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康
1962年3月出生的侯鳳岐是陜西省府谷縣人,1980年,他來到內蒙古包頭市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的政教系學習,當時表現良好的他,快畢業時被任命為學校團支部書記。1983年,他又進入內蒙古包頭核工業208地質大隊學校任教,任學校團總支書記。1991年7月,當時才29歲的侯鳳岐,全面開始了他的仕途之路,進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工作,任主任科員、理論處副處長。之后的10年里,侯鳳岐官運亨通,2000年11月,他當上了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杭錦后旗旗委副書記、政府旗長。剛當上父母官的他,還沒開始為人民謀福利,就走上了腐敗的道路。
內蒙古一家大型商貿集團是當地有名的龍頭企業,侯鳳岐自然成了該集團董事長呂敦常的座上賓,兩人交往頻繁,吃飯、送禮更是不在話下。2001年年底的一天,呂敦常安排自己手下的一個總經理陳光,來到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的國稅小區,這是侯鳳岐和妻子當時居住的地方。侯鳳岐和陳光不熟,見過一兩次面,只知道呂敦常很器重他,有什么要緊事都會找他辦。
“侯領導,初次登門拜訪,我們呂董事長給您準備了一點小禮物。”陳光是個能說會道的人,一進門就夸侯鳳岐家的裝修擺設有品位,讓侯鳳岐和妻子楊秀娥很高興。陳光邊說邊從包里拿出一個不大不小的精美盒子,侯鳳岐夫婦以為是茶葉或者保健品,沒怎么推辭就收下了。陳光一陣寒暄,便告辭離開。
呂敦常送給侯鳳岐這樣類似的禮品太多了,侯鳳岐已經有些懶得打開了,順手把盒子放進櫥柜里。“你不看看啊,里面是什么?”楊秀娥拿起盒子,打開一看,張大嘴巴“啊”的一聲,整個人呆若木雞。“怎么了,看到金子啦。”侯鳳岐走過去一看,眼睛瞪大了,里面果然全是“金子”——一沓沓嶄新的人民幣。
楊秀娥趕緊把門反鎖住,對丈夫說:“快數數,多少。”侯鳳岐數錢的手有些發抖,畢竟第一次收到人家送的那么多錢。好不容易數完了,夫妻倆又驚又喜又不知所措,盒子里居然裝了30萬元!
侯鳳岐立即撥通呂敦常的電話:“老呂啊,你這什么意思,30萬元,你送給我那么多錢……”他話還沒說完,呂敦常就說:“兄弟啊,什么也別說了,今晚老地方,和弟弟我好好喝幾杯。”
當地一家豪華五星級酒店的貴賓包廂,已是侯鳳岐和呂敦常嘴里的“老地方”。這一晚,呂敦常揭開了30萬元的秘密。原來,一年前,他接下錦后旗的一個公路工程,但工程完工了,遲遲拿不到工程款。
侯鳳岐明白了呂敦常的意思,心里盤算著,幫他催一催工程款,對自己來說易如反掌,這30萬元看來注定是囊中之物了。侯鳳岐這下安了心,開心地將杯中酒一飲而盡,像往常一樣,不醉不歸。
很快,侯鳳岐安排該旗財政局局長辦理了撥款事宜,呂敦常如愿拿到了工程款。
楊秀娥是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地稅局計劃統計科副科長,因為侯鳳岐的關系,她在官場處處受人尊敬,高人一等。夫妻倆經常有人宴請,有時一同出席,有時分頭行動。在一次宴請中,楊秀娥聽別人說,投資北京中關村科技商貿城的商鋪很賺錢,回家和侯鳳岐一商量,兩人便用呂敦常送的30萬元做了商鋪投資。
