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北界河項目位于青島紅島經濟新區高新區與紅島街道的交界處,因此得名北界河,改造設計的目的是通過生態治理完成城市更新的要求。在這個過程中要實現生態和城市的雙贏,通過景觀改造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需要通過對于現狀準確把握分析社會效益,通過增加運營項目獲得經濟價值。
關鍵詞: 景觀設計;社會效益;運營
1.項目人文歷史追溯——社會效益的前提條件
北界河項目位于青島紅島經濟新區高新區與紅島街道的交界處,紅島是膠州灣特別有歷史文化背景的地域,本名蔭島。青島開埠后曾一度以鹽業聞名,一些文人墨客在內的很多人都曾為“看鄉間風物、訪齊國的漁鹽之利”到蔭島游玩。這為北界河人文旅游的發展提供了社會效益的前提。而青島的自然環境則是突出“山海島城”的旅游形象,北界河本次城市更新就是在青島大旅游形象背景下突出推廣紅島文化,發展特色區域旅游。
2.景觀規劃設計——社會效益的基礎
2.1 景觀設計目的
2.1.1、生態主題公園需求凸顯
從生態保護的角度出發,北界河是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域。從城市功能的角度出發,北界河承載了防洪排澇的重要功能。從構建城市綠地系統的角度出發,北界河兩岸綠地系統亟待完善。
2.1. 2、歷史文化奠定場所精神
東夷文化,是山東最早的土著文化,海洋文化是東夷文化重要組成部分。 膠州灣的古稱少海,少海一名最早見于春秋時齊景公時期,紅島就是膠州灣上漁鹽文化和港口貿易的起源地,發揚其文化古韻重塑一個古城形象是旅游發展的一種展望。不僅如此,基址周邊散布多個歷史傳說、文化遺跡,當地市民文化生活豐富,定期舉辦市民民俗文化集市這都為旅游發展提供了先決條件。
2.2景觀設計手法
設計采取分區設計的方式將大區域與城市緊密相連,根據不同的現狀結構,從人文到生態采取合理化分區進行景觀規劃設計,與此同時在社會效益的創造和經濟價值的增值方面予以同時考慮,并凸顯文化旅游的主題。依據功能布局形成五大特色主題空間,將城市型水岸及自然生態型水岸進行劃分,形成主要人文廊道及生態綠廊。具體分區如下:
1、北界河東端的入口門戶——城市會客廳
2、北界河中部的歷史傳承——膠州灣歷史文化小鎮
3、北界河中部腹地的大地藝術景觀——港口文化精神指引
4、北界河中部腹地的健身游樂場——活力地帶
5、北界河西部的科普植物園——生態濕地
3.景觀設計與社會效益分析
3.1 “港灣名片——城市會客廳”
區域條件:該區域東端與膠州灣相連接,作為北界河公園的東部主入口。
區域內包含已建成的海月湖公園,現狀有較為完備的廣場空間及路徑指引以及開闊的湖水水面。海月湖公園南部擬修建一處公交停車場,將會帶來較大人流。河道部分北岸區域較窄,南岸區域較寬。
社會效益:考慮到河道定期開閘換水的需要,河口區域的駁岸處理以抗沖刷的硬質駁岸為主。結合現狀的海月湖公園,適當增加休憩設施,豐富入口廣場景觀效果。藉由開闊湖面增加招商運營類項目:海月湖公園入口廣場對景湖面區域增加水舞秀觀演項目,海月湖東北部開闊區域增加青少年帆船培訓類項,海月湖公園南岸增設游船碼頭,開辟水上游覽路線。在海月湖公園以南較大開闊場地設置游客服務管理房,作為景區主入口;設置企業文化管理房,展示當地文化脈絡,對項目起到點睛之筆。北岸著重打造富有層級感的臺地景觀及游憩步道,增加架空木棧道以拓展水上游覽體驗;南岸堆砌山體,增設東關塔,塑造東部制高點。
3.2洪洲風光:海月路——同順路段
