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長期以來,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運作當中均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鑒于其由中央及地方等政府部門投資形成的性質,在國民經濟的發展過程中發揮出很大的作用,如何尋求國企人力資源的培訓創新途徑,開發出科學培訓策略十分關鍵。本文通過闡述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和開發的重要價值,分析了目前國企人力資源培訓過程中顯現的缺陷和不足,并據此提出了科學的培訓創新途徑與開發策略。此研究以分析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和開發策略為目的,從而推動我國國有企業的不斷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開發策略
對于我國而言,國有企業不僅是企業的重要組成類型,而且與經濟發展的情況緊密關聯。面對日益激烈化的市場競爭形勢,國有企業也在積極謀求生存與發展。眾所周知,人力資源的管理水平,決定著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為了凸顯出國有企業的優勢,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開發出科學、合理的培訓策略變得尤為迫切。實際上,對于企業而言,開發和創新人力資源的培訓途徑,也屬于一種增值的投資,對企業占據市場份額,發揮出人力資源的優化作用都是非常有利的。因此,探討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與開發策略具有重要意義。
一、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和開發的重要價值
對于國有企業而言,其發展的狀況是與員工的專業能力、操控水平以及職業素養緊密相關的,通過加強人力資源的培訓管理,可以推動國有企業的不斷進步。所以,加大人力資源的培訓開發力度顯得非常關鍵。實際上,國企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涵蓋諸多內容,其中有市場競爭、綜合管控、生存與發展等諸多方面的能力,可謂幫助企業占據市場有利競爭地位的有效手段。并且在改革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的過程當中,人力資源培訓凸顯出良好功效,使企業員工的專業水平與職業素養均得到提升。人力資源培訓的綜合能力,是與經濟利潤多少、運營成功與否以及質量的高低等因素緊密相關的,顯然,作為企業的管控與實施者,人的作用毋庸置疑,深化改革人力資源的培訓管理已經非常迫切。同時,創新與開發全新的人力資源培訓途徑和策略,對企業人員綜合能力的提升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個人價值的凸顯。鑒于社會中存在著不良的風氣,做好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能夠為員工提供良好的發展平臺,將職業發展與企業的經濟效益緊密關聯,對國企的長遠生存與發展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目前國企人力資源培訓過程中顯現的缺陷和不足
1.人力資源培訓理念存在嚴重滯后性
長期以來,由于遭受從前的管理思想的束縛與影響,導致國企一直對人力資源的培訓意識薄弱,沒有予以重視,整體的培訓理念較為滯后,缺少深入的探究與實踐。由此,使得國有企業在人力資源的管理模式上也不再適用于目前的發展需要,欠缺科學、合理的人力資源培訓規劃與創新。在沿用從前粗放式的培訓模式之后,致使國企的人才儲備與培訓效果不佳。國有企業當中,無論是領導、管理人員,還是普通員工,均對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予以忽視。由于國有企業員工數量眾多,而培訓力度的不足,讓更多員工的價值無法發揮,導致員工結構過于冗雜,耗費了不必要的人力資本,嚴重制約了國企的長遠發展和進步。
2.過于固定且單一化的人力資源培訓方式
從國企當前的人資培訓方式來看,呈現出過于固定且單一化的缺陷,很多國企開展人力資源培訓工作時,常運用員工互動探討、口頭形式知識講解等方式,偶爾會組織比較簡單化的培訓活動,為了節省時間,培訓活動中缺少相應的模擬訓練或者實驗的環節,在心理指導與職業素養提升方面均予以忽視,由此導致人力資源的培訓工作過于簡單、單一化,讓參加培訓的員工產生枯燥乏味之感,影響到最終的培訓成效。由此可見,改善人力資源培訓方式已經十分迫切。
3.人力資源培訓的考核與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長久以來,國企在利用人力資源的考核制度過程中,更加傾向于把考試和實踐操控有效融合,在績效考評方面沒有予以重視,此種考核的模式,無法對企業員工實現全面、綜合的評定,由此導致考核的結果不夠科學,難以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熱情,激發出相應的潛力。同時,人力資源培訓工作開展的過程中,由于管理制度不夠健全,使具體的培訓工作缺少必要的指導和規劃。在培訓內容的設計方面,沒有結合企業員工的實際需求,造成整體的人力資源培訓缺少一定的針對性,使最終的培訓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對人力資源培訓的內涵與作用理解過于表面,導致形式主義嚴重,缺少創新與突破,難以完成既定的培訓目標。
三、國企人力資源培訓的創新途徑與開發策略分析
1.提升人資培訓意識,引入先進培訓理念
