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瑞
C919 首飛成功后,在國人為擁有我們自己的大飛機而倍感振奮的同時,也有一些人有點疑惑:這架飛機用了不少外國供應商的產品,還能算是中國制造么?我們真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么?
作為總設計師,在這個問題上,吳光輝無疑最有發言權。對此,吳光輝表示,C919 是完全自研自產的,國產大飛機最突出的亮點在于體制機制創新和產品創新。就飛機本身而言,“從氣動外形和機體結構方面來講,C919的每一條線、每一個面、每一個元素,都是我們自己的,每一個‘DNA都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你知道,C919 是一個全新的機型,作為主制造商,除了要進行大量的核心技術攻關外,首先要進行飛機總體的頂層設計。換個形象的說法,就是我們首先要‘無中生有地設計出一架飛機。只有你自己對飛機的總體情況把握清楚了,才能在這個總體框架下進一步考慮各個系統的功能,才能給出各個系統的技術參數,指揮系統供應商怎么干,要拿出什么樣規格或性能的產品。如果主制造商自己對頂層設計也沒弄明白,那供應商就更是兩眼一抹黑了。正因為我們自己做了頂層設計,才敢拍著胸脯說,C919 是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是我們自己的大飛機,絕對是中國制造!”
對此,吳光輝有一個形象的說法——“對于這個問題,我常常打個比方。主制造商就像是一個高明的廚師,他決定食譜,決定要采購哪些原材料,如何搭配,如何烹飪。因此,這道菜的知識產權肯定是廚師的,而不是某個種菜的,或者是賣菜的。我們也是一樣,飛機的原料有采購的,輔料也有采購的,但我們把它按照自己的思路做成一盤色香味俱全的‘菜,知識產權當然屬于我們的。實際上,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在現代民機制造業普遍得到采用。世界上主流飛機制造商,像波音、空客、龐巴迪和巴航工業等,都借助主制造商—供應商模式,組織全球范圍內最優質的資源進行生產,以確保飛機的競爭力。上面的四家全球頂級飛機制造商,也沒有一家自己生產發動機,但你不能說波音飛機的知識產權不屬于波音。這個道理對于 C919 也是一樣的。雖然C919 采用了一些外國供應商的產品,但飛機的知識產權毫無疑問是我們自己的!”
“值得一提的是,在C919 的設計研制中有多項重大技術突破,比如超臨界機翼的設計。飛機設計,氣動先行,機頭、機體的設計也關系到飛機阻力的大小,但機翼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飛機的性能,是最為關鍵的。我們第一次自主設計超臨界機翼,就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得到了國際同行的認可。新材料的應用也是 C919 的一大亮點。C919 是第一次大范圍采用鋁鋰合金的機型,我們為此經過了十年的探索,鋁鋰合金供應商是按照我們的要求改善了材料的特性,使之能夠更好地適用于C919 飛機。”
關于C919 的一些基本性能數據,一些關心國產大飛機的公眾,尤其是航空愛好者已經耳熟能詳了。但是,我們研制大飛機為什么要從這樣一種機型入手,為什么不是更大或者更小一些的飛機,一般人可能并不十分清楚。
在吳光輝看來,這是由C919 的基本屬性決定的。“民用飛機是一種高科技產品,但首先是一種商品,是要賣給航空公司投入航線運營的,是要能夠賺錢的。所以,從這角度上看,一款民用飛機的成敗,最終要由市場來決定。一些比較專業的航空愛好者知道,C919 與波音737、空客A320 系列基本上屬于同一類型的飛機,在專業上,它們被稱為‘窄體單通道干線客機。那么,我們為什么會選擇這樣的一種機型作為切入點呢?從世界范圍來看,C919 這樣的單通道干線客機的市場需求是最大的,在我國也是如此。從我們民航目前的機隊來看,這一類型的飛機大約占70% 。根據國內外主要飛機制造商的預測,未來20年,中國將是全球最大的航空市場,需要 6800 多架客機,價值9293 億美元。其中,C919 這樣的單通道客機需要3500 架左右。因此,C919 的市場潛力是很大的。”其實,不管飛機個頭是大還是小,民用飛機的技術規范和安全標準基本上是一致的。20世紀 80 年代“運10”項目結束后,中國又進行了多次嘗試,但始終沒有一款自己的大型客機。放眼當今世界,能夠研制大型客機的只有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等少數幾個國家和地區,世界大型客機市場基本上為波音公司和空客公司所壟斷,大型客機研制之難由此可見一斑。
對此,吳光輝的體會可能比任何人都更深。“大家都知道,大型客機研制是一項高端、復雜的系統工程,肯定很難,但究竟有多難,只有親自干了才有體會。說一句毫不夸張的話,這些年來,我們每一天都遇到新的困難和挑戰。民機產業本身就是一個高風險產業,研制一款新機型,不僅對中國商飛這樣新的主制造商,就是對經驗豐富的主制造商來說也是很大的挑戰。我們研制C919 基本上可以說是白手起家,沒有什么研制經驗,技術積累很薄弱,人才隊伍嚴重斷檔,甚至連最起碼的基礎設施和試驗設備也要從頭干起。我們研制飛機的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國際標準,其他制造商也是這個標準。波音已經有 100 多年的歷史,空客也快50 年了,而中國商飛是2008 年成立的,還不到 10 年。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波音、空客是大學生,甚至是碩士研究生,那我們僅僅是小學生。但是,不管是大學生還是小學生,產品的標準卻是一樣的,其中的困難可想而知。經過幾年的奮斗,我們取得了這樣的成就,這是各方面大力支持、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來之不易!
首飛成功,大家都看到了,這是一個顯性的成就。實際上,C919 的價值遠遠不止是一架飛機。借助這個項目,我們國家初步構建了一個產業體系,為未來民機產業的發展打下了重要的基礎。在研制C919 的過程中,我國的基礎學科、基礎工業都有很大的進步。現在回過頭去看,我們發展 C919 項目的時機真的很好。舉一個簡單的例子,2009 年前后,我們開始選擇國內外供應商。那個時候,金融危機的影響還很明顯,航空業也很不景氣,各國航空公司退了很多飛機訂單,一些飛機制造商一年也賣不了幾架飛機,很多供應商都沒活干,急著找項目。這個時候進行供應商談判,應該說在時機上對我們非常有利。當時,就有外國供應商和我說,你們真的是在一個最合適的時機啟動了一個最合適的項目。
在項目招標的時候,世界上絕大部分一流的供應商都來了,他們之間的競爭很激烈,這種情況對我們是有利的。通過C919 項目,我們把國外的供應商引進來,跟中國的本土企業進行合作,成立了 16 家合資企業。這方面的情況一般人并不了解。目前,C919 的一些系統,比如說航電系統,主要就是合資企業在國內研制和生產的。飛機駕駛艙里面的一些面板、儀表盤等,其實也是在國內生產的,有的是本土企業的產品,有些是合資企業的產品。
C919 項目啟動以來,通過技術攻關,我們掌握了5 大類、20 個專業、 6 000 多項民用飛機技術,加快了新材料、現代制造等領域關鍵技術的突破,形成了地跨22 個省市、近20 萬人參與、輻射全國面向全球的產業鏈。應該說,沒有C919 項目的拉動,我們的航空工業不可能發展得這么快。”
編輯:黃靈 yeshzhwu@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