樂教研工作的人員之一的曹理老師,挑起了建設學校音樂教育學基本理論與框架的重擔,擔任了課題組組長。同年,她發表了《音樂教育學體系和結構的設想》(《高教研究》1988年第4期)。在文中,曹理老師對音樂教育學的體系與結構做出了基本設想,并將其劃分為9個基本結構:音樂教育概論、音樂比較教育論、音樂教學論、音樂教育心理論等。同時指出音樂教育學學科綜合性、整體性、針對性的基本性質、教育心理化的學科發展趨勢、音樂教育學對象性與基本方法。 文中清晰的體系與結構劃分與1993年出版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的基本結構大體一致,為1989年開展的課題研究指明了基本方向。
1990年,由曹理老師主編的《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 1990)的問世,為音樂教育學科體系的構建奠定了基礎。1993年,由《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的出版,建立了我國科學的音樂教育學科的框架與理論體系。書中論述了音樂教學的性質與基本任務和研究方法,并引入了國外具有代表性的教育體系和理論方法,如達爾克羅茲教學法等;同時科學的提出音樂教育課程的框架和教學方法,以不同的教育模式對不同的受教群體進行分類論述,如幼兒教育、特殊兒童教育、普通學校教育、社會與音樂教育。 作為我國第一本全面系統研究音樂教育的學科書籍,其不僅涵蓋了音樂學與教育學的基本理論與性質、同時也涉及了心理學、歷史人文等學科,一改之前僅以音樂教學法或教材法為主的音樂教育學研究狀況,并以全新的角度多方位的啟發著每一位音樂教育者,在實踐方面、理論方面對音樂教育進行多方位探索。
二、教學理論與研究方法的創新
曹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以理論學習指導實踐,同時以教學實踐為藍本探索與挖掘音樂課堂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與改進空間,并吸收國內外的知識理論與研究方法,在教學理論與研究方法方面實現了巨大的突破與創新。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她先后參與編寫了中小學音樂教材、高中音樂欣賞教材,后又主編了《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修訂版)》(2011)的中學部分音樂教材。這些教材充分展現了曹理老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以自身豐富的教學工作經驗與對學生心理的研究與把握,為學校音樂教育的課堂提供了科學高效且充滿學生樂趣的音樂教材。
曹理老師于2000年出版的《音樂學科教育學》一書,書中多以基礎的課堂教學課例為依據,借鑒參考了國外研究經驗與學科發展趨勢并以理論聯系國內的具體實際,如美國學者布盧姆的音樂教學目標的理論等,書中多論述了她在實際教學中升華教學經驗的教學方法,形成了具有我國特色的、適合我國音樂教育現狀的結構體系。而在教案方面,曹理老師所發表的《中小學常用音樂教學模式剖析》(2000),《音樂教學設計中教學目標與選擇教學策略的探析》(2002),均論述了她在教學設計、教學目標與教學策略方面的獨到見解,如優化音樂教學方法的七個步驟、常用音樂教學方法的分析與比較等,為廣大音樂教師的課堂規劃提供了良好的方法論與思路。
曹理老師致力于拓展音樂教育學科的研究方法。她認為音樂教育學研究要倡導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在明確目標和確定內容后,還需積極推廣與廣泛吸收國內外、各學科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如哲學研究法、歷史學研究法、調查研究法等,并指出音樂教育研究應根據對象的不同而采用相適用的方法。 這些研究方法均在她的教學工作與研究中得以體現,如《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中所介紹的大量研究方法與國外頗具成效的教學方法,基于實驗數據的分析研究編寫的《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等。
三、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與實踐
曹理老師是我國當代較早關注音樂教育心理學的學者之一,在《全面關心孩子,提高教育質量》一文中,她以自身的實際案例為基礎,論述了自己在觀察兒童課上課后的表現情況和老師互動中不同的行為舉止后,以調整自己的授課方式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這正是曹理老師音樂教育心理學研究的萌芽。
