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慧 孟華威
摘要 選題策劃是圖書出版的關鍵環節,可以說,沒有好的選題策劃就不會有好的圖書。新媒體環境下,技術的迅猛發展給傳統出版業帶來了極大的挑戰,面對新的技術和新的閱讀習慣、閱讀需求等變化,文章立足于思考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來研究出版業應該怎樣順應時代潮流,以促進出版業的發展。
關鍵詞 新媒體;選題策劃;創新發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01-0057-02
選題策劃的定義是編輯工作人員根據一定的編輯方針和主客觀條件,開發出版資源,進行選題設計的創造性活動。從本質上看,它是一種文化設計、文化創造和文化引導;是一種編輯生產力,文化生產力。中林生態文化出版研究中心主任、出版專家劉先銀先生認為,選題是出版流程的源頭,選題創新至關重要。尤其是在如今的新媒體環境之下,新媒體形態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出版單位對選題策劃環節進行創新很有必要。
1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認真做好圖書策劃選題
新媒體技術是一把雙刃劍,給我們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存在著許多憂患之處。就出版業而言,侵權、跟風出版、盜版等現象十分嚴重,這跟編輯的選題策劃是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的。因此,選題策劃應該在國家法律法規的允許范圍之內:堅持正確的出版方向;堅持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即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選題策劃應符合《出版管理條例》的各項規定,發展和繁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出版事業;遵守《中國出版工作者職業道德準則》,做合格的出版人。
總之,在輿論環境、傳播方式、接收方式等不斷發生巨變的環境下,出版業要有總的指引方向,以促進健康和有序出版。
2順應時代發展潮流,積極推進出版升級
2.1及時更新選題策劃的思維
在互聯網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應運而生了諸如快速化、碎片化、焦點化等新時代特征,出版企業也應該進行革新,緊抓住這些新特征,更新出版策劃思維,多多利用新媒體技術,配合傳統出版技術與選題策劃技術來實現全新的企業發展策略,為新媒體時代下的圖書選題策劃創造新思路、新模式,同時也極力發揮選題策劃的立體化、全方位規模,不但能夠提升圖書選題策劃的效率與創造性,也能促進出版企業自身與市場、與其他出版企業的有效溝通,進而根據市場發展趨勢第一時間來調整圖書的選題策劃方案,最大限度地規避市場風險可能帶來的損失,然后才能準確快速地了解民眾需求、找到目標讀者,率先占領市場,這也是新思維能為圖書選題策劃環節增值的地方。
2.2編輯要具備新技術應用能力
選題策劃工作,說到底是由編輯人員完成的,一本圖書的選題策劃能不能跟上時代發展,取決于執行的編輯有沒有能力。這個能力不只是指傳統的“編寫、整理”,還必須掌握新媒體技術。互聯網技術發展飛速,今天的熱門技術明天可能就無人問津了,出版業也面臨著新技術的挑戰,但是無論多高超的技術,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消費者的用戶體驗,為消費者服務的。隨著技術的發展,從紙質書發展到PC再到移動端的電子書、AR圖書等,每種形式的圖書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為了在讀者中輕松傳播,并使書籍內容和目標群體高度適合,編輯應該對其有透徹的了解,并需要對多種技術進行綜合應用。
2.3認真分析把握讀者需求
讀者的需求不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在如此快節奏的今天,大眾的閱讀需求隨著出版物形態的變化而變化,讀者需求越來越多元化,關于此出版企業應該進行一些改變,即從單向文化傳播到把讀者的需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認真考慮讀者究竟想要什么樣的內容和服務。在選題策劃時,關注社會價值的同時,以滿足讀者的需求為己任,這樣才能贏得讀者的信任和支持。比如根據不同的讀者人群,使用不同的紙張、設計不同的開本;比如選題策劃具有足夠的前瞻性,滿足讀者迫切的閱讀需求。
3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精心策劃優秀選題
與傳統出版是一樣的,內容對于出版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以內容為出發點來創新選題策劃,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原創出版
“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是原國家新聞出版總署實施的一項重大舉措,旨在支持原創、鼓勵創新,以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繁榮發展。一經推出,就備受關注。但是大環境使得盜版變得十分容易,復制出版也屢見不鮮。出版企業應該以這種現象為恥,嚴于自律用實際行動支持原創。比如大連出版社,通過實行簽約作家機制,加之以版權買斷、作品征集、作家培養、網絡運營等一系列的創新舉措,不僅能取得原創版權,而且能使之得到有效保護。實現了優質原創內容和版權的聚集,為出版社產業化的經營提供了可能。目前,大連出版社已通過優質的版權內容撬動產業資金30億元。
3.2品牌出版
品牌是一種無形的資產,品牌建設是指品牌擁有者對品牌進行的設計、宣傳、維護的行為和努力。在新媒體環境下,出版業中品牌效應的作用變得尤為突出,讀者不但關注出版物的內容,更重視出版物的品牌。比如這本書是哪個出版社的,是哪位作者寫的。即使是內容相差無幾的同一本書,不同的品牌也會有不同銷售額。所以,我們要正視品牌效應的重要性,并著手提升出版企業的品牌知名度,時刻重視品牌建設。除了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之外,我們也應該清楚出版企業的品牌效應是需要長期培養,持之以恒地專注于出版的某一個板塊,要在品牌建設過程中強化優勢的選題資源,并且在這一過程中持續地強化有優勢的選題資源,多渠道傳播和擴大影響力、知名度,是塑造和強化出版企業與眾不同的品牌形象的不二法門。
3.3傳統文化出版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于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所謂“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出版業也應該積極響應號召,多出版能夠傳承民族特色、弘揚民族文化的精品。很多時候,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我們忽視了我們本土的優秀文化,“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也應該是在堅持“本我”的基礎上。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既能增強民族凝聚力,還有助于我國“走出去”戰略的實施。我們應該緊緊把握住經濟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再輔之以政策支持、環境升溫、技術發展等條件,以優秀的選題策劃為跳板,多出精品,推動中國文化更快更好地走出去。
4主動突破策劃常態,認真推行全程策劃
出版活動包括信息采集、選題策劃、組稿、審稿、校對、印刷、發行等多個環節,各個環節循序漸進、相互依存,但是傳統情況下的出版流程是單向的,選題策劃的重心在流程的前端。大部分情況下,選題策劃就只專注于當時的策劃,策劃完成之后就交付于負責之后環節的人員,沒有進行一體化策劃。事實上,出版流程的其余環節,也需要策劃。信息采集時,靠編輯自身能力閉門造車早已不能滿足要求了,信息采集也需要策劃,了解讀者需求和國家的政策;圖書發行時,發行渠道和宣傳很重要,口碑尤為突出。就像電影上映前的宣傳,各種媒介、各大平臺話題都刷得很熱,我們可以借鑒學習,選題策劃時根據內容制定合適的發行的計劃。注重引導話題,形成良好的口碑,打造有影響力的閱讀興趣圈,且通過“圈子化”的傳播,不斷放大、擴散好的閱讀體驗。總之,新媒體環境下的選題策劃不應該只是獨立的,而應該是整個流程的策劃。
5結束語
縱使時代背景在不斷發生變化、技術在不斷的更新換代,不能改變人們優質精神內容的追求,也不能改變出版物精神產品的本質屬性,更不能改變出版業經濟效益服從于社會效益的追求。因此,出版企業應該提高順應時代發展的能力,創新選題策劃環節,多出精品,做優秀的文化弘揚和傳承者,不負使命,滿足廣大讀者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促進我國文化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