國企實施人資培訓管理過程中,需要改變從前的認知錯誤,提升培訓意識,引入先進培訓理念,才能發揮出良好的培訓效果。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壓力,為了滿足快節奏的企業運營需求,需要保證每個工作崗位均發揮出相應作用,人的作用尤為突出。利用人力資源培訓方式,使企業人員意識到培訓的重要性,掌握自身崗位的職能與責任,在先進的培訓理念影響下,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企業方面的歸屬感,為占據有利的市場競爭地位奠定良好的基礎。一方面,摒棄從前的國企對人力資源培訓的固有認知十分必要,依靠全新的培訓理念,制定科學的培訓方案,達到全面意識提高的效果。另一方面,通過宣傳與教育,使企業人員在人力資源管控與培訓方面予以重視,堅持做到以人為本,為達到既定的培訓成效做準備。
2.改善人力資源的培訓方式
企業在朝著現代化發展方向前進,國企在此環境中,面臨著培養員工綜合能力的重任與挑戰,經過培訓后,會提升企業員工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養。所以,在重視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的同時,應改變從前固定且單一化的培訓方式,不可使員工的培訓工作過于簡單化、形式化。第一,在明確培訓思路之后,對現有的員工培訓方式進行改善和優化,運用不同類型的培訓方法,為企業人員講授專業的知識,尤其針對不同的工作崗位而言,充分聯系實際工作,增設實踐培訓環節,改變從前的理論講解模式,轉變成溝通互動的指導方式,讓學員都可以參與其中,經過和培訓教師間的互動,增強培訓效果,提升培訓感受,并對學員接受情況及時予以掌握,便于后續培訓計劃的改進和完善。第二,培訓應確定將問題的解決作為主導方向,根據不同職能部分和級別的員工,經過對學員具體情況的深入了解后,聘請有經驗的培訓教師,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使企業員工能夠不斷補充并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從而達到對問題解決的目的,有效確保國企員工的培訓效果。
3.不斷完善人力資源培訓考核與管理機制
為了構建高素質、高水平的人才隊伍,國企在開展人力資源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應緊密結合實際的發展情況,不斷完善人力資源培訓的考核與管理機制,堅持公平與公正的實施原則,對員工加以考核評測,保證培訓考核的客觀公正性,如此便于企業對培訓工作制度的及時調整和改進。通過運用激勵機制,并使其和競爭制度相結合,營造員工間的良性競爭環境,根據優勝劣汰規定,對員工的專業技能加以提升,開發出潛在的能力。運用獎懲制度時,也要保持公平,對表現突出員工給予獎勵,針對違規員工則予以懲罰處理。當然,對于監督機制的健全與補償也必不可少,經過深入掌握員工的培訓狀況以及培訓工作的落實度,為后續的改進與優化策略的制定做準備。同時,還需進一步完善有關管理制度。依靠不同機構的組織協調制度,加強人力資源部門和其他機構間的溝通力度,從而凸顯出協同合作的優勢作用。此外,制定科學合理的薪酬制度。針對員工在薪酬方面較為重視的特點,所以,國企應該對員工的薪酬制度加以優化和改善,適當的提升薪酬的水平,以便達到有效的激勵效果,使得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與熱情更加高漲,從而在實際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發揮出相應的崗位作用。
四、結論
從此論文的分析中可知,探討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與開發策略具有重要意義。本文通過闡述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和開發的重要價值,分析了目前國企人力資源培訓過程中顯現的缺陷和不足,并據此提出了科學的培訓創新途徑與開發策略:提升人資培訓意識,引入先進培訓理念、改善人力資源的培訓方式、不斷完善人力資源培訓考核與管理機制。望此次研究的結果,能夠得到相關人員的重視,從中獲取到一定的幫助,以便推進我國國企人力資源培訓管理的改革進程。
參考文獻:
[1]逄秀琴.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分析[J].現代商業, 2017,25(11):161-162.
[2]王文艷.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2016,20(16):201-205.
[3]周雨露.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分析[J].消費導刊,2017,14(26):117-119.
[4]孟亞莎.淺談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7,24(14):103-109.
[5]陳淑.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分析[J].商品與質量,2017,17(29):136-140.
[6]林旭.淺談國企人力資源培訓創新途徑及開發策略[J].經濟管理:全文版,2016,22(17):00028-00029.
作者簡介:唐蘇娜(1984.06- ),女,壯族,廣西南寧人,管理學碩士,國家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經濟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管理、農業經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