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愛英
加持在佛教里是影響的意思,什么叫加持?加持就是加和持在一起,加就是注入,持就是保持。在佛教里認為被加持的人往往會發達。而能夠給別人加持的人往往都是得道的高僧,可惜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沒有那種摸一下頭就可以的神奇功力,我只能依據我的淺顯的修行來演繹我的加持班主任經。
一、師生關系加持經
古人言“親其師,信其道”,所以要做好加持,首當其沖的是主動和孩子親近,為此在一開始班級里的各項活動,不管是墻報、黑板報、運動會還是演講比賽、文藝匯演等等,我都親力親為,既作為其中的一員參與,又適時得給他們以指導,更跟他們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同時在各項活動中盡最大努力為更多的學生提供成長鍛煉的機會,讓孩子感受到我為他們成長所付出的真心,摸爬滾打的小伙伴不知不覺間認可了我,完成了我的師生加持經第一步。
師生加持經的第二步就是給學生傳遞力量,這種力量其實就是來之與內心的渴望被自己喜歡或敬佩的人的認同,所以我充分利用了這一點,平時對學生細心觀察,抓住每個學生的點滴適時進行表揚,并充分利用電腦顯示屏、墻報等各種方式進行表揚。而對于學生的錯誤我也會開動腦筋,盡量得希望自己給予他的是正能量。孩子正是在不斷地犯錯和改正過程中成長起來的,所以我只是誠懇地給她指出來,或者干脆讓他自己談談看法,這么大的孩子已經有了自己的明辨力了,這種不揪著他小辮子不放的做法反而更容易讓他接受,班級里的張耀駿因為迷戀網絡小說,成績出現了大幅度滑坡,家長也無可奈何,這對我的加持經無疑是一次考驗,第一次找他談話,我只跟他說了:“在我心目中,咱班第三名的位置是留給你的,加油呀,小子。”絲毫沒有說他成績下滑的事也沒有談他看小說的事。他面微赤離開,我知道我的加持第一步順利成功,接下來的幾次他開始和我主動談原因并請求我對他進行加強自控力的指導。每次談完話后,我都會對他說:“加油,小子,我一直在慢慢等著你長大,雖然我們曾走過不尋常路,但這必將讓我們的蛻變更加絢麗多姿。”
班長考試失利,難過的痛哭失聲,我認真得幫他分析了原因,更是在家長會后極力維護,我把孩子拉到我身邊跟她媽媽說:“要求你一件事,今天回家后,不準說俺學生,我保證她下次考試一定考好。”班長的媽媽笑了,人家老師都告狀,你是恨不得把你學生護你翅膀低下。我說:“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在這一時,失誤是為了找到不足,更好得前進,只要我們不停不停地努力,總會有登頂的那天。”這也是我常激勵班里同學說的一句話。在班里我經常會和同學一起回顧王金戰老師的那個案例,王金戰是一位曾創造過一個班出了37個清華生奇跡的資深教育人士,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把握準確,他的一位朋友的孩子在高考前的前三次模擬中,都發揮穩定,穩居第二,按理說高考應該不會差,但是王金戰卻勸他的朋友在給孩子報志愿的時候一定要低報,成績出來,孩子的成績果然比模擬時低了接近100分,大家都很敬佩得稱王金戰為考神,王金戰老師自己說,每次都考得好不一定是好事,學生的學習總有短板的,短板積的多了,就有可能在最后的一刻爆發出來。每次考完試,我都會把這個故事拿出來講一講,以此激勵學生能正確看待自己的成績。不準批俺學生,這句話我對越涵的媽媽說過,一凡的媽媽等等都說過,說過的結果是這些孩子不僅沒有因為我的縱容后退,而是激起了他們的學習的熱情。我想這種加持的神奇的力量就叫做信任,正所謂“女為悅己者死,男為知己者榮。”
二、師師關系加持經
班主任是芝麻大小的官,卻肩負著協調好各科學習均衡發展的重任,一方面我及時的向老師了解情況,另一方面根據了解的情況及時協助任課老師的工作,做好師師關系的加持,比如在初一的時候,針對學生英語默寫能力查的問題與謝老師協商開展了英語達人榜,對默寫優秀的同學張貼表揚,激發起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初二主要協助蔡老師在小組合作的基礎上開展了”數學能組“競賽,激發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同時也很好地提高了學科成績,均衡了學科的全面發展。
