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俊
摘 要:財務風險,是任何企業的生產經營都無法完全避免的經濟風險。它涵蓋了企業財務活動的方方面面,存在于企業經營過程的每一個環節當中。論文以我國的醫藥流通業為例,分析和總結了該行業企業存在的財務風險分類及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關鍵詞:醫藥流通;財務風險;對策
引言
“兩票制”的推行,使藥品流通環節的價格增量更加透明,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且在一段時間內,醫藥流通企業由于管理機制的原因,很難馬上利用規模效應降低費用率。因此,就會造成企業對資金的占用量大大增加,同時盈利能力比較弱。當自有資金無法支撐企業運營和發展的情況下,醫藥流通企業紛紛大量舉債。高負債率、低利潤率、應收賬款多等是醫藥流通企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這樣的環境下,醫藥流通企業如何避免陷入財務危機,有效地控制企業財務風險是醫藥流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
一、新形勢下醫藥流通企業的財務風險種類
1、籌資風險
是指企業籌資過程中,往往因為市場波動、政策改變、或者企業管理層具體執行過程中的失誤等因素的影響而造成損失的可能性即為籌資風險。此外,企業由于負債經營,擔負著償還債務利息和木金的壓力,在這期間也容易因為外部因素的影響或者自身資本結構不合理等產生一定的無法按期還債的風險??偟膩碚f,籌資風險包括收益變動和能否按時償債兩個方面的風險。
2、投資風險
是指企業在某一項目上投入資金以期獲得超額收益,但由于多種因素導致實際回報偏離預期的可能性。包括貨幣時間價值、現金流、價格波動、匯率變化等多方面的影響因素,都可能帶來投資風險。
3、資金回收風險
資金回收風險產生于經營活動中,企業通過銷售獲得資本的價值增值。但商品銷售后,無論金額還是時間上,資金的回收仍然存在短缺的可能性,由此引發的風險稱為資金回收風險。具體包括兩類,一種是存貨因滯銷、毀損等過度占用大量營運資金造成的存貨風險,另一種是由于銷售過程中對商業信用的利用,帶來的應收賬款風險。
4、收益分配風險
收益分配的風險,主要是源于收益確認和分配兩個方面。例如若企業由于會計方法選擇的失誤,導致在確認收益時不合理,夸大了利潤或低估了成本費用等,則會使企業稅費、可分配利潤都被高估,使企業資金大量流失,給企業帶來風險。收益分配的風險則是指,由于分配的方法、時間和金額等因素選擇不恰當而產生的資金鏈斷裂、償債能力不足等財務風險。
二、新形勢下醫藥流通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對策
1、提高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
首先,醫藥流通企業應當對財務風險的防范引起足夠的重視,加深對財務風險的理解和認識,提高警惕,樹立風險防范意識,這是一切財務管理工作的基礎。風險本身變化莫測,風險的防范需要對風險的全方位監督、及時反饋、實時控制。因此財務人員必須在意識形態上做好準備。具體企業可以采取多種方式提高員工財務風險管理的思想意識。比如定期組織財務風險的培訓、講座等。其次,企業應當注重培養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財務人員應當是既具備基本的信息收集、處理和分析能力,又具有投融資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判斷等方面的知識的綜合型人才。這樣才能夠在工作中準確的判斷和發現潛在的風險,并及時提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避免因為工作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不強,意識缺失,忽略了可能引起財務風險的細節工作,不能及時發現,及時處理,而醞釀成嚴重的財務風險,甚至帶來巨大的損失。
2、建立有效的長期財務預警模型
首先,進行財務風險預警指標的設定,從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等角度對財務指標進行選擇,設定財務分險預警指標,并根據參考國家的資料,設定預警標準值。
其次,根據公司實際情況計算相對應的各項財務風險預警指標,與設定的預警標準值進行比較,計算企業財務風險綜合分數。
再次,根據計算出來的財務風險綜合分數,評估其預警等級,預警等級根據財務風險的大小分為安全級、預警級和危機級。
最后,如果企業處于預警級或者危機級,應深度分析企業財務風險,從財務風險大小、財務風險原因、如何降低財務風險改善財務狀況等方面提交財務風險分析報告。
3、加強客戶信用管理,提高應收款項周轉率
高度信息化的管理系統為企業進行客戶關系管理帶來了便利,對客戶資料進行完整全面的記錄和分析,建立完善的客戶資信管理制度,一方面可以有針對性的提供精準的服務與溝通,滿足客戶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擴大品牌影響力。另一方面,方便企業對客戶進行信用評級和差異化管理,有針對性的采用有區別的資金回收方式,設定不同的賒銷期限等,確保企業應收項目的回款安全。例如,一般客戶的賬期在2周之內,信譽好的大客戶賬期在一個月之內,極少數合作穩定的客戶賒購期可以達到30天以上。少量規模大、合作穩定的優質客戶允許賬期超過一個月。
此外,企業還可以嘗試建立銷售回款責任制,銷售人員對賒銷產品全程負責,依據回款量而非銷售數量作為銷售人員績效評價的標準,有助于員工從上到下認識到現金回收的重要性,為企業降低相關的風險。
4、加強現金流管理
(1)增加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一般情況下,一個運轉良好的企業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應大于零。如果長期表現為負值,企業必然難以靠自有資金支撐企業生產經營,具有不能持續經營的風險。企業可以采用控制現金支出、加強應收應付賬款管理、利用浮游量管理提高現金使用效率等方式增加企業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2)建立合理的現金流量結構
現金流量結構描述的是一段時間內,各環節的現金流入量、流出量及凈額的占比。它是一種衡量企業財務狀況的重要因素。健康的財務狀況應使現金流量結構保持合理。企業的經營活動現金流入與流出的差值應大于0,且流入流出比越大說明財務狀況越好。
(3)編制現金預算
企業需編制現金預算,根據實際情況合理地制定預算,并監督現金預算的執行情況,根據企業的經營活動及時做出調整,確保企業營運資金的充足。同時需要注意,在具體經營過程中,企業在執行時應當根據各種條件變化,及時調整預算,建立科學、完善的預算調整體制,提高預算的準確度。
5、營銷模式變革,適應市場變化
醫藥流通行業中主要采用兩種經營模式,其一是主要面向醫院,另一種是主要直接向客戶進行銷售。在第二種模式下,公司的客戶主要包括了零售商、各類診所、小型醫療機構等群體。這種模式經營,會導致毛利率較低,但是同樣也具有費用少、配送周轉速度快和賬期較短的優勢。
為了改善盈利相對較低的現狀,醫藥流通公司積極探索新模式,依托上游供應網絡,下游分銷網絡和自身的營銷網絡,自主開發了電子商務平臺,對三網進行有機結合,使醫藥產業鏈各方聯系更加緊密,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使得平臺與京東、微信等網絡平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進一步開拓市場,加大市場份額占比建立了良好的基礎。新營銷模式的改革,為企業未來快速發展提供了助推器。
結語
國務院等相關機構先后印發了一系列促進醫藥行業發展的政策和指導意見,明確了深化醫院體系改革,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任務;明確提出了“兩票制”政策,小規模不規范的流通企業必將被加速淘汰,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這些政策惠及全民的同時,將會提高民眾的健康意識和消費水平,擴大醫藥市場的容量。醫藥流通行業的競爭將空前激烈,醫藥流通企業的發展也將是接下來國家重點關注的對象。
參考文獻:
[1]郭春麗.中國藥品生產流通:體制現狀、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取向[J].經濟學家,2013, 09: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