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琳
[摘 要]人文素質是社會轉型的重要前提條件,語文教育則是開展人文教育的重要途徑。但是我國人文素質教育發展基礎薄弱。因此,通過人文素質教育在黨校語文教學中應用的價值分析,闡述黨校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的現狀分析,最后論述人文素質教育在黨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關鍵詞]人文素質 ;語文教學; 應用 ;改革
一直以來,中文教學是所有學校不可或缺的一門課程,因為它對每個學者的自身價值以及對社會發展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所以,我們不可忽視中文教學,尤其在黨校的培訓中,黨是我們國家的領導力量,國家必須要確保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員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
一、人文素質教育在黨校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
(一)人文素質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滲透度不高
黨校語文是培養學員人文素質的一門重要課程,在新時期,語文教學又被賦予了新的內容,是培養學員個性,進行人文素質教育的一個途徑,培養語文能力是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大學語文學習不是為了糾正學員的錯別字,而是要發揮其人文性和基礎性的特點,適應現代學科交叉滲透的趨勢。事實上,學員是語文學習的主干力量,所有的教學模式都是為學員的學習服務的。在教學中,基本都是教師為主導地位。而且在黨校語文學習中,很多人對于其認識產生了一定的偏差。我們一直認為語文教學就是培養學員的文字表達能力,沒有重視人文素質方面的教育。
(二)人文素質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教學評價體系不到位
首先,在思想觀念方面,不重視語文教學評價,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黨校語文教育受到冷落,領導不是特別重視這門課程。語文教學中人文素質教育滲透評價也一直是邊緣化的尷尬局面,特別容易被忽視。其次,教學評價標準具有很強的表面性,比較容易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老師和學員之間的主體價值取向,也忽視了學員的創造性。在教學中,基本都是教師為主導地位,學員對于是不是在教學中滲透了人文素質不得而知。
二、加強人文教育在黨校語文教學中運用的有效措施
1.提高老師的人文精神底蘊
不僅學員應該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同樣老師也應該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蘊。黨校語文本身不一定能天然的散發人文的光彩,但是其中的人文內涵是需要老師去用心體會的。首先,老師應該培養自己的人文意識和責任,不應該只看到知識的傳授,感念的講解,而應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傳播,在人文教育中體現“樹人“的思想。其次,老師在教課時,應積極結合現實生活,以自己的生活經驗為出發點,保證學員深刻理解課文的內涵。最后,不管是學術還是育人,老師都得道德高尚、情操優美,努力成為學員的良師益友。一位優秀的老師,可以有效的開發學員的內在自主性,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并且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精神,進而引導學員正確面對人生。老師的言行舉止直接影響著學員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的成長。此外,優秀的老師,學員可以從其身上學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和嚴謹的學習態度,這些都會使得學生受益一生。
2.采用以人文本的方法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以人為本是人文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應該處于平等的地位,并以平等的態度將自身理解的內容和想法傳授給學員,作為學員理解知識的一種參考,并非是永遠不變的標準。人文素質教育應貼近生活,緊跟時代。由于現階段黨校學員開始了與社會的接觸,在各個方面都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更加愿意凸顯自身的獨特性。所以,老師要逐漸引導學員結合自身經歷和所知內容,調動學員的學習激情,充分挖掘學員的潛在能力和特點。在此前提下,老師也要發揮自身的人格魅力,用文化感染并熏陶學員,最終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
3.改革創新教學手段
黨校要充分發揮互聯網的作用,開拓一條新的人文素質教育的道路。鼓勵老師在網絡上發表一些建設性的評論,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時代在發展,所以人文素質教育也需要跟上時代的腳步,堅持走在現代文化創作的前沿黨校應充分結合現代化教學手段,調動課堂教學的活躍氛圍,進而提高學員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要注重從生活實際出發,結合實際豐富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而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就學員的創新意識來說。
就是學員要經常用創新的思維發現和解決問題,其創新能力的培養和形成就是讓學員產生創新的理念,為把其培養成創新型人才打基礎。培養創新意識主要是要建立一些良好的心理品質,要有求知欲、興趣、懷疑感、自信心、思維的獨立性等。語文創新意識主要是指對自然界和社會中的文學現象具有好奇心,不斷追求新知、獨立思考,會從文學的角度發現和提出問題,并用語文學習的方法加以探索、研究和解決。
三、結語
綜上所述,作為培訓黨員干部及提高技能的黨校在黨建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中文教學是其教學中的關鍵內容,教學理念應樹立崗位需求為向導,教學內容應采取實踐應用為原則,目標按照能力培養為標準,才能使構建的中文教學體系具有黨校特色。為此,作為黨校教學工作者應不斷充實自己,提高教學水平,為促進黨校教育質量的提升作出應有的貢獻。
加強學員人文素質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是順應時代發展的客觀需要。黨校語文教學的文學特點和人文氣息有利于進行學員的人文素質教育,重視語文教學中的人文素質教育,能有效地培養學員的人文修養,增加學生的文化底蘊,對于學員精神世界的建立有正確的引導作用。
參考文獻:
[1] 劉云 . 論以人為本的黨校教育管理思想 [J]. 湘潮 ,2012(8).
[2] 申霞 . 論新形勢下黨校教育理念與機制的創新 [J]. 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 ,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