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雪
摘 要:在英語教學中,肢體語言能更好的活躍課堂氣氛,能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高效的學習,讓枯燥乏味的英語課堂變得豐富多彩,所以正確運用肢體語言對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肢體語言;英語課堂教學;應用
一、引言
英語課是一門綜合型性很強的實踐課,在初中階段學生們的詞匯量有限,要想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老師要盡量的簡化語言,用肢體語言來協助教學。在這篇文章中,筆者主要從肢體語言在聽、說、讀、寫中的運用來闡述,在四十五分鐘的課堂上提高效率,提高的教學效果。
二、肢體語言的界定
(一)肢體語言的定義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方式,為了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作用,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參與英語學習,肢體語言無疑是教師運用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那么,肢體語言是什么?
肢體語言是指通過身體各部分能為人所見的活動來進行表達和交流,也可稱之為體態語(Body Language)或無聲語言。它主要包括手勢、眼神、動作及姿態等,是有聲語言的重要輔助手段和補充。
(二)肢體語言的載體
手勢具有豐富的表達力。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準確適度地運用手勢,不但可以傳遞感情與思想,還可以增加說服力和感染力,進而促使學生理解并掌握知識。
面部表情也是是人類的一種“世界語言”。上課時,老師的面容要豐富、溫和、親切、自然。當講到有趣的部分時,應該表現的很興奮;當說了一些悲傷的話時,其面容也應該隨之很悲傷,這樣課堂會更加生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眼神是最先建立關系的工具。在課堂上,眼神交流的表達能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鼓勵,使學生更加認真地學習。所以,教師應盡量與全班同學保持目光接觸,而不僅僅是接觸前排或一兩個學生。同樣,當老師發現有學生在做一些與課堂無關的事情時,也可以給學生一些適當的眼神暗示。
三、肢體語言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優勢
(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樂知者,樂之者不如好之者”。因此,教師應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每節課前,老師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設計肢體語言:要求學生跟隨老師的肢體語言,做熱身活動,逐步進入學習狀態。
(二)提高英語學習效果
體態語是所有教學語言中最具表現力的語言之一,尤其在英語教學中,通過正確的肢體語言,英語教師不僅可以避免使用漢語來解釋英語,而且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提高英語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英語教學中,如果教師的教學方法缺乏表現力,學生就會感到厭煩,若是使用諸如眼神交流、手勢、面部表情等肢體語言,教師可以節省時間。
(三)創建合適的學習環境
大多數學生喜歡活躍的英語學習氛圍,而不是枯燥乏味的氛圍。在生動活潑的課堂上,學生更愿意與老師合作。因此,肢體語言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而且為學生學習英語創造了一個環境。在教學過程中,充分利用肢體語言可以更合理地突出課堂教學的主題,使課堂教學更清晰易懂。
四、肢體語言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具體應用
中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四種技能,即聽、說、讀、寫的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把肢體語言巧妙地穿插進課堂,不僅能增加師生間的溝通,正確的理解詞義,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同時,還能活躍課堂氣氛,增強教學效果,有效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
(一)肢體語言有助于提高單詞記憶水平
學生利用表演來識記單詞。單詞可以是一個個音符、一首首歌謠,同時也可以賦予它一個個動作。鼓勵學生通過表演來演繹單詞也是學習單詞的有效途徑之一。學生在記憶單詞時,能夠充分運用自己的眼神、手勢、面部表情和身體動作等,更好地表達某個詞或某句話的情感。例如,在教授run、talk、sleep等動作類單詞時,可以加入一些動作,讓學生自由地施展和想象,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利用多種感官進行英語單詞的學習。
(二)肢體語言有助于提高口語能力
學好語音是學好英語的關鍵。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在日常教學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逐步滲透語音教學。在初中階段對話練習占主要篇章,在教學中可采用對讀的方式進行練習,師生間練習,學生大聲地讀還可以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語音和語調。
為避免語音教學的枯燥無味,教師可以運用手勢配合進行教學。例如:在教“old”這個單詞時,可以用手抓胡子,模仿老人走路,表示老的意思,這樣形象生動又易記。教師借助自己的手勢和表情,動作來豐富自己的語言,活躍了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張口說出來,能和別人用所學的知識進行簡單的交流,就達到了本節課的目的。
(三)肢體語言有助于提高寫作能力
寫作是四項基本技能最主要的一種技能,為了讓學生寫出好文章,不僅讓學生掌握大量的英語知識和詞匯,老師就會讓學生背一些好的課文,學生會感到枯燥,背了也會遺忘。為了激發學生對事物的理解,想象力。老師就要多組織一些必要的實踐活動,活動的形式要多種多樣,充滿樂趣的,激發想象力的。比如集體組句比賽,分成若干個小組,先規定好用什么句型,每人寫一個單詞,以此類推,看哪一組又快又準確。又例如,還可以用身邊熟悉、感興趣的東西寫一篇文章,比如寫關于自己的朋友,親人,旅游所見。學生們可以有感而發,以此慢慢增加難度,就可以提高寫作水平。
綜上所述,肢體語言的應用可使學生在動眼、動耳、動口、動手、動腳步以及動腦筋等活動中提高整體認知水平,以達到學好英語的目的。當然,肢體語言在初中英語課堂中的運用也不是越多越好。換言之,英語教師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和力度,力求做到自然、適當與得體,在與有聲語言有機結合的基礎上,讓初中英語課堂教學藝術化,逐步培養中學生對于學習英語的興趣。
參考文獻:
[1] 曹曉紅.肢體語言:讓初中英語課堂更精彩[J] 治學之法,2012 (3): 135.
[2] 劉偉.比說話更有效的溝通技巧[G]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3] 劉嫣.英語教學中的肢體語言運用[J] 2009 (41):19.
[4] 孫麗娟.肢體語言提高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之一[J] 2010 (14): 15
[5] 吳長榮.肢體語言在教學中的運用[J].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 (17): 34-35
[6] 王琳.用肢體語言帶動學生的思維—淺談體態語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 成功(教育版),2010 (6): 13.
[7] 姚敏.中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激發策略[J] 教書育人(教師新概念),2011 (5): 88.
[8] 張彩虹.淺談肢體語言在中學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6(7): 36
[9] 張慧君.論如何運用肢體語言優化英語教[J] 英語廣場,2013 (9): 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