30萬元,為侯鳳岐打開了“貪腐之路”。2002年4月,他擔任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盟行署副盟長。2003年年底的一天,呂敦常為了讓侯鳳岐繼續對自己的公司多多關照,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內蒙古飯店宴請侯鳳岐時,送給他10萬元現金。侯鳳岐收下后,把錢交給楊秀娥,繼續用來投資北京的商鋪。
在侯鳳岐的幫助下,呂敦常的生意越做越大,2005年,他的公司要啟動制糖項目,需要儲存原材料的場地。這年年底的一天,呂敦常為了讓一塊土地的審批通過,安排自己的小舅子小王,給侯鳳岐送去50萬元現金。當時的侯鳳岐,已擔任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市委常委、臨河區委書記。
呂敦常得知侯鳳岐收下了50萬元,便完全放了心,再也不為土地的事發愁了。果然,不到一個星期,他看中的一塊土地就順利通過了審批。
楊秀娥用來買北京商鋪的錢,遠不止呂敦常送的那些。2003年和2004年的春節,原巴彥淖爾盟建設局局長鄭永新為了與侯鳳岐拉近關系,希望他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多關照自己,在侯鳳岐的辦公室,送給他一筆現金,兩次行賄共計10萬元。
對于收下過50萬元和30萬元巨額現金的侯鳳岐來說,這10萬元一點也不“燙手”,更何況,收了這筆錢也不用具體辦什么事,只是在每次開會時,多多贊美鄭永新幾句,或者鄭永新提交上來的一些審批文件,他會開啟“綠色通道”而已。這10萬元,侯鳳岐自然交給了善于投資理財的楊秀娥去“錢生錢”。
內蒙古是一個盛產羊毛的地方,羊絨紡織企業林立,這些大佬們自然和侯鳳岐的關系較好,如此一來,也方便了侯鳳岐“薅羊毛”。宏偉新是當地一家羊毛制品廠的總經理,作為從一名銷售員成長起來的老總,尤其擅長交際。早在1998年11月,侯鳳岐當巴彥淖爾盟盟委副秘書長時,宏偉新就“看中”了他,認為他以后一定會在當地“呼風喚雨”。為了經營好和侯鳳岐的關系,宏偉新煞費苦心,到他住的呼和浩特市怡海名苑小區“蹲點”,等著他下班回到家,然后上樓去送禮品,說些阿諛奉承的話。有時候早上6點多,宏偉新會給侯鳳岐一家送去早餐。后來交往多了,宏偉新打聽到侯鳳岐在陜西府谷的老家地址,專門派人給他老家的父母長輩們送去巴彥淖爾盟的特產及一些名貴營養品等。宏偉新的“細心”,深得侯鳳岐的心,有幾年春節,他不想費心費力給老家長輩送禮品,索性就直接開口讓宏偉新去“辦妥”。每次,宏偉新的事情都辦得非常漂亮,這也鞏固了他在侯鳳岐心中的地位。
“這個宏偉新每次見到你,都低頭哈腰的,要不是那天在路上偶爾碰到他,不知道他的個子有1.8米呢,一個內蒙古大漢,見了你縮得跟條毛毛蟲似得。”妻子的話,讓侯鳳岐更加飄飄然,他覺得自己從陜西府谷一個農村娃變成能夠在內蒙古“稱霸一方”的領導,確實不容易,更應該抓緊機會好好“享受”和“利用”權力帶來的“幸福”。
