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福合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開展,對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及時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并依據新課改的要求,結合學生發展的特點,利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和豐富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思考,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從而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就如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有效創新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課堂是教師傳道受業解惑的場所,也是學生學習和成長的樂園。在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師們要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但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普遍存在著教師教的“累”,學生學的“累”的現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教師在教學中缺乏有效的創新,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對學生機械的進行知識的灌輸,學生被動的接受,缺乏對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從而學生學習效率不高,課堂教學質量低下。因此,教師要深入學習素質教育的全新理念,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改變當前的教學狀況,努力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一、優化師生關系
長期以來,教學一向強調“師道尊嚴”。在課堂上,教師往往居高而下,學生處于被動的狀態,成了接受知識的“容器”。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首要的任務是要擺正師生以往不平等的關系,創設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因此在課堂上,教師的語言應該友善親切,態度應該和藹可親,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與學生交談,輔導學生時,都應充分尊重和熱愛學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要成為學生的好朋友,老師與學生應該是平等和民主的關系。教師要與學生多溝通,在生活上、學習上多關心他們,從而激起對老師的愛,對數學的愛。教師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極少數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對一部分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卻漠不關心。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是學生敢于參與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所教老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提高學習成績。
二、鼓勵合作探究學習,建立全面系統的教學過程
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教學時,需重視對學生思維創新能力的培養,使之能夠將所學到的數學知識靈活地應用,因此,教師應大力地倡導與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合作式探究學習,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學生的實踐、創新、思維能力。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階段、學習能力、個體性等方面綜合分析,建立起符合學生的學習方法,在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化發展的同時開展教學活動,以便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其次,教師在考慮到學生差異性和個體性的基礎上,合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
例如:在教學《簡單的小數加減法》一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展示小學生去文具店買文具的情境,讓學生通過觀察進一步體會小數的含義,理解簡單的小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計算方法,會正確計算一位小數加、減法。
通過對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以自主或小組合作的方式,對問題進行探索與研究,在條件允許下,學生可在課堂或課堂外進行演示。教師在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給予相應的指導,使其能夠在慢慢摸索下解得問題的答案。最后,教師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后,指導學生對已學的各種新知識進行練習,并引導其學會在練習過程中及時發現自己的漏洞,評估自己的學習成果,做到合理、及時的改進與完善,鞏固所學知識,提升學習能力,進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
三、結合多媒體實現現代化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多媒體已成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手段。利用多媒體進行課件的展示可以生動地展現數學知識,并且增強其趣味性,激發學生學習的動力。教師要按照課標的目標要求,確定教學內容和原則,編寫與小學數學教學有關的視聽教材。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將教材中的文字變為集聲、色、形為一體的動態的視頻,把原本單調、枯燥的計算題變得形象、充實、具有吸引力。教師還要科學、恰當地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開創數學教學的新模式,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現代化。
四、運用分層教學法
在當前小學數學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其學習能力和學習水平都不一樣,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一講就會,學習能力相對較差的可能需要反復的鞏固和練習才能掌握。但教師教學時往往統一進行,并沒有很好的照顧到每個學生真實的需求,從而導致學習優秀的學生不夠吃,學習較差的學生吃不了的情況。因此,教師要充分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運用分層教學,對各個層次的學生分別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有針對性的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從而有效的提升整體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同時,教師在為學生布置作業時,也要因人而異,進行分層布置,對學習能力不強的學生布置一些剛剛練習過的題型,加強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布置一些有難度的、拓展性的問題,這樣有效的促使全體學生共同進步。
五、結語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環境與資源,與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同時也提高了教師自身的素養。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幾種教學模式之外,還有許多新穎的教學模式有待一線的小學數學教師進行嘗試,但無論如何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教師都應該始終注重一點,那就是在將豐富的數學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一定要注重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也是新課改中極為關注的一點教學要求。另外,教師在嘗試新的教學模式的時候,還要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有選擇地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還可多種模式相結合,從而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梅竹.淺析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創新[J].中華少年,2018(09):51-51.
[2]王貴娟.新課改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8(24):101.
[3]范建國.探究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8(11):160-160.
[4]王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模式探析[J].中華少年,2018(08):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