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方旗
魯迅先生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我入職近20年,經歷風雨陽光、憂愁苦樂,感恩黨的關懷、他人的幫助,以及《四川黨的建設》的相伴,得以成長成才。值“你”芳華60載之際,謹以我們的故事,為“你”濃墨重彩的華章點綴一點美麗的音符。
相識 在1999年入職鄉鎮工作時,我的憧憬與彷徨相向而行,10余年的校園知識儲備讓我充滿激情,胸懷大抱負。但陌生的環境、對政策規定的不熟悉、基層工作方法的不了解,又讓我無所適從。記得在金秋十月的一個下午,我剛參加完村上的黨員大會,回到鄉政府辦公室,隨手翻閱起辦公桌上的一本雜志,一頁“讀者之聲”版面的內容扣動了我的心弦,其中《村活動室掛的牌子太多》《“掛靠黨員”管理難應引起重視》兩篇文章吸引了我的注意。文中所描寫的現象、反映的問題就發生在身邊,困擾著基層,是基層急盼著想得到解決的。我驚喜地翻回雜志封面,“四川黨的建設”幾個字映入眼簾。此次意外的“邂逅”,讓“你”走進了我的工作和生活。我堅持每期翻閱、選篇精讀,“你”成為我一本重要的案頭書,成為向我輸送大政方針、資訊信息、經驗方法的重要“源泉”。
相愛 如果說之前的“你”只能算是我的一個朋友, 2003年我開始從事基層黨建工作后,“你”慢慢變成了我工作所愛。遙想當初,是“你”引我進入黨建之門,幫助我戰勝“本領恐慌”,讓我找到工作自信,引導我漸漸愛上了黨建這份神圣事業。我至今還記得當年接到的第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寫一篇反映農村黨內幫扶的經驗信息”。我一遍又一遍看了基礎資料,仍不知從何動筆,心里非常迷茫和焦慮,突然我想起了身邊的“你”。多年來每月一次的“相會”,讓我對“你”產生了信任和依賴,相信“你”能幫我指引方向,于是急忙翻看。果不其然,我發現了一篇標題為《都江堰:“黨建幫扶工程”暖民心》的文章,文中的經驗總結、事例運用、寫作技巧,真乃我之所求也。那次任務完成得很好,我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和大家的認可,這都源于“你”的指導和幫助。此后,我嘗試著向“你”投稿,寄去了一次次希望,也收獲了些許成功,通過“你”述說著攀枝花的故事……
相守 我風雨歷程20年,有幸見證“你”60載輝煌成果,見證黨和國家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上發出了新時代最強音,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新時代呼喚新擔當新作為,需要我們更加熱愛黨建事業、增強理想信念、提升工作本領。讓我們守望相助,共同架起工作橋梁,期盼“你”一如既往向我提供權威解讀、經驗分享、八方資訊,幫助我拓展視野、更新觀念,讓我以新視角、新理念、新方法投入到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讓我們相互砥礪,加強情感溝通,在相互合作、交流、互助中謀求更大共贏,結出更多碩果。(作者單位:中共攀枝花市委組織部)(責編:周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