2003年冬,宏偉新的企業想收購一個人造板廠,需要銀行貸款,遇到了一些麻煩,他請侯鳳岐幫忙。侯鳳岐二話不說,一個電話打給銀行行長,當即就幫宏偉新批下了貸款。為了感謝侯鳳岐,宏偉新到他家中,除了送上一些營養品、水果,還有一個牛皮紙袋。侯鳳岐早就料到宏偉新會來“感謝”,對于這個牛皮紙袋,等宏偉新走后,他并不急著拆開。“你猜猜這里面有多少錢?”侯鳳岐掐指一算,知道這里面一定是現金,和妻子玩起了“猜猜看”。楊秀娥笑著拿起牛皮紙袋,掂了掂分量,說道:“3萬元差不多了。”夫妻倆相視一笑,拆開牛皮紙袋,一數,果然是3萬元。“這點錢,咱們就去買點吃的喝的用的算了,就別去投資了,派不上什么大用處。”之后的幾天,侯鳳岐和楊秀娥吃喝玩樂,買金銀首飾,很快就花光了這筆錢。
葛健的羊絨集團,是巴彥淖爾盟數一數二的大企業,2004年,葛健想把部分廠房搬遷到包頭市發展。當時任巴彥淖爾市市委常委、臨河區委書記的侯鳳岐,考慮到當地的經濟發展,動員葛健不要去包頭,讓他在臨河開發區建新的廠房。葛健覺得侯鳳岐是一個可以交往的領導,便開始巴結關系,2005年上半年,他在當地一家高檔賓館開了個房間,約侯鳳岐見面,給了他30萬元現金。
在侯鳳岐的關照下,2006年上半年,葛健的公司得以在臨河開發區工業園建設羊絨分梳廠和紡紗廠。2007年6月,葛健在土地拆遷中遇到了一點問題,求助侯鳳岐。這天,他來到侯鳳岐的辦公室,說是要來匯報近段日子他企業的發展情況,侯鳳岐聽了五六分鐘,就因為要開會,急著起身離開。葛健見他這么匆忙,便把一個信封塞進了侯鳳岐的辦公室抽屜。“有什么事改天再談,能幫的忙我盡量會幫的,咱們回頭聯系。”侯鳳岐扔下一句話,便離開辦公室,沒看到葛健塞進其抽屜的信封。葛健因為在信封里裝了5萬美元,有些不放心,便找了一個靠角落的抽屜存放。
這之后,葛健沒再提起這筆錢,侯鳳岐也因為不太用那個抽屜,一直不知道有這筆錢的存在。直到2008年2月,侯鳳岐在整理抽屜時發現了這筆錢,大吃一驚,怎么也想不起來是誰送的。
“你好好想想,這錢會是誰的?”看到丈夫拿來的5萬美元,楊秀娥又驚又喜,夫妻倆一晚上又在玩“猜猜看”,侯鳳岐抓破了頭皮,也沒找到眉目:“到辦公室里來給我送錢的,不止一兩個,時間過了那么久,我怎么想得起來。”這期間,楊秀娥還抱怨:“你這人做事怎么粗心大意,5萬美元也能給疏忽了,辦公室里再仔細翻翻看,不要又藏著什么錢。”沒過幾天,楊秀娥專程到丈夫的辦公室,好好整理打掃了一遍,好幾次辦公室清潔員要進來幫忙,都被她拒之門外。
苦思冥想了三四天,侯鳳岐終于有了目標人物,那就是葛健。他想起有一天自己急著要去開會,葛健好像往他抽屜里塞了什么東西。于是,侯鳳岐聯系葛健,但他不能明說這件事,只是作了暗示。兩人多次“合作”,早已有了一定的“默契”,心照不宣。
之后,侯鳳岐將這5萬美元,交給楊秀娥作了投資。
在侯鳳岐收受的賄賂中,宏偉新和葛健的錢,真的算得上“羊毛”了,他最多的幾筆“收入”得用7個手指頭來數。
戴經杰是內蒙古一家礦業集團的董事長。2007年5月,他和內蒙古烏海市簽訂采礦區滅火工程協議。2008年3月,戴經杰為了和當時任烏海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的侯鳳岐搞好關系,得到他的關照,送給侯鳳岐15萬美元。侯鳳岐把這些錢交給妻子,讓她用于股票投資。
2009年7月,戴經杰想讓侯鳳岐幫忙向烏海市煤管局局長打招呼,辦理滅火工程的延期手續,再次來到烏海市軍分區的侯鳳岐宿舍。戴經杰把車子開到侯鳳岐的家門口,打開后備箱,搬下來3個酒箱。“你這是?”侯鳳岐看到這么多酒,有些疑惑,戴經杰“嘿嘿”笑笑,把酒箱如數堆放進屋子,然后在他耳邊輕輕說了一句:“給領導拿點錢。”還沒等候鳳岐回答,他就開車離開了。侯鳳岐打開酒箱,每個箱子里裝有100萬元,共計300萬元人民幣。這筆錢,他照樣給妻子,投進了股市里。
