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萬明 鄭勇 王鈞 李文靜
摘要:大數據、“互聯網+”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代表著現代農業發展的新方向、新趨勢,對于促進農業轉型升級具有重要作用。山東省積極開展農業大數據運用,在頂層設計、資源整合、應用示范、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但仍存在認識不高、信息孤島、采集困難等問題。本文以山東省為例,在“互聯網+”背景下,提出利用“互聯網+”的技術和思維,構建工作推進良好機制、建設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建立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拓展和深化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領域等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農業大數據;農業信息化;山東省
中圖分類號:S126(252)文獻標識號:A文章編號:1001-4942(2018)05-0143-04
Abstract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big data, “Internet+” and modern agriculture represents the new developing direction and trend of modern agricultur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agriculture. Shandong Province has actively implemented the use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and has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top-level design, resource integration, application demonstration, and personnel training.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uch as insufficient understanding, isolated information, and difficulties in collection. In this paper, we took Shando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and propos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big data should use the technology and thought of “Internet+”, build good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work, establish agricultural big data management platforms, set up agricultural big data management centers, and expand application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Keywords “Internet+”; Agricultural big dat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Shandong Province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有著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互聯網+”是中國經濟新常態之一,自2015年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國家持續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發展“互聯網+農業”,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互聯網時代,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綜合運用將會給農業大數據帶來深刻變革。基于此,筆者結合農業大數據發展現狀,以山東省為例,在總結實踐基礎上分析存在的問題,探索利用互聯網技術、思維,以互聯網之長補農業大數據之短板,提出“互聯網+”背景下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幾點建議,以期為推動大數據與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提供參考。
1 國內農業大數據發展現狀
數據已成為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大數據應用越來越彰顯它的優勢[1]。大數據是互聯網延伸及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低成本化驅動的自然現象,是認識復雜系統的新思維新手段,核心功能在于預測。農業農村是大數據產生和應用的重要領域,是大數據發展的基礎和重要組成部分。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是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有力抓手,將推動我國農業邁入全面信息化時代,是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的重要手段[2]。
