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錫
[摘 要]科學課程是一門與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能幫助學生認識自然與科學,并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有效發展。而實驗則是科學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的將理論結合實際,使學生能學以致用,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加深對科學的理解,形成基礎的科學意識。但在當前實際教學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制約了實驗教學的開展,部分實驗器材、器具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基于此,本文就初中科學實驗改進與自制教具的有效途徑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科學;實驗教學;改進;自制教具;有效途徑
在當前素質教育改革的背景下,越來越注重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初中科學教師要依據新課改的要求,及時轉變教學理念,不僅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知識,更要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延伸和探究,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實驗教學,能有效的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并在實驗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所以,對初中科學實驗改進與自主教具進行探討是十分重要的。
一、初中科學實驗改進
在初中科學實驗教學中,部分實驗在完成后,其效果甚微或基本沒有現象,對這樣的實驗進行改進是十分有必要的。要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增強實驗效果,使學生更容易進行觀察和記憶,從而提高實驗教學的教學質量。
例如:在教學《常見的植物》一課時,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植物類群分類標準的判斷和如何引導學生完成“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探究方案。教師可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創設情景:多媒體沙漠及森林、奇花異草的圖片,種子發芽、生長、開花、結果的過程展示。提問:從中你發現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讓學生進行討論回答,教師進行評價并引導學生對果實的注意上來,組織學生觀察 蘋果、豌豆、松的球果從外向內觀察。提出種子植物、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的概念,提問:如何測定植物種子的質量和體積? 要求學生自行提出方案。再利用多媒體播放蝴蝶花間飛舞的情景,讓學生思考是什么將蝴蝶吸引到花上去的?讓學生自由的發表意見,組織相同意見的學生組成一個研究小組提出假設,要求設計實驗方案,教師巡視時提醒試驗應有對照組的安排,討論具體方案,并有記錄。要求學生進行互評,有哪些可改進的地方。本堂課的探究實驗應是常見但容易忽略的問題,學生應很有興趣來討論,美中不足的是設計的方案無法在課堂里操作,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進行圖片、動畫的實驗展示,從而有效的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又例如:在教學《地球儀和地圖》一課時,由于教學道具地球儀數量有限,不能使每個學生都人手一個,從而限制了學生不能很好的在頭腦中建立空間模型。對此,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學生很難在腦中建立的空間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如:利用計算機課件將學生熟悉的平面網絡系統(座次)轉換為球面網絡系統(經緯網),使學生很容易就理解了在球面上定位的方法;又如:利用學生手頭的半圓儀了解經度、緯度的分布規律等等。這樣就使原本很抽象形象化了,使學生很容易就跨越了學習障礙。
二、初中科學自制教具的有效途徑
在當前初中科學教學中,部分實驗器材較為復雜,并且學生進行操作時存在一定的危險性,從而很難在實驗教學中得到有效的運用,而且部分市場上的實驗教具并不適合學生當前的特點,教學效果不理想,從而不適合進行實驗。同時,部分實驗在操作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有害的氣體或物質,對教師和學生身體健康形成隱患。因此,初中科學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和實驗意義,對實驗教具進行優化、簡化,運用豐富的生活素材進行自制教具,不僅節省了成本和時間,減少了發生危險的幾率,更能有效達成實驗教學效果,進而一舉奪得。
例如:在教學《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一課時,教師可結合教材內容與學生一起利用生活中的素材自制道具,從而使學生更好的對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
首先在介紹地球內部結構時,教師或學生可將煮熟的雞蛋切開,觀察其內部結構,讓學生自己畫出三層結構,每層厚度比例要適當,可用彩筆進行涂畫,并了解每層的名稱。(地殼、地幔、地核)
在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出示資料,讓學生分析地殼發生了何種變化。
資料一::1692年,美洲中部牙買加發生了一次猛烈地震,島上首府葉爾港有3/4沉入海底,許多年后當船只駛過這座水底城市頂部時,人們還能看見淹沒在水下的一幢幢房子。
資料二:世界上最高的喜馬拉雅山,近幾十年科學工作者在山上發現了很多魚類化石。在3000萬年前,喜馬拉雅山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一片汪洋,第三紀以來,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互擠壓,大陸板塊緩慢上升形成高大山脈?,F在仍每年以0.33一1.27厘米的速度上升。
用一塊厚稠布做褶皺產生的實驗,方法是把綢布平放在桌面上,兩手壓住綢布,距離要適當,從相對方面擠壓綢布即可。通過這樣的實驗,有效的使學生認識了地殼的變動,并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初中科學教師要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充分發揮科學教學的意義,對實驗教學的方式和實驗器具等進行有效的改進和創新,從而使學生能更好的將所學知識與實踐操作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教學效率,更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丹銘.自制教具,激發興趣——論自制教具在初中實驗教學改革中的重要性[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7(03):49-49
[2]何福波.初中科學實驗改進與自制教具的有效途徑[J].學苑教育,2017(01):74-75
[3]倪麗萍.談開發自制教具對實驗教學的促進作用[J].生活教育,2014(S2):164-164
[4]鄭麟.淺談初中科學實驗改進與自制教具的有效途徑[J].中學課程輔導,2017(09):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