區域條件:區域內包含已建成人文歷史景區——韓家民俗村,有較完善的建筑群落及配套。區域內包含古鹽場、古碼頭等多個遺址資源。韓家民俗村內定期舉辦龍母廟會、郎君廟會等民俗文化活動。河道部分北岸區域較窄,南岸區域東部較窄西部較寬。
社會效益:結合韓家民俗村景區的現有資源,對其建筑群落進行整合提升,構建洪州西關;此外,將其向北延伸分布至和順路橋,構建中部制高點——青云管理房,整體打造膠州灣歷史文化小鎮。結合現狀遺址資源,增加古帆船管理房,從文化歷史層面提升遺址資源的深度與廣度。結合現有的民俗文化活動資源,將龍母廟會、郎君廟會整體提升為市民文化活動項目。
增加運營類項目:將現有資源拓展延伸增加運營類項目:結合戲曲管理房舉辦當地戲劇展演;結合古船管理房體驗古帆船、搖櫓劃船等體驗類項目。北岸著重打造富有層級感的臺地景觀及游憩步道,局部放大節點遙觀對岸古韻風貌;南岸東部休閑步道為主,西部打造古韻古色。
3.3樂活港灣:同順路——和融路段
區域條件:城市主干道聚賢橋路位于區域中心位置,對于游客引入、項目的宣傳推廣起到正面積極作用。聚賢橋路西側一處采石場遺留礦坑,內有內水資源。南部地勢較高,巖石較多,與北部駁岸高差較大。河道部分北岸區域適中,南岸區域中部有較寬腹地。
社會效益:聚賢橋路兩側結合現狀林地,塑造打造大手筆、構成感強烈的大地藝術景觀。結合采石場遺留礦坑,以及內水資源,打造下沉劇場,塑造水上展演空間。結合南部高聳地勢,在水中構建綠島燈塔景觀,從精神層面對項目進行提升。北岸著重打造游船碼頭、濱水廣場及游憩步道,局部放大節點遙觀對岸綠島燈塔風貌;南岸東部大地藝術景觀為主,西部涵養生態林地。
增加運營類項目:結合下沉劇場舉辦市民展演活動;結合游船碼頭設置水上游覽路線??奎c,同時該碼頭作為搖櫓體驗的起始點。
3.4 小鎮演繹:和融路——岙東路段
區域條件:1區域位于城市主干道岙東路東側,對于游客引入、項目的宣傳推廣起到正面積極作用。河道紅線外南部區域為居民安置區,北部區域多分布企業,具備一定功能性需求。河道部分北岸區域適中,南岸區域有較寬腹地。
社會效益:岙東路東側區域設置地標性城市舞臺及文化生活館,最大程度吸引游客。河道兩岸濱水景觀帶針對周邊環境均有所側重,同時滿足一定量的停車空間。
增加運營類項目:河道南岸設置兒童水動力游樂設施及健身活動場地。河道北岸設置適宜尺度的濱水廣場及濱水漫步道;南岸設置滿足不同年齡層的活動場地。
3.5活水城市:岙東路段以西
區域條件:區域西側為動車組用地,河流可通過下設涵洞流入膠州灣。區域東臨城市主干道岙東路,對于游客引入、項目的宣傳推廣起到正面積極作用。現狀河道較為開闊,水量較大;植被多為林地、水草,長勢良好。河道部分北岸區域適中,南岸區域有較為寬闊。
社會效益:考慮此處臨近水閘有一定的蓄水容量要求,在此設置較大水面,形成河灣景觀,局部構建綠島景觀??v三北路橋西側構建濕地公園,設置西部制高點——西關塔可俯瞰園區;岙東路橋西側南岸因借現狀植被設置科普植物園。
增加運營類項目:臨近岙東路區域設置運營類場所預留地,未來可設置冰雪主題場館滿足游客不同季節游憩需求;河道北岸設置游船碼頭,作為游船??奎c;河道南岸的專類植物園可定期增加鹽生植物的科普類講座。本區域以生態景觀塑造為主,局部設置適宜尺度的濱水廣場,兼以展演舞臺作用。
結語
北界河的社會效益和經濟價值通過生態治理和城市經營兩部分體現,運用景觀的手段將二者聯系起來,實現了有機結合。
作者簡介:衣疆 (1976-)碩士 工程師 現任青島騰遠建筑設計事務所有限公司設計總監 從事城市設計、景觀設計的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