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斌
內容摘要:本文通過對典型電商、物流企業的調研,評估無人機物流人才的市場需求狀況,構建人才職業能力體系;對現有無人機物流人才供給狀況進行評估,最后提出無人機物流人才培養體系。
關鍵詞:無人機物流 人才需求 人才培養體系
研究背景分析
(一)國家政策扶持
2017年12月,工信部發布 《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支持有條件的普通高校和職業院校設立無人機相關專業,建立多層次多類型的無人機人才培養和服務體系;鼓勵企業引進國內外高層次技術人才,加強技能人才培訓;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合作,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構建具有競爭力的高端人才隊伍。
(二)國內外電商、快遞巨頭競相布局
谷歌自2014年就開始進行無人機送貨項目的測試,亞馬遜在英國已獲得測試無人機超視距運貨業務資質,DHL在德國已經獲得無人機運輸的空域;2017年7月,順豐的大型物流無人機總部在四川成都成立,京東宣布未來5年內生產100萬臺無人機,并計劃在陜西打造全球第一個低空無人機通用航空物流網絡,實現陜西全域覆蓋。
(三)無人機快遞物流市場潛力巨大
1.行業發展迅速、技術飛速進步。隨著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未來無人飛機技術將得到進一步提升,從有人操作到遠程操作到自主飛行,未來無人機的運輸會越來越頻繁。與此同時,隨著儲能技術的升級,續航能力、荷載能力將會進一步提升,未來無人機運輸的使用場景將進一步擴大。同時隨著相關傳感、飛控系統以及相關設備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硬件成本將會進一步降低,尤其是順豐、京東等大規模使用者的存在,將會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
2.解決物流行業最后一公里痛點。偏遠地區的送件量小、路途遙遠、成本高昂,而且,物流成本主要在于最后一公里的配送環節。數據顯示,2016年度全球物流成本近800億美元,其中最后一公里運輸占總成本比例達50%。因此,快遞物流企業有足夠的降本增效的內在驅動力。
3.農村電商市場展現巨大潛力。農村電商已成電商發展新“藍海”,整個雙向物流網絡的市場空間在萬億以上。由于基礎設施建設有待完善等原因,無人機配送將在農村電商中大顯身手。無人機可以直接從倉庫送往鄉村地區,省去中間車輛、司機等成本,直接解決了鄉村最后一公里深入問題。
4.滿足終端客戶對配送速度不斷提高的要求。速度是國內外各快遞企業提升顧客剩余價值的切入點。亞馬遜送貨無人機Prime Air定位于高端速達服務,順豐公司設想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 + 支線大型無人機 + 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而京東的亞洲一號已經從當年的上海1座擴展到八個城市共9座,未來5年,還將在全國30多個核心城市陸續建造亞洲一號。
無人機物流人才需求現狀分析
(一)無人機物流人才需求趨勢分析
一是無人機物流人才需求層次多樣。無論是無人機物流開發企業還是應用企業,無論是前端設計還是終端操作,各崗位都需要專業且綜合的人才處理各類日趨復雜的工作。類似物流無人機機體設計、航線規劃、無人機配送中心建設等工作,則需要具備相當的物流專業知識才能勝任。二是無人機物流人才需求量不斷擴大。隨著國家政策層面的明朗,無人機在民用領域的適用范圍不斷擴大,各類無人機物流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同時各類培訓機構和高校無人機專業也漸有蓬勃之勢。有很多專業的無人機物流企業需要各級人才。三是物流人才研究和教學的水平需提高。無人機物流作為一個新興行業,意味著研究理論和實際操作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以促進研究和無人機物流相關的技術。隨著無人機物流人才的巨大短缺,與此同時還需發展相關方面教育,建立學歷和非學歷教育的人才培養體系,建立政府、學校、企業、社會相結合的培養機制,規范無人機物流培訓市場。
(二)無人機物流人才結構分析
