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巖榮
摘 要:隨著大數據時代的到來,高校財務管理也需要跟緊社會步伐,其工作內容不斷延伸,傳統財務管理弊端初現,傳統高校財務管理中存在財務管理理念與大數據環境不相匹配,高校財務管理也是高校領導人員更加關注的一點。高校領導必須不斷的更新理念,積極搭建新的高校財務管理大數據管理體系,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本文則根據財務管理現狀、指標構建及大數據下改善高校財務大數據管理體系對策建議進行深入探討研究。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 體系研究 大數據 指標體系
一、引言
財務管理是以資金運動為對象,利用資金成本、資金收入等價值形式組織經濟主體價值形成、實現和分配,并處理在這種價值運動中的經濟關系的綜合性管理。高校財務管理具有財務管理的共性,具體而言,是指高校范圍內有關資金的組織、籌集、調撥、融通、使用、結算、分配以及資金使用效益管理工作的總稱。高校財務管理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工作逐漸從單一會計核算向全面財務大數據管理轉變,其工作的不斷改革與創新能夠更好地服務于高校教學、科研與建設工作,以至于解決高校財務管理的實際問題,與時俱進,更新財務管理體系。
二、高校財務管理現狀分析
1.高校財務管理制度缺陷。計在我國劃經濟體制下,高校是政府主管部門的附屬機構,不具有獨立的法人地位,在財務管理體制上實行的是高度集中的統收統支的體制。其部分學校沒有健全的財務管理制度,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被動建立財務管理體系,導致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高校財務措施管理的功能。
2.高校財務管理預算管理缺陷。第一,預算期間較短,高校財務管理預期基本上不考慮學校的長期發展目標,使不少高校的預算程度維持在戰略發展上,無法體現學校整體財務狀況,影響學校對資金的綜合利用。第二,預算編制和執行有脫節現象,預算執行缺乏與之對應的考核與獎懲措施,預算執行主要流于形式。第三,預算執行沒有監督保障,各部門的各項預算經費需要確切完整的數據分析,才能夠保證資金的正確使用,保證預算編制的有效性。
3.人員素質良莠不齊。部分高校在強調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同時,忽略了財務管理在高校發展中的作用,將一些不具備財務管理知識的人應用在高校財務管理的領導職位,專業財務人員卻只作為高校會計人員、出納員,整個團隊由不專業人領導構建。同時,高校財務人員知識系統老化,結構不合理,不能基于大數據背景下針對個高校財務管理方面進行統一整合。
三、高校財務管理大數據指標體系構建
隨著中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國家對建設財務信息化要求越來越高,高校財務管理工作地位也逐漸增高,數據信息的利用及處理已經成為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環節。建立高校財務管理大數據指標體系成為掌控高校財務能力的一個關鍵部分。
高校財務大數據分析指標體系設計原則:
1.科學性原則。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時應結合高校自身特點,考慮高校內在需求,按照各高校獨有的運行規律和運行特點,注意選取指標科學性與合理性。
2.重要性原則。旨在強調高校選擇財務分析指標時有選擇地進行材料的選取,不允許將全部指標列出,應按照基本需求在全部指標中選取幾種代表性的指標。
3.可比性原則。是指建立分析指標體系時,要保證高校在運用時所得到財務分析結果與其他高校有可比性,包括選取的指標自身的可比性以及指標體系整體在高校橫向比較具有可比性。其主要目的就是使高校能夠對自身財務情況進行系統、全面、合理的評價,指標具有可比性和通用性是保證學校同業間橫向比較以及學校自身歷史數據間縱向比較能夠進行的必要條件。
4.可行性原則。在建立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時,可能存在某些數據指標難以衡量標準,因此在選取時應保證使用的數據都能從相關數據資料中獲得,進而從高校財務活動的實際情況出發,注重現實的可行性與實用性。
以高校為主體,通過對高校各項財務會計信息的有序排列,以達到真實反映學校財務狀況的目的,以便于各高校發現自身問題,改進相應的工作,可以將抽象的研究對象按照其本質屬性和特征分解成為具有行為化、可操作化的結構,便于掌控和監督,同時利于高校財務更好的分配與發展。高校財務分析指標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高校財務大數據管理評價指標
四、高校財務大數據管理體系對策及建議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財務管理的創新也應該是技術進步和應用創新的結合。面對大數據時代給高校財務管理環境帶來的多方面機遇與挑戰的影響,高校必須有所行動,積極制定出有利于發揮大數據技術優勢的戰略措施,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條建議。
1.建立規范的財務制度和健全信息技術安全制度。在大數據環境下,高校財務管理部分必須建立嚴格的經費支出審計制度、大額支出集體審計制度,同時建立內部審計制度以及嚴格的問責制度,內外兼具。各高校應對內部各部門的信息管理系統進行審查及統一,定期進行數據整理。在建立財務制度的同時也要健全信息技術安全,保護高校信息不被泄露,提高學校每個人的安全意識,完善數據加密技術,用以阻止他人非法截取數據及非法竊聽。
2.加強學生及老師提供信息真實性意識。高校應該通過宣傳及開展研討會、班會的形式來呼吁全校師生共同加強信息管理意識,提供真實有效的信息,并且能針對信息獲取的準確性進行有利提升。當代高校的財務管理部門不能依照老套路,而是學會在大數據背景下走出新路,增強信息意識,提高財務管理執行力。
3.完善查詢系統。為了使財務數據快速整合分析,確保不同部門之間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連續性,高校應該借助大數據完善以往的查詢系統,構建多層次的財務查詢系統,主要在網絡環境下提供財務信息的遠程查詢服務,利用財務管理信息平臺通過大數據技術建立數據關聯,從而達成目的。
五、結論
當代社會,大數據正在改變生活方式和生活環境,依舊會有更多的改變悄然開始。大數據已然向高校財務管理大踏步出發,高校財務管理部門必須向更高層的信息化努力提升,優化高校財務管理模式,完善高校財務管理的指標體系,注重其科學性、可行性、可比性、重要性原則。注重高校人才培養,提高財務人員大數據使用能力,重視數據安全。在不斷解決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圍繞大數據進行統一規劃,提高財務管理水平,為廣大師生提供更好的財務服務,為各高校財務管理帶來更多的便利與安全。
參考文獻:
[1]馮麗.高校財務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財務與管理,2008,50.
[2]雷紅.高校財務管理的現狀及改進[J].會計實務.2005,11:62.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高校財務研究專項課題。課題名稱:基于大數據環境下的高校財務管理創新研究。課題編號:GC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