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要: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國際貿易成為國家與國家之間進行經濟交流的重要渠道,同時一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也成為國家實力的體現。影響國際貿易競爭力的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關鍵的一項是國家的技術創新能力。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之間是互為表里、相輔相成的關系,技術創新是內在驅動力,可以增強產品競爭力,使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掌握優勢;而國際貿易的飛速發展所帶來的種種信息、資金、機會等資源又會推動技術的不斷創新。二者相互促進,才能實現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國際地位的不斷提升。在經濟全球化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要切實把握好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系。
關鍵詞:技術創新;國際貿易;關系;采取措施
伴隨著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對外開放程度已經顯著地提高,我國的國際貿易也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然而,受發展歷史以及技術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我國在國際貿易中處于不利地位:對外的出口產品多為附加值較低的初加工產品甚至是未經加工的原材料,而進口的產品則多為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品。這樣的對外貿易模式不僅難以扭轉我國的貿易逆差,同時也不利于我國國際貿易的長遠發展。為此,我們必須要深刻了解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從而主動改變,扭轉局勢,取得有利地位。
1.國際貿易對技術創新的影響
1.1國際貿易可以為技術創新收集信息
國家與國家之間在進行貿易交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進行相關貿易信息的交流與溝通。小到對產品數量質量的確認,大到對產品核心科技的把關,各種各樣的信息最終都會以國際貿易為載體,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相互流通,為國際貿易提供便利,而這些信息則是推動國內技術創新的重要資源。
1.2國際貿易有利于推動產品的技術創新
在國際貿易的市場上,除了原材料和終端產品,還有一種進行初步加工生產出來的“中間產品”。我國對外出口的產品中雖然也包含有大量的“中間產品”,但一些稍微高科技含量“中間產品”的生產技術我國還未完全掌握。因此,在進行國際貿易的過程中引進部分高科技含量的“中間產品”,對其進行研究進而形成本土化的生產技術,這不僅改善了產品的質量、節約了成本,同時還加快了國內產品技術創新的步伐。
1.3國際貿易可以收集用戶對技術創新的意見及建議
在國際貿易的推動下,用戶得以使用到來自國內外的不同產品。在對國內外的產品進行全面的對比后,用戶則可以通過售后或客服等各種渠道、積極地提出對產品改良方面的意見及建議,這些建議和意見正是推動技術創新的關鍵信息,直接影響到技術創新的方向。
1.4國際貿易的集聚效應有利于促進技術創新
國際貿易集聚效應主要體現在新增貿易量的地域選擇方面,因為該區域國際貿易的存量較多,那么在該區域內發生國際貿易交流的頻率也就越多,從而區域內的知識技術交流頻繁,便會促進該區域的技術創新。并且一般來說,國際貿易聚集的區域都是外商投資的重點選擇對象,中國北京的中關村就是很好的例子,豐厚的外商投資也進一步的為技術創新添一份動力。
2.技術創新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2.1技術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
現代經濟學的觀點認為,在商品的生產過程中,將各種生產資料進行合理有效的組合的技術甚至比傳統的勞動、資本、土地以及企業家經營管理能力等生產要素的數量質量更為重要。高效的技術不僅可以實現對稀缺資源的節約,同時技術層面的不斷創新也為實現產品的多樣化提供了可能。由此可見,技術創新在國際貿易重的重要地位。
2.2技術創新有利于提高國際貿易產品的競爭力
技術創新能力是國家實力的一個重要體現,國家技術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可以顯著地增強其所生產的產品在國際貿易中的競爭力。無論是因為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從而帶來的產品質量的提升,還是由先進技術的應用所帶來的生產成本的降低,都使該國的產品在國際貿易的舞臺上握緊了價格優勢,在國際貿易的市場中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力。
2.3技術創新能推動產業結構調整與國際分工
一項新的技術以及新理念的應用往往會推動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做出相應的調整和改變,而產業結構調整又會推動社會分工的深化變革,進一步推動國際分工的發展,從而促進國際貿易向更合理、更有序的方向發展。例如某項技術創新推動了農業現代化的進一步發展,促進了農業機械化時代的到來,使得原本零散分布的小農業生產方式轉變為集中連片的大農業發展方式,一方面提高了本國甚至世界糧食的產量,另一方面也使多余的糧食作物進入國際貿易的市場,促使糧食作物在全球范圍內的流通和配置,對產業結構的調整做出了積極的影響,同時推動了國際貿易的進一步發展。
2.4技術創新有利于提高國際貿易的效率和效益
技術創新,尤其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蓬勃發展下,對國際貿易以往的交易方式進行了創新性的改變,極大程度地提高了國際貿易的效率。電子商務的出現就是在交易方式上結合互聯網技術的一次偉大創新,是技術創新推動國際貿易發展的典型例證。國家之間通過信息網絡,以電子數據的形式在全球范圍內進行貿易信息的交流溝通并完成各種貿易活動、金融活動以及與之相關的總和服務,提高了國際貿易的效率和效益。事實證明,電子商務的出現已經對國際貿易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積極影響。
3.促進我國國際貿易和技術創新相互作用的對策
3.1積極推進對外貿易發展轉型升級
隨著中央“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出臺,原本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的粗獷式是發展方式已經不再行得通。而且在我國科學技術水平已經有很大進步的今天,仍然是向國外出口大量的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初加工產品,這是無論如何都不應當出現的。同時,現階段我國的人口紅利也已經消耗殆盡,我國必須抓緊時間推動技術創新,轉變發展方式,由原先的資源密集型、勞動力密集型產業轉為知識密集型、科學技術密集型產業,從而不斷推進對外貿易發展方式的轉變。
3.2政府要不斷加大對于技術創新的資金投入
政府不僅要逐步提升科研創新資金投入在財政支出所占的比重,出臺相關的優惠政策以及專項資金以鼓勵技術創新,還要不斷增強技術創新意識,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并且還可以通過各種其他渠道,例如經濟杠桿和激勵機制等來增加對于科技的投入。
3.3建立和完善技術人才培養機制體系
技術創新的關鍵在于技術人才的培養,要加強我國的技術創新能力,首先就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技術人才培養機制,培養一批有能力、有志向、有理想的高新技術人才,緊接著要建立健全完備的人才利用和人才激勵機制,實現“育人有章、用人有法”,最大限度地發掘人才、培養人才、利用人才,促使我國的技術創新事業不斷向上發展。
結語
本文結合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雙邊關系做出了一些簡單的理論探討,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關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國際貿易的急速發展時期,同樣的,地理大發現以后國際貿易的發展也帶動了技術的交流與進步。在未來的國際貿易發展中,我國必須要重視并謹慎處理這對關系,一方面加大技術創新研發力度,另一方面加快轉變國際貿易結構,從而提高我國國際貿易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朱景山,陳奕奕.當前經濟環境下國際貿易對于中國企業技術創新的影響[J].商場現代化,2014(19)
[2]邱偉茜.論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J].經濟論壇,2007(07)
[3]何燕.論國際貿易與技術創新的關系[J].才智,2014(24)
[4]郭周明.新形勢下我國對外貿易發展面臨的困境及其對策[J].當代財經,2013(05)
[5]陳海波,朱華麗.我國外貿發展方式轉變的實證研究——基于全球價值鏈視角[J].國際貿易問題,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