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比葉·沙迪爾
[摘 要]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架起溝通的橋梁,這就對語文的要求是比較高的,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就是教師的首要責任,只有在教學的過程中,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學生才能對語文教學提高興趣,這樣就會讓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感到激情澎湃。筆者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進行論述,同時提出了一些具體的營造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課堂氣氛;營造方法
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如果在語文課堂上,不能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必然會降低,同樣,如果活躍了課堂氛圍學生的學習效率就會有所不同。良好的語文課堂氣氛能營造一種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為教師順利進行語文教學創造積極的條件,能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探究知識,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一、以微笑的方式授課,增強教師親和力
微笑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真誠,教師在課堂上運用微笑的方式給學生講課,學生就會感覺到教師的親和力。語文教師應始終一種微笑的方式進行授課,同時這種微笑是發自內心的,學生在教師的微笑中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愛,感到教師可親可敬,從而也發自內心地喜歡學語文?,F在有些教師在授課時,總是板著面孔,處處想著在學生中樹立威嚴感,這就在無形中就扼殺學生對你的親切感。那樣的話,試問,學生還愿意和你交流問題嗎?其實,教師的威嚴不是建立在嚴厲的表情基礎上的,而是來自于你的學問和修養。微笑著面對學生,其實是一種自信,一種認為自己的魅力可以征服學生的自信。而板起面孔去說教,往往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征服學生,而運用一種外來的壓力去迫使學生去做,我想,這有時似乎會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往往不能持久。因此,語文教師應盡力為學生創建一個歡愉的學習氣氛,要用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情緒去感染學生,使學生在寬松、自由的環境中學習知識。
二、動手實踐操作可有效帶動課堂氣氛
動手實操是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的最佳途徑,無論在任何的學科中,培養學生的動手實操能力都是需要教師親力親為的,教師只有在課堂上,給學生提供動手實操的機會,學生的學習效率自然就有所提高。這也是給學生展現自我的機會,因此,學生要把握這次機會,在實操中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時,“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放進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漸漸升高,烏鴉就喝著水了”這句話時,教師可以做個演示實驗,課前準備些石子、小瓶、水。當教師把這些材料展示在學生面前時,學生的目光馬上就被吸引過來了,教師再讓學生參與演示實驗,就更加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了。隨著小石子逐漸被放入瓶中,瓶中的水漸漸升高,這時教師再問“漸漸”還可以換成哪個詞呢?學生回答:可以是“慢慢”“逐漸”“一點一點”,最后學生就理解“漸漸”的意思了。通過這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能取得很好的課堂效果。學生的思維離不開動作,動手操作是智力的源泉,發展的起點,激發了學生對操作活動的興趣。
三、創設課堂懸念,活躍課堂氣氛
由于長期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教師不愿活躍課堂氣氛,也不知怎樣活躍課堂氣氛,惟恐一發而不可收,形成了灌輸式的教育,學生在聽話的聽教師講課,整節課下來,教師講得多,學生說得少。課堂上教師在唱獨角戲,下面的學生靜如一潭死水,被動地接受知識,缺少師生互動,課堂氣氛沉悶,導致了教與學被割裂開,處于對立面,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教師必須改變這種傳統的教育觀念,建立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教師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帶有挑戰意味的,懸念式的情境,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讓課堂氣氛活潑起來。學生在懸念下產生認知矛盾,對疑問有了探究的欲望,自覺地去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讓學生大膽發言,組織討論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激發了學生的思維,碰撞出靈感的火花。例如:四年級語文教材七課《蟋蟀的住宅》中蟋蟀是如何修住宅的,讓學生自己去找答案。蟋蟀的住宅是不是一修就可以住幾年、幾十年……?這樣讓學生帶著疑問去學習,去探究,去發現。最后教師在讓學生大膽的發言、組織討論,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思維。
四、用多媒體來輔助教學,激發學生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已成為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重要環節和要素。多媒體在輔助教學的活動中,通過圖像、聲音、動畫、游戲等形式,給學生直觀形象、生動新鮮的視聽感受,對具有強烈好奇心的學生來說,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恰當結合教學內容創設情景,必將大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使教學形式和教學方式變得靈活多樣,徹底改變了過去單凋死板的課堂教學方式;讓多媒體技術與語文課堂教學環節有機結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果。例如:教學《黃山》一課時,為了讓學生真實地感受黃山的美景。教師可以尋找一些黃山的圖片,再配上適合的背影音樂,制作成幻燈片,從而讓學生真實、生動地感受黃山的美。通過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感染學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課堂教學活動生動有趣,調動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愛好,讓學生喜歡語文學習,愛上語文,這樣就激發了學生的學生情趣和學習興趣。通過創設情景,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開啟學生興趣之門,誘發學習興趣,促進良好課堂氣氛的營造。
五、結語
總之,想要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營造比較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就應該從傳統的教學形式進行改進,將素質教學的內容進行落實,擺脫之前應試教育的思維模式,在教學階段,將學生的興趣程度進行進一步的引導,保證學生能夠在這種輕松地環境中構建自主的知識結構理論,整體性的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李敏.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J].學周刊,2015(05):125-126.
[2]勾艷東.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課堂氛圍[J].學周刊,2015(13):156-157.
[3]夏平平.淺談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創建良好的課堂氣氛[J].學周刊,2017(24):451-452.
[4]趙淑紅.淺談如何營造良好的小學語文教學氣氛[J].課程教育研究,2018(0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