近年來,隨著大數據相關政策文件陸續出臺,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2015年,國務院《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提出,發展農業農村大數據,實施現代農業大數據工程。農業部制定印發了農業農村大數據發展的實施意見,組織對農產品單品種大數據進行試點。部分省份大數據建設已取得了一定進展,云南農業大數據中心啟用,貴州農業云建設方案得到批復,江西“智慧農業”建設在全國率先采用PPP模式,上海綠葉菜大數據形成了生產經營管理地圖。實地調研發現,天津按照全系統、全要素、全過程的理念,通過整合數據信息資源,把現代都市型農業發展層面的成效體現在大數據平臺上面,形成了跨部門、跨區域的涉農數據資源采集共享工作格局,建設科學決策平臺、精準管理平臺、綜合服務平臺,使其成為輔助“三農”工作的“助推器”和“倍增器”。
2 山東省農業大數據實踐
2.1 農業農村信息化發展情況
近年來,山東省積極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發展勢頭良好。根據《山東省第三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2016年末,山東省平均每百戶擁有電腦46.4臺,手機215.5部,上網手機比重43.3%,100.0%的村通電話,99.5%的村安裝了有線電視,99.0%的村通寬帶互聯網,10.7%的村有電子商務配送站點[3]。據山東省農業廳調查,截止2017年底,全省電子商務交易額20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600多個,淘寶村、淘寶鎮總數分別達243個和36個;全省已開展了不同層次信息進村入戶工作的縣有89個,占66.4%。“互聯網+”、移動互聯等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有效解決了信息進村入戶最后一公里問題,為大數據在農業領域的運用奠定了基礎。
2.2 農業大數據發展情況
當前,山東農業發展的基礎還比較薄弱,農業的主要問題由總量不足轉變為結構性、階段性過剩,有效供給跟不上消費需求的升級。同時,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還沒有真正實現有機銜接。大數據可以解決其中存在的問題。大數據、“互聯網+”可以利用互聯網思維提升農業全產業鏈,對農業生產要素進行優化配置,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2013年,國內第一個農業大數據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在山東成立[4]。近年來,山東省積極開展農業大數據運用,在頂層設計、資源整合、應用示范、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5]。
2.2.1 做好頂層設計 山東省農業廳一直把推進農業大數據運用列為重點工作,明確分管領導和具體人員,先后組織起草了《山東省推進農業大數據運用實施方案(2016—2020年)》并經省政府批復實施,出臺了《山東省農業廳“農業云”建設實施方案》,研究制定了《農業大數據 標準體系》等四類地方標準,針對大蒜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成立了協調推進組。
2.2.2 推動大數據平臺建設 在梳理信息資源目錄基礎上,力爭建成“一個大數據平臺、N個應用系統、一個公共服務平臺、一套標準”的大數據平臺和一個數據中心、兩個支撐環境、十大業務平臺、N個業務系統的“農業云”的基本架構,實現全省農業農村情況的家底清,對農村經濟的決策準,對農業生產的調度靈。
2.2.3 推進大數據發展應用 搭建了省、市、縣、鄉五級互聯互通的山東省農業科技服務云平臺;利用云平臺和地理信息(GIS)技術繪制了涵蓋全省韭菜種植面積333.3 m2以上(含333.3 m2)的生產經營主體、韭菜信息的國內第一張精準“放心韭菜地圖”,建立動態生產監管信息數據庫;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開發了山東省農藥監管圖,實現了對省內農藥生產企業及管理人員、農藥市場等的精準監管。
2.2.4 加強人才培養 舉辦了全省農業農村大數據高級研修班,為開展農業大數據工作奠定了人才基礎。加強與有關高校、科研單位和大數據產業公司的聯系,開展農業大數據相關研究,為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提供高層次人才支撐。
2.3 存在的問題
在新形勢下,農業農村數據一直存在底數不清、核心數據缺失、數據質量不高、共享開放不足、開發利用不夠等問題,無法滿足農業農村發展需要[4]。從山東實際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2.3.1 認識水平不高 由于信息化的作用尚未充分顯現,政府部門對農業大數據的支持力度不夠,加上沒有后續細化的配套政策措施,造成頂層設計仍然欠缺,農業企業和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數據的采集和應用缺乏主動。
2.3.2 存在信息孤島 由于分散建設的業務信息系統繁多,數據源標準不一,缺少融合、互不相通,普遍存在“信息孤島、數據煙囪”現象,有數據“打架”問題,無法支撐大數據開發應用。
2.3.3 數據采集困難 由于農業農村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無線信號、寬帶都是制約瓶頸,數據的自動化采集手段較少,農業數據采集、傳輸、存儲、共享的手段和方式落后,加上農產品種植小而散,數據收集非常困難。此外,在發展理念、資金投入、人才隊伍等方面也存在不足,制約了農業大數據發展進程。
3 “互聯網+”背景下山東省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的建議互聯網具有融合、創新、開放、共享等特征[6]。“互聯網+”背景下的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就是要把“互聯網+”和農業大數據這兩個要素聯系融合起來,以“互聯網+”的技術要素即云、網、端為基礎,運用“互聯網+”的思維理念即“平等、開放、共享”[6],基于山東農業發展特點和需求,拓展和深化農業大數據重點發展應用領域,推動大數據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打造山東農業發展新優勢,培育發展新動能,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力支撐。