之后,戴經杰還向侯鳳岐送過兩次錢,手法都相似,目的也相同。侯鳳岐打開一個個酒箱,里面全是嶄新的人民幣,兩次收錢共計600萬元人民幣。
除了從戴經杰那里拿到的900多萬元賄賂,侯鳳岐在烏海市海南區一家煤礦老板孫風劍那里拿到的賄賂,也非常“可觀”。不過,他和孫風劍的“交易”,可不只是單純的權錢交易,懂得算計的楊秀娥還想辦法利用贓款,和孫風劍做起了高利貸生意。
2011年1月,孫風劍來到侯鳳岐家,送上9.8萬元人民幣。交談中,孫風劍說自己有高利貸的賺錢路子,一旁的楊秀娥眼睛亮了:“說說看,怎么個賺法?”于是,孫風劍將自己如何放貸、收款的方法,一股腦兒搬出。楊秀娥當即拍板:“這9.8萬元就放在你那里放貸吧。”孫風劍為了討好領導,高興地答應了。2012年2月,孫風劍又送給侯鳳岐20萬元人民幣,侯鳳岐照樣放在他那里用于放貸。
侯鳳岐和孫風劍雙方口頭約定放貸利息年回報率為20%,楊秀娥覺得比自己投資股票和商鋪還劃算,便陸續拿出家里的數百萬元交給孫風劍放貸。
侯鳳岐的“高利貸”是從2011年5月就開始有“收益”的,至2014年8月,他先后7次從孫風劍那取走“收益”,共計750萬元人民幣。孫風劍雖然嘴巴上總說:“咱們是兄弟,賬目不用那么清楚,弟弟我不會虧待哥哥的。”但他心里的賬目還是一清二楚的,他算了一下,侯鳳岐的收益并沒有750萬元人民幣那么多,他多給侯鳳岐送上了183萬余元人民幣的“收益”。也就是說,這些年,侯鳳岐以“放貸”為幌子,從孫風劍那里得到了210多萬元。
除了現金,孫風劍送給侯鳳岐的“禮物”也很貴重。2012年年初,他送給侯鳳岐3塊金條,每塊重500克,價值人民幣56.4萬元。
沒過幾個月,孫風劍聽說侯鳳岐夫婦在呼和浩特市的綠地小區買了一套商品房,正在裝修,便送去一塊木化玉。當時接手的是楊素娥,孫風劍說:“這塊石頭,侯大哥已經答應收下了。”楊素娥當即打電話給丈夫,經過核實后,她便把木化玉收了下來。
“你說這個石頭,既像玉,又像木頭,到底是什么東西?值錢嗎?”對收藏品不是很懂的侯鳳岐夫婦,向一些懂行的朋友咨詢,得知這塊木化玉價值不菲,有很高的收藏價值,這才如獲至寶,把它擺放在新房的最顯眼處。案發后,經鑒定,此木化玉價值人民幣1.5萬元。
在侯鳳岐的受賄道路上,楊秀娥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她把丈夫收到的一筆筆錢財,通過購買商鋪、房子、股票和放貸等方式,把贓款洗白,并獲取更大的利益。
這些年,楊秀娥先后在北京和呼和浩特買了5家商鋪,還在呼和浩特、海南等地買了5套房。每次出手,楊秀娥都是用親戚朋友的名義,以防自己或丈夫的名字過于“敏感”。
在股票上,侯鳳岐是楊秀娥背后的“軍師”,他讓妻子一部分用實名開戶,里面的資金都是合法收入,另外一部分則利用別人的名字開戶,用非法收入炒股,這樣一來便能掩人耳目。楊秀娥用親戚朋友的名字開了5個賬戶,資金來來去去達1000多萬元。
從2013年年底開始,隨著查處反腐的風聲越來越緊,侯鳳岐和楊秀娥怕事情暴露,企圖“彌補”,他們把部分贓款還給行賄人,甚至還將一些贓款捐獻給當地教育事業,與此同時,楊秀娥竟然把這些年收的29塊金條,藏到自己舅舅家的雜物房里。但這一切都無法掩蓋這對夫妻的犯罪事實,最終他們雙雙獲刑。
(文中侯鳳岐夫婦為實名)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