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一帶一路”背景下,探索河南自貿區的創新發展路徑,有利于發揮河南的自然稟賦優勢,形成各具特色、互補發展的自貿區發展格局。河南應準確定位,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探索出適合自身的發展路徑,為建設高水平高標準自貿區,引領內陸經濟轉型發展,推動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創造經驗。
關鍵詞:一帶一路;河南自貿區;創新;路徑
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本文簡稱“河南自貿區”),包括鄭州、洛陽、開封三個片區。建立河南自貿區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是新形勢下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促進中部地區尤其是“一帶一路”沿線地區深度合作的重大舉措。河南自貿區必將成為河南的金字招牌,形成巨大的經濟驅動力和輻射作用;必將推動河南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的區域經濟大融合,吸引大量優質資本、集聚大量高端要素;必將成為河南創新發展的強大引擎。
一、“一帶一路”與自貿區
“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一帶一路”旨在借用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主動地發展與沿線國家的經濟合作伙伴關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經濟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體、命運共同體和責任共同體。
“自貿區”是兩個基本概念的簡稱。一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界定的自由貿易區(Free Trade Area,FTA),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通過簽署自貿協定,形成促進商品、服務、資本、技術、人員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大區”。二是世界海關組織(WCO)定義的自由貿易園區(Free Trade Zone,FTZ),是指在一國的部分領土內,被認為關境以外并免于實施慣常海關監管制度的區域。如果將自由貿易區的建立,解釋為應對外部壓力,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話,那么,自由貿易園區的建立就是為了修煉內功,促成更高水平的開放。
我國目前的十一個自由貿易園區是自由貿易試驗區,戰略基點落在“試驗”二字上,意味著國家要在此先行先試,重在制度創新,著力點在于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發展經驗,給予突破性創新的空間。它是試驗“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促轉型發展”的國家戰略區域,必將成為推進改革和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的“試驗田”,成為我國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載體,將起到示范帶動、服務全國的積極作用。
“一帶一路”與自貿區共同的主題就是開放,二者皆為共同深化對外開放的載體,因此,具有目與綱的支撐與引領關系。“一帶一路”為綱,自貿區為目,綱舉而目張,“一帶一路”側重以基礎設施為先導促進沿線經濟體互聯互通,而自貿試驗區則以降低貿易門檻,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以及加快區域內經濟一體化為主要內容,二者是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的。
二、加快河南自貿區建設的重要意義
河南自貿區獲批,成為河南第五大國家戰略,對于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的必然選擇
在河南自貿區總體方案中,國務院明確要求,河南自貿區要“培育‘一帶一路合作交流新優勢”。因此,服務“一帶一路”,服務內陸地區“走出去”和“引進來”的重任是河南自貿區核心使命。河南自貿區建設重點是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產能和貿易領域的合作,吸引企業統籌開展國際國內貿易,借助鄭州航空港、鄭歐班列、國際陸港等開放平臺作用,提升鄭州、洛陽主要節點城市輻射力帶動能力,密切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中心城市和海上絲綢之路支點的聯系,促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深化能源資源、經貿產業和人文交流合作,形成全面開放合作新格局,為河南新一輪開放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戰略支撐,積極全面地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
2.推動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
河南要實現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就必須要尋找新的經濟增長動力。先進制造業和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是助推河南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源。二者的發展都要依托國際大市場,借助國際市場的優勢,引入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生產方式,助力產品檔次的提升,并使得河南的產業鏈和價值鏈向高端延伸。因此,河南自貿區的建設可逐步化解河南深處內陸,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受區位、貿易傳統、外向度等制約的劣勢,逐步與全球發展深度接軌,有利于重構商業模式,釋放生產力潛能。與此同時,國內外強大的物流、人流、信息流和資金流都將匯集于自貿區。隨著更多先進制造業企業進駐自貿區,河南自貿區的建設必將力促河南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力促河南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助力打造河南經濟升級版。
3.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客觀要求