1.無人機飛行操控員和任務設備操控員。企業對于此類操作技能型人才不僅要求具備合格的低空無人飛行器操控能力,還要有一定的業務能力及綜合素質。典型崗位如無人機飛手、客戶服務、售后及維修、培訓師等。企業對這類崗位的學歷要求一般在大專以上,有一定的專業背景知識,對工作經驗要求不高。此類型員工來源主要有兩種:一類是招聘后自行培養,由企業老員工“老帶新”手把手教出來;一類是由社會無人機培訓機構培訓后上崗。雖然有部分職業院校開設無人機相關專業或課程,但畢業生數量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相關職業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一般都設有操控員培訓課程,但任務設備操控員專業只在少數院校和培訓班才有。因此市場現有無人機物流人才普遍存在技術技能單一、可發展空間不足的缺陷。
2.無人機設備使用維護人才。無人機設備包括飛行設備、任務設備以及地面設備等部分。由于此專用設備的專業性和價值,此類技術型人才主要由職業類院校相關專業培養,市場培訓機構大多無法提供相關培訓,但國內高校開設的飛機設備使用維護專業大多是針對有人駕駛飛機的,在設備種類以及人才培養規模上都已不能滿足多種無人機快速發展的市場需要。這類人才招聘起點一般在本科以上,并且有一定的相關工作經驗,由于無人機新興行業的特性,企業在市場上無法招聘到即用型技術人才,依然需要經過大量針對性的培訓后才能上崗。典型崗位如無人機應用技術支持工程師、無人機調測工程師、數據工程師、基地運營工程師等。
3.無人機系統設計人才。機體材料和設計對無人機制造和使用產生重要影響,傳統有人駕駛飛機或航模類飛行器機體制造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模式顯然難以滿足無人機市場需要。這類人才招聘起點一般在本科以上,需要有較強的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對數據敏感,有較強的問題分析及解決能力,企業通常從高校招聘滿足人才需求。典型崗位如無人機測試工程師(軟硬件)、無人機動力工程師、無人機結構工程師等。
(三)無人機物流人才職業能力體系
從調研結果來看,無人機物流人才能力需求存在典型的結構差異,從基礎的飛手、培訓師、售后到中間的技術支持、數據師再到頂層的軟硬件設計師崗位,其能力需求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如表1所示。
調研過程中,筆者就具備什么素質的無人機物流人才最受歡迎這一問題進行了調查,總結出4項最重要的素質要求:極強的學習能力、優秀的問題分析解決能力、良好的團隊意識和溝通技巧、強烈的責任感。從人才培養的角度看,專業知識固然重要,但職業素質的培育也應該始終貫穿在的人才培養的主線中。
無人機物流人才供給現狀分析
(一)市場無人機物流人才渠道
1.高校培養。隨著國家發展無人機產業的力度逐漸加大,各級本專科院校依據自己的師資力量和市場需求開始涉入無人機專業教學。2017年開設無人機相關專業的職業類院校有91所。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是飛行操控、維修、設計等技術應用型人才,本科院校培養目標是無人機設計、制造人才、工程師類專業技術技能人才。
2.社會培訓機構培養。較有影響力的有AOPA(中國航空器擁有者及駕駛員協會)培訓機構、大疆慧飛培訓中心、極飛學院等。其中AOPA主要從事民用無人機系統培訓,培訓類別主要是駕駛員和機長;培訓費用大約從15000-30000元不等,培訓時間在30天左右。大疆慧飛和極飛學院主要聚焦于無人機行業應用,依據培訓內容,培訓時間在一至兩周,費用在3000元以內。
(二)無人機物流人才供給現存問題分析
1.人才培養目標缺乏清晰定位。無人機物流人才培養應從市場需求出發,對培養目標進行明確定位。但現有無人機專業機構和院校培養目標寬泛,沒有對人才需求結構進行充分、有效調研,對無人機物流市場的供需情況分析不到位,對企業需求把握不準確,對典型崗位以及崗位所需的核心職業能力沒有深入分析。尤其在現階段作為培訓主力的各培訓機構,都是抱著速成、短平快的心態在進行培訓工作,以產品推廣和利潤為導向,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更是無從談起。
2.人才職業能力與市場需求不匹配。現有人才培養模式很難培養出基礎能力扎實、綜合能力強的無人機物流人才。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課程設置不合理。由于無人機專業起步較晚,大多為新開設專業,課程設置不太完善,專業技術性課程和實操性設置較少;實踐機會缺少。無人機價格昂貴,設備采購數量受限,學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練習,實操機會有限,造成動手能力較差;實習基地建設不完善。工業級無人機機型多,更新換代快,學校硬件設備投入不足、校外實踐基地少,導致學生實踐不夠,專業能力培養受限。
