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文強
“各位鄉親,今天是我們龍華村二組的第4次院壩會,現在正式開始……”瀘縣玉蟾街道龍華村二組組長官長云大聲宣布。2017年3月24日,龍華村熱鬧非凡,瀘縣“走進群眾、服務群眾、引導群眾”主題教育現場推進會在此召開,各鎮各部門200余人現場觀摩龍華村院壩會。
近年來,瀘縣創新開展“走服引”主題教育,著力破解基層黨組織引領力不足、組織力不足、號召力不足等問題,把109萬群眾緊緊凝聚在黨旗之下,為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開展‘走服引,就是要從感情上貼近群眾,從行動上深入群眾,全縣所有領導干部、機關黨員、村組干部全覆蓋全參與,確保村情組情、困難問題、意見建議三個摸清楚……”瀘縣縣委書記薛學深在推進會上講道。
為推進“走服引”常態化制度化,瀘縣以縣委名義印發文件,專門召開動員會和現場推進會安排部署,舉全縣之力縱深推進,確?;顒訉嵭?。同時,建立三級聯動機制,實行“領導掛點、部門包村、干部幫戶”工作模式,明確每名縣級領導至少聯系1個鄉鎮、1個村(社區),結對幫扶1至2戶貧困戶,走訪調研時間不少于90天;縣級部門(單位)至少聯系1個村(社區),重點結對貧困村,每名機關干部聯系群眾不少于3戶;鄉鎮機關干部、村組干部和黨員包片聯戶,實現結對聯系全覆蓋。
“變壓器好久能換好哦?”“養青蛙到底有前景沒?缺技術誰可以教我???”……當天,龍華村院壩會上反映問題的群眾絡繹不絕。瀘縣充分利用院壩會這個有效載體,組織鄉鎮領導、村組干部到場參加、現場答疑,引導廣大群眾提問題、商對策,提升大家的知情權、話語權。
截至目前,全縣共收集群眾困難問題1240余個、意見建議1650余條,分層分類建立“三本臺賬”384套。
“這個藥以后要少吃,今天給你帶來了新藥,以后主要吃這個……”縣人民醫院內三科主任陳建霞來到嘉明鎮少華村,開展上門義診服務。
為增進黨群干群魚水情,瀘縣開展“千警進萬家”“千師進萬家”“千醫進萬家”活動,1000余名干警進萬家,提供法律咨詢、安全防范宣傳等服務;7000余名教師進萬家,提供關愛幫扶、美德教育、心理輔導等服務;8500余名醫務人員進萬家,開展醫療衛生服務下鄉,為群眾提供免費體檢、義診醫療、免費用藥咨詢等服務。
瀘縣將服務群眾落實到具體行動中,僅2017年,瀘縣縣財政就投入2300萬元,新改建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52個。建立了100萬元困難黨員幫扶基金,每年幫扶困難黨員400余名。
“全縣廣大居民朋友們:為大力推進移風易俗,治理大操大辦,破除陳規陋習,倡導文明鄉風,樹立清風正氣,特發出如下倡議……”今年3月12日,瀘縣發出弘揚文明鄉風倡議書,“村村響”廣播正在循環播放。
瀘縣利用農民夜校、“酒城講壇·龍城講堂”等教育平臺,開展“黨的聲音進萬家”宣講活動,通過故事微宣傳、政策微宣講,引導群眾學法用法、憶苦思甜、知恩感恩,增強群眾脫貧奮發的精神力量。
針對好吃懶做、低級媚俗等不良風氣,玉蟾街道龍華村專門制定“村規民約十不準”“民事調解四字歌”,黨員群眾自行組建道德評議會、紅白理事會,設立“紅黑榜”,宣傳好人好事,曝光丑惡行為。得勝鎮仁和村編排鄰里關系“三句半”、婆媳關系“三字經”等宣傳作品定期表演,開展“和諧大院”“最美家庭”“好鄰居”“好兒媳”等評選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引導群眾“愛家鄉、感黨恩、跟黨走”。 (作者單位:瀘縣縣委組織部) (責編:余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