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娜
[摘 要]閱讀,是一切知識的基礎,也是語文能力的來源。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書籍如同空氣一樣,是每個人必需的?!?閱讀本身就是一種綜合性的學習活動,閱讀既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又能增進學生的情感;既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增長學生的知識,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同時也能提高學生寫作水平。聽、說、讀、寫歷來是我國語文教育中不可分割的四個重要環節,其中閱讀教學在語文教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語文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關鍵環節。本文就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進行闡述。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策略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深入與發展,語文在現代教學中的比重逐漸增大,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這就要求我們在實際的語文教學過程中,適當的增加學生對閱讀理解的練習的力度,不應該一味的重視成績的提高,在教學實踐當中提高學生對語言能力的運用與理解。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積累和信息的重要途徑,只有養成長期閱讀的好習慣,才能夠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得到提升。
一、閱讀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性
1.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
無論是高考中語文所占比重的增大,亦或是對于將來的全面發展來說,擁有良好的語文閱讀能力都是個人取得成功的必要條件。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這一時期不但是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發展的巔峰,也是各種人生重要習慣養成的階段。通過不斷的閱讀優秀文學作品和文學刊物,不但可以增強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還能夠拓寬學生的眼界,從而增強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寫作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礎。
2.豐富情感,增強語文知識儲備
通過對大量文學作品的閱讀,可以加強學生對于其中蘊含著的豐富情感的理解與熏陶,可以幫助學生養成正確的情感與價值觀念,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刻體會作者的人生感悟以及各種美好的期望促進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念的建立。此外,古今中外的各類文學也是巨大的語言知識庫存,通過閱讀,學生不但增加了知識的積累還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優秀語句和表達手法的積累,培養了學生良好的語感和寫作思維能力。
二、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
1.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閱讀
閱讀教學和其他學科教學一樣,都是師生之間的互動。研究表明,通常每節課學生能夠專注的時間為 30 分鐘,即使是高中生,依然依賴于教師,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者一個和藹的表情,都能夠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且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教師更多的表揚和鼓勵。可見,教師真誠的贊美不僅僅能夠激勵學生主動學習,還能夠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但是,教師的贊美需要恰當的運用,不然就會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如何贊美、何時贊美也是我們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重點。例如,當學生回答的答案不正確時,教師要保持和藹的態度和滿面的微笑,給予正確的指導,學生回答的答案還不是理想答案的時候,教師也不要大聲斥責更加不能夠辱罵學生,免得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反之,學生回答的答案是正確的,教師要及時的給予肯定且給予表揚。但是,表揚話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心理狀況來選定,不能一視同仁,不然有時候會適得其反。總之,教師要運用自己真誠的愛,去贊美表揚學生,創造和諧的可嘆氛圍,使學生積極主動的閱讀。
2.帶領學生用閱讀的方式掌握語文知識
語文知識是語文學習中的根本和基礎,閱讀要在具備完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進行。如在教文言文時,文言文中的各種文化常識、作者文章出處和歷史背景都是必需掌握的,如《史記》,作者漢朝司馬遷,教師講到和《史記》相關的文言時,可以用司馬遷受刑仍毅然堅持寫史的偉大精神作為課文的引申和內涵補充告訴學生。此外,文言文中的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都是要牢固記憶的,這也是語文基礎中剛性的東西。在現代文教學中,可以將文中精彩的段落或名言劃線并要求背誦,并將文章的出處和作者加以引申闡述,讓學生明白作者的寫作背景和文風,結合特定的時代環境等因素去更加合理地認識文章、理解文章,讓基礎知識在無形的閱讀中輕松灌輸給學生。此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速度能力,使閱讀效率得以提高。
3.豐富練習方式,幫助學生鞏固提高
閱讀教學中的練習設計也是影響閱讀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從以往高中閱讀教學的練習設計來看,以課后的閱讀為主,多是讓學生根據教材提供的材料進行閱讀,閱讀后完成練習題。這種練習方式對提升學生應試能力的效果是較為明顯的,但要全面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還要豐富閱讀訓練的練習方式。尤其是在課堂中,要注重通過多樣化的練習來幫助學生理解,豐富學生的閱讀體驗。在閱讀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進行仿寫練習,通過仿寫練習來促進學生對作品經典句段的理解和掌握,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如閱讀小說時,當學生讀到自己喜歡的人物對話時,教師就可引導學生仿照作者的方法寫一些句子。
同時,教師要注重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以此來豐富學生的體驗,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如閱讀《雷雨》,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展開對話,在對話中體會人物的情感。
4.鼓勵學生積極開展課外閱讀
高中語文強調有效性閱讀,即閱讀對考試有關的文學作品,這無疑是不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應當擴大閱讀范圍,增加課外讀物的閱讀量,尤其是對經典名著的閱讀。而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將學習的主動權交到學生的手中,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用,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增強語文寫作功底,全面促進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
三、結語
閱讀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占據的比重越來越大,為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我們必須對教學理念和教學側重點作出調整,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鄭雅菲.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教師,2017(12):44-44.
[2]李海云.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當代教研論叢,2017(06):43-44.
[3]仲學.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6(23):92-92.
[4]吳敬惠.試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策略[J].黑河教育,2016(11):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