3.師資力量薄弱。當前雖然國內近百所高等院校開設了無人機專業,然而這些院校普遍面臨師資力量薄弱、培養方案不完善、教學體系不成熟、教學經驗短缺等問題。高校無人機物流專業師資力量大多是從相關專業轉移過來的,既懂物流又會無人機的復合型師資團隊幾乎沒有,多數教師缺乏無人機物流行業從業經驗,欠缺對學生進行實際指導的能力;培訓機構講師在基礎培訓方面有足夠的經驗,但在人才整體培育方面卻有著天然的缺陷,并且培訓方向更多是偏向于植保、農業、航測等發展相對成熟的行業,幾乎沒有涉及到專門的物流無人機方向。
4.考證費用高昂。有關資格證書的問題是無人機專業招生時面對的主要困難,學生畢業后必須取得相應資格證書才能合法飛行。目前國內無人機操作相關證書種類繁多,但只有具備AOPA頒發的證書才能操作7kg以上無人機,其培訓價格昂貴,動輒上萬元,門檻較高不利于無人機相關技術的推廣和人才的培養。
無人機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研究
(一)無人機物流人才培養層次體系
由于無人機物流崗位對人才能力的需求存在差異,因此人才培養應更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現有的社會培訓機構、職業院校教學、高等院校教學應當對不同層次的能力需求展開更有針對性的教學和培訓工作,具體如圖1所示。
(二)無人機物流人才培養實施
1.構建“崗課證融通”的課程體系。無人機物流專業課程體系,應滿足課崗融合的要求,依據無人機物流典型崗位群職業標準和崗位需求,開發出課崗對接的專業核心課程體系。按照“能力核心、產品導向、項目構架、課證融通”的標準設置課程。在課程開發上,依據無人機研發、生產、銷售、售后、操作、維修、客戶服務為主線,梳理出無人機物流領域典型工作崗位與主要工作內容,根據一崗一課要求,通過工作任務分析篩選出專業核心課程。
2.校企合作開發項目化教材。依據無人機物流領域工作一線的研發、分析、測試、運營、操作等職業崗位要求,通過對相關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建成一套內容豐富、技術先進、功能突出的無人機物流專業的核心課程與重點教材。依托典型無人機物流企業的典型項目、典型任務和技術標準,將企業典型項目與教材內容融合,制定項目化教材。教材內容必須是動態的,應不斷修改,及時將職業活動中體現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運用的工作任務引入到教學中。
3.基于核心能力校企共建實訓平臺。加強無人機物流專業能力的培養,實現一人一技、一技一室的目標,多途徑與企業合作構建“學徒帶動、實訓推動、項目牽動、研究驅動”的物流實訓體系,基于典型企業工作流程,配套建設無人機物流實訓基地。依據典型企業無人機物流的典型項目,引企入教,共建校內“單項技術”、“專項技術”實訓基地,送教進企,共建企業“綜合技術”實訓基地,構建“多學期分段式”理論與實踐教學體系,開展真實化生產、企業化管理、職業化訓練,將企業工作現場與學校實驗實訓基地結合。
4.組建校企混編師資團隊。與典型企業進行深度合作,組建校企混編、跨系協同的教師團隊,鼓勵專業教師深入企業頂崗實踐,形成“雙師”結構優化和“雙師”素質優良的教學團隊;邀請企業經驗豐富的專家擔任專業導師,指導中青年教師,培養一批理論水平高、實踐動手能力強的骨干教師團隊;聘請無人機物流業務骨干參與日常教學,形成兼職教師承擔實踐技能、專業課程教學常態機制,建設一支高效穩定的兼職教師隊伍;通過全面實施校企雙導師制,利用企業的技術、流程和方法開展項目化教學,指導學生在“真環境”中開展“真項目、真業務、真操練”,化解技能實踐教學師資短板問題。
參考文獻:
1.吳剛,周斌.國內外民用無人機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J].經濟研究導刊,2016(12)
2.汪蕓芳,劉粉.無人機配送中心布局優化研究[J].中國儲運,2017(12)
3.譚華,林克.當前智慧物流技術發展趨勢分析[J].移動通信,2016(21)
4.扈慧強.浙江省通用航空產業人才需求分析及培養對策探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7(6)
5.譚衛娟.供給側改革視域下無人機操控手培養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