在我國,各自貿區都承擔著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協同發展的相應責任。河南自貿區利用其所培育的便利的貿易環境,自由的投資環境、金融的國際化和高效便捷的政府服務環境,利用其位于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向、南向交會點的位置優勢,必將輻射帶動周邊區域外向型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水平,從而輻射和帶動周邊區域進一步參與全球資源聚集和整合,引領內陸經濟轉型發展,成為內陸對外開放重要門戶,為內陸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提供有效示范、探索重要經驗。
三、河南自貿區創新發展路徑的對策建議
自貿區的建設是一個探索、推進、完善的過程,河南自貿區的建設必須根據自身資源稟賦和優勢因素,明確發展定位、產業升級新方向,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創新河南自貿區發展路徑,實現高質量發展。
1.準確定位,明確自貿區發展功能
河南地處中部、連接南北,位居我國核心腹地,是“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國家在河南自貿區建設定位中明確指出:加快建設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現代立體交通體系和現代物流體系,著力建設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的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兩體系一樞紐”的發展定位,充分激活了河南的自然稟賦,突出體現了河南的區位交通、改革創新、產業基礎、輻射帶動等優勢,與其他四大國家戰略內在統一,是河南自貿區擔負的為全國改革開放大局服務的獨特使命。
交通和物流體系是否完善,是影響一個地區未來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國家之所以給河南“兩體系一樞紐”的發展定位,是希望河南能夠將區位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因此,河南自由貿易區建設必須準確定位,明確自貿區發展功能,把交通樞紐的優勢、物流的優勢轉化為經濟發展優勢,打造對外開放大平臺、大市場、大流通體系,更加快速的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強的輻射帶動力,成為中部崛起和內陸發展的最大引擎與動力,形成內陸最大的開放高地。
2.創新驅動,引領產業升級新方向
河南自貿區建設應充分利用自貿區吸引投資、運輸成本、稅收優惠、國際展銷等政策優勢,在自貿區內合理規劃布局產業發展,加快出口產業結構優化步伐,打好產業布局基礎,成為助推河南產業轉型升級的催化劑與動力源。
一是借助河南的區位特點和交通樞紐優勢,打造以鄭州航空港區為核心的貨流、商流、金融流、技術流、信息流的全面現代物流中心。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將會對周邊地區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帶來極強的輻射功能和帶動作用。二是利用傳統產業的雄厚基礎和自貿區的政策創新優勢,打造高成長性制造業及高技術產業為主的制造業。要積極瞄準現有傳統產業及企業的升級換代,促進高端裝備制造業與傳統產業互動提升,進一步加強品牌意識,努力實現出口產品和出口企業“中高端化”結構轉型,打造中西部高端裝備集交易、展示、租賃、倉儲、分撥、維修的綜合性國際集散中心。三是大力發展以金融、租賃、商業服務等行業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鼓勵制造業延伸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深層融合,利用生產性服務業對產業集聚的作用,為自貿區內產業發展提供合理的配套服務,以促進產業集聚效應的形成。四是要深入研究挖掘、傳承展示華夏歷史文明等歷史文化資源,培育古都文化旅游品牌,開發與國際相接軌的文化產業,促進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3.深化改革,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
河南自貿區在落實好國家各項金融支持政策的同時,應借鑒上海自貿區金融開放創新的制度框架體系,深化改革,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切實提升金融的服務功能。
一是推進金融領域改革創新,搭建投融資平臺,撬動社會資本,引入“互聯網+”,豐富金融業態,推進網絡金融創新;二是圍繞建立自由貿易賬戶體系,擴大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以推進外匯管理改革,探索金融服務跨境電商、高端智能制造、多式聯運、文創旅游等產業新路徑;三是建立離岸金融結算中心和離岸金融業務新模式,支持具備出資條件的金融機構在自貿區內設立金融租賃公司,大力推動金融服務業對民營資本和外資金融機構開放,吸引更多金融領域的企業入駐自貿區;四是建立風險防控機制和金融風險評估預警機制,探索構建多元融資、服務高效、一體聯控的金融服務體系,為市場主體提供安全、高效、精準的金融服務。通過深化改革,推進金融領域開放創新,力促河南金融行業積極作為,使市場主體跨境結算與投融資有更多的渠道、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更加可控的風險,為自貿區建設提供金融支持。
4.制度創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
鼓勵制度創新,是我國各個自貿區的核心任務。河南自貿區在全國創新實現了“三十五證合一”,應繼續圍繞“提高效率”和“完善服務”兩個主要內容,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一是創新政府管理方式。自貿區要求所在地政府具有國際化視野,借鑒國外成熟模式進行制度創新,加強國際和地區間的監管互認與合作,尤其是自貿區行政管理體系的構建,要與國際高標準投資和貿易規則體系相適應。二是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引進上海事中事后監管信息化平臺,做好監管架構設計,實現“雙隨機——公開”監管理念,正確處理履行監管職責與服務發展的關系,實現監管措施的便利化與管理體制的多樣化。三是建立集中統一的市場監管體系,從市場的角度使政府職能服務起來,做到不“缺位、錯位和越位”,為企業發展提供良好的服務,努力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總之,河南自貿區的建設,將在行政審批、商事服務、稅收服務、監管便利等方面,加速釋放制度創新紅利,與境內外的多領域合作搭建新平臺、創造新機遇,建立國際高水平投資和貿易服務體系的。
參考文獻:
[1]余萍.自貿區發展背景下河南產業發展的路徑選擇[J].對外經貿,2017(4).
[2]顧俊龍,等.“十三五”時期加快建設河南自貿區,強化河南作為全國戰略支點作用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3]王芳.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政策創新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作者簡介:杜偉(1979- ),女,河南洛陽人,洛陽廣播電視大學副教授,研究方向: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