3.1 提高認識,構建工作推進良好機制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農業大數據作為新常態下統觀現代農業發展的有力工具,必須提高認識,用互聯網思維謀劃農業、布局農業,建立相應工作機制,制定詳細的時間表、路線圖,形成職責明確、協同推進的工作格局。同時,主動打破部門利益,積極推進農業信息資源共享,橫向聯合,打通行業間數據壁壘,縱向延伸,以共享促共建,整合接入更加全面的數據資源。
推動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建議設立省級專項資金,統籌安排農業農村信息化項目,引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農業的跨界融合,全面考慮農業大數據需求,不符合數據共享要求的不予安排資金,大力推動促進現代農業生產信息化、精細化和智能化,促進農業轉型升級。
加強農業部門與高等院校、科研單位、大數據企業的合作交流,支持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與聯合攻關,通過農業經營主體和高校等科研單位的合作,培育一批高端的具有數據挖掘、分析、整合和管理的大數據人才,有針對性地培養既懂農業又懂大數據的復合型人才隊伍。
3.2 積極謀劃,建設農業大數據管理平臺
加強“云”“網”“端”基礎設施建設,既包括大數據平臺、信息系統等軟件,也包括互聯網、物聯網等網絡基礎設施,還包括傳感設備、移動終端等硬件[6]。重點支持農業物聯網、移動終端設備等,加快基礎設施、通信基站的建設,打破信息建設孤島,形成信息高速公路。
大數據平臺是新時期、新常態下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從宏觀、系統的角度出發,按照“頂層設計、統籌建設”和“橫向聯合、縱向延伸”的原則,構建大數據平臺整體框架。平臺基于“互聯網+”、云計算技術,按照集約化的理念,實現數據資源的統一管理、分級授權、按需分配、綜合利用,以“信息化、數據化、自流程化、融合化”實現業務工作數據化、可視化、智能化,集合大數據分析工具滿足不同數據需求,推進大數據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等各環節、各領域的應用,助推農業生產精準化智能化、農業經營模式創新、農業管理與服務水平提升[7]。
3.3 整合資源,建立農業大數據管理中心
根據《山東省推進農業大數據運用實施方案(2016—2020年)》,組建山東省農業大數據交換管理中心,形成政府數據統一開放平臺,把山東省農業大數據交換管理中心建設成山東省農業農村經濟的基礎數據存儲中心、為農業農村經濟提供服務的技術數據支撐中心以及為科學決策提供數字依據的分析數據應用中心。
完善省內相關數據采集、傳輸、共享基礎設施,利用傳感器、RFID、二維碼、遙感、API接口等技術進行數據采集[8],提升數據采集利用和共享能力;研發推廣采集設備,促進數據資源采集自動化,打造一批大型農資、農產品集散中心電子交易平臺,鼓勵經營主體利用大數據技術對生產經營過程實行精細化、信息化管理,為匯聚更多數據資源夯實基礎。
3.4 突出引領,深化農業大數據創新應用
農業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基礎和支撐。在農業管理中,要利用互聯網技術和運用大數據思維,形成“用數據說話、用數據管理、用數據決策、用數據創新”的氛圍,實現“人在干、數在轉、云在算”,通過數據分析、數據挖掘,用大數據輔助政府科學決策。
應用是發展農業大數據的關鍵,必須以需求為導向,釋放數據的價值。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對農業生產要素進行數字化涉及、智能化控制、精準化運行、科學化管理,開展數據挖掘、深度學習、關聯分析、管理與處理等關鍵技術在農業領域集成應用[9],打造山東省現代農業發展新途徑、新模式。
針對山東農業發展中存在的農業產業鏈條較短、農產品附加值不高等問題,應重視大數據指導農業生產、引導市場作用,結合優勢特色產業,選擇大蒜、生姜、蘋果、馬鈴薯等開展單品種農業全產業鏈大數據共建共享應用試點,建立完善的數據采集、數據分析和數據服務機制,加快農業全產業鏈提升,有效破解小農戶對接大市場的問題,促進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
參 考 文 獻:
[1] 溫孚江.大數據農業[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5.
[2] 王小兵,康春鵬. 聚焦聚力 推進農業大數據發展應用[N].經濟日報, 2018-1-11.
[3] 山東省第三次農業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山東省統計局.山東省第三次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R].2018.
[4] 溫孚江,宋長青.農業大數據應用、研究與展望[J]. 農業網絡信息,2017(5):31-36.
[5] 鄭勇,王光華.山東省農業大數據發展情況[J] .農業工程技術,2017,37(30):59-61.
[6] 農業部信息中心課題組.農業信息化研究報告2016[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7.
[7] 王鈞. 互聯網思維下山東農業大數據應用的若干思考[J]. 信息技術與信息化,2017(10):95-96.
[8] 許世衛,王東杰,李哲敏.大數據推動農業現代化應用研究[J]. 中國農業科學,2015,48(17):3429-3438.
[9] 秦學敏,陳位政,譚立偉,等. 互聯網思維下農業大數據的需求、現狀與發展思考[J]. 農業工程技術,2015(36):4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