盡力爭取幫助每一位老師加持,比如我經常跟孩子們說;"今天于老師又在辦公室跟我表揚你們了,別看于老師上課嚴厲,暗地里還是很看好咱班的,所以咱可要加油,不能讓于老師失望呀,于是孩子們的學習盡頭一下足足的。再不就跟她們說“謝老師今天很傷心,說你們沒考過4班,你們說謝老師為什么傷心呀?我們又該怎么做呢?諸如此類種種,讓孩子感到所有學科的老師都是很喜歡他們的,以此協助學科老師實現加持的魔變。
三、家校關系加持經
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讓我認識到孩子的原生家庭對他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一個孩子如果和老師的關系出現了問題,充其量也許他只是這門功課學不好,但如果親子關系出現了問題,則可能影響孩子的品行。所以每次家長會我都會注重對家庭教育的探討,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進步,對于尋常老師愿意采用的告狀,我也盡量小心慎用,也許是因為我本身就是一個不甚優秀的孩子的家長,在對待孩子問題上曾經走過很長時間的一段彎路,對此深有體會,如果家長的修行不夠,告狀就會成為破壞親子關系的加持,讓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更遠,與其這樣,不如坐下來誠懇得和家長探討一下解決方案,同時給家長以正面的加持,鼓勵家長尊重理解認可孩子,向家長推薦一些家庭教育或者心理教育的公眾號,QQ號,書籍等,為孩子的成長環境進行正面的加持。同時我的真誠也換來了家長的極大的信任和支持,加持魅力又一次綻放。
有了三大加持法寶的護航一切工作的開展也就手到擒來。
四、生生加持經
我們師生首先共同商討制定了班規,對課堂、作業、常規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使學生有章可循。一周五人的執勤班長每天總結制度一方面是對班規實行情況的督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及時了解到班級狀況,進行有效加持。
開展小組合作,先期進行小組合作指導,明確組員分工職責,各個小組制定自己族規,加強小組團隊意識,進行優秀合作小組,和優秀合作組員的評比,推進小組合作學習,教導學生寬容、協作的團隊精神。實現生生加持。在小組合作之初,孩子們是有抵觸情緒的,比如1號同學會嫌棄4號同學給自己組拉了分,對4號同學嫌棄,不愿施以援手,這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沒有對學生進行批評,而是在全班范圍對同學進行團隊意識地教育,我讓孩子伸出自己的手掌,觀察手指的長短,孩子們告訴我大拇指最短,我又讓孩子們握拳,體會沒有了大拇指的握拳和加上大拇指握拳的拳頭的力量,孩子們很容易得出了五指緊握的拳頭才是最有力量,所以我說班級里只有同學共同進步了,我們的班級才能更優秀;在此基礎上我又采取了各個突破攻略,對班級的優秀學生進行寬容的教育,教導他們全面看人看事,正確引領他們在心智上成長,為將來自己在團隊工作中定位,對后勁學生開啟他們以感恩之心加入團隊合作,一段時間的磨合后,孩子們不僅提高了成績,在為人處世的交往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老子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意思是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統治者,人民親近他并且稱贊他;再次的統治者,人民畏懼他;更次的統治者,人民輕蔑他。作為一班之主也許與老子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在這條路上我做的還很不夠很不夠,還需要我更多的努力和探索。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句在微信上曾看到的話:“或許,學習困難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技巧,也不是補缺補漏,更不是苦口婆心的教導,而是無限地相信他們會好起來,并且留足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慢慢成長。在此期間,我們只需真誠地表達我們的感受——我們因他而感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