曹理老師于2000年出版的《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是一本以大量實際調查成果為基礎的著作,有極高的實踐意義。全書由四個部分組成,分別從音樂基礎心理、師生心理、學習心理、教學心理進行闡述。為取得相關的第一手資料以適合中國學校音樂教育的真實現狀與需要,曹理師生在北京的多所中小學進行了音樂學習心理方面的調查問卷與能力測試。其調查問卷與能力測試,從結構設計、發放到回收、總結分析數據等試驗程序,雖然工作量極其繁重,但也幫助了曹理師生全面深入的了解我國音樂教育現狀,同時也為《音樂學習與教學心理》一書提供了堅實有力的實驗數據支撐。曹理老師在書中提出的以師生交互行為為研究對象、實證性研究在實驗研究中的利與弊與關于音樂學習心理的諸多因素等研究理論,都為形成我國音樂教育心理學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四、對教師隊伍素質的建設研究
曹理老師不僅致力于學校音樂教育中的學生教學工作,同樣也以豐富的個人教學經驗研究并直接參與教師的隊伍建設。她認為:“基礎音樂教育教學工作,是高師從事音樂學科教育教學工作學習與理論研究者的根。” 在《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中,曹理老師指出了音樂教師應具備的知識與能力結構與心理品質,認為音樂教師的培訓不僅應注重教師教學方面的基本素質,更重要的是與時代接軌,要與課堂實際接軌,培養出與時俱進高層次的音樂教育人才。
在教學課堂設計與教案方面,曹理老師也為音樂教師提供了指導意見。她認為音樂教學案例具有引導定向作用、典型示范作用、分析評價作用、資源共享作用,是教育教學實踐中積累反思的素材,不僅對在職的教師有直接的借鑒作用,同時對未來的音樂教師也是難得的經驗體會。 《新課程音樂教學案例選評》由曹理老師主編,匯集了有代表性的音樂欣賞教學案例,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的曹理老師以綜合其他學科的角度對其教學設計思想及具體教學過程進行評析。《音樂教學課程點評摘選》一文更是精選了曹理老師對不同類型的教學模式進行點評的案例,如幼兒的音樂舞蹈課《紅綢舞》、中學的音樂欣賞課《二泉印月》等。這些案例也是我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不僅為音樂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了交流的機會,同時也科學的指導了音樂教師的教學工作。曹理老師主編的《與名師同行》系列叢書以介紹一線教師的教學成果與成長經歷為主,為音樂教師提供了經驗之道與榜樣的力量。
同時,退休后的曹理老師在“園丁工程”國家級音樂骨干教師培訓班擔任主講教師一職,指導了一大批一線工作的優秀老師,為國家的音樂教育建設培養了大批的優秀人才。
五、結語
曹理老師的論文與專著等一系列學術成果頗豐,每一個研究成果都凝結著她理論研究與實踐經驗的心血,為中國廣大音樂教師的教育工作提供著直接的教學經驗,為中國音樂教育學學者的研究提供著珍貴的啟發,為未來中國音樂教育學的發展打下了扎實的研究基礎。雖已是頤養天年的高齡,但她仍全心全意的為我國當代音樂教育奉獻著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無悔奉獻構筑起了音樂教育理論研究基礎發展。無論是在怎樣的工作崗位,無論是在怎樣的年華歲月,曹理老師都以最忠誠的姿態譜寫著天職之歌。
參考文獻:
[1]曹理.曹理老師音樂教育文集[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9.
[2]曹理.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曹理.音樂學科教育學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中國音樂,1993(2):40-42.
[4]曹理.普通音樂教育學概論[M].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1990.
[5]吉人.漫漫人生路,求索無止境——訪著名音樂教育家曹理教授[J].中國音樂教育,2001(1):38-41.
作者簡介:
曹理,(1936——),女,河北武清人,首都師范大學音樂系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音協音樂教育委員會委員、中國音協音樂學科教育 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市音樂教育學會副會長。先后參加國家教育科學及國家教委“七五”、“八五”、“九五”重點科研項目,為中學音樂能力研究、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研究、外國音樂教育研究等專題組負責人。出版《音樂學習與教育心理》、《音樂學科教學法》等二十余部著作,發表論文四十余篇,多次參與編寫中小學音樂教材。由其主編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學》獲1995年國家教委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主編。享受1996年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