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穎慧
[摘 要]課堂教學提問是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也是優化課堂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之一。在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應用課堂提問方法旨在促進能夠使學生深入思考教學問題,進而實現對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培養學生的政治意識。傳統的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很多時候教師在設計和應用課堂提問的時候,普遍缺乏對學生興趣以及學生認知發展水平等因素的考量,導致教學問題缺乏針對性和合理性,嚴重影響了教師的提問效果,也沒有成功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因此筆者在本文中致力于研究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有效提問的教學策略,希望能夠為高中政治教學工作者提供有效的教學策略參考。
[關鍵詞]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提問;策略
高中政治教學是學生獲取政治教學知識和教師培養學生政治核心素養的主要途徑,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措施提升高中政治教學有效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進行知識學習。通過有效的提問內容設計,能夠實現對學生的督促,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學習提升學生的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趥鹘y高中政治教學課堂提問現狀,本文中筆者特結合自身的實踐教學經驗,作如下教學分析。
一、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有效進行提問
教師在進行問題引導的過程中,應該立足于初中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遵循由淺入深、循循善誘的方式進行教學問題的設置。要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會遵循以下原則:一般的知識都是從不了解到了解,從知道較少到知道較多,由淺入深。那么教師在進行教學問題設置時,就應該具有一定的梯度,通過循序漸進的引導實現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提升。每一個問題之間緊密聯系,后一個問題承接著前一個問題的答案,實現對學生的思維的激發,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學習教學知識。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消費觀念的過程中,問題的設置可以從學生中午快餐的話題出發:“同學們請思考一下,面對現如今的生態形勢以及經濟形勢,分析一下我們是否應該使用一次性餐盒和餐筷,這與消費觀有怎樣的聯系?請你為減少一次性餐盒餐筷的使用出謀劃策,進行一次倡議活動的策劃。”上述問題教師遵循了由淺入深的原則,從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出發,在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和提升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上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引導學生發現并提出問題
基于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高中政治教學提問過程中教師還是需要引導樹立學生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的意識。通常情況下,在問題教學模式下,教師會選擇創設問題情境或者課前設置探究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分析兩種途徑展開教學活動,當然很多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都會選擇將兩種方式結合。但是第一種方法在《經濟生活》課堂中是主要的,而第二種則是輔助的方法。本文將以引導學生圍繞概念提出問題為例展開討論。如果讓學生圍繞概念思考探索并提出問題,有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概念,并與其它概念加以區分,以此明確知識間的聯系與區別。如在講《經濟生活》中價值時,一些同學會質疑:“《經濟生活》商品的“價值”和《生活與哲學》中“人的價值”中的 “價值”一樣嗎?”、“又有什么不同?”、“價值與使用價值有什么不同?”,如果學生在教師的啟發指導下,能夠正確回答以上問題,將有助于學生對這些概念的理解,并保持長久的記憶。
三、用提問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通常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學生在看待事物、分析問題時一般都是從靜止的角度出發,忽略了時間、地點等環境的變化,他們分析事物時的思想僵化,而且不全面。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全面、客觀地看待問題,把各種變量因素考慮進去,把握住知識的本質。例如,在教學“政治生活”第八課中,當講到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這樣設計提問:日本通常情況下都與西方的發達國家走得比較近,但是在 2013 年 6月初,日本卻宣布對非洲進行巨額援助。請思考:日本這樣做的意義或者動機是什么?在這里,可以制造一個認知沖突,有些學生認為這主要體現了日本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時候,再繼續追問:僅僅是做慈善這一個目的嗎?有沒有更深層次的政治目的呢?這時,大部分學生都想到了日本是有利可圖的,日本想借助這個機會做好與非洲國家之間的關系。這時候,教師再適時總結: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這樣的提問,引發了學生的認知沖突,結合實例教學,學生對此知識點理解更加透徹。
四、提問要有針對性
優化課堂提問是教學中的一門藝術,需要教師細心去雕琢、設計,用問題來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新知。所以,提問需要緊緊圍繞課堂教學內容進行,所提出來的問題要具有典型性,突出內容的重點,問在知識的關鍵處。例如,在教學“勞動者與就業”這一節內容時,為了便于學生從整體上、分層次把握好本課內容,從本質上了解中國現實的就業狀況與勞動者的工作狀況,可以以“農民工”為例設計以下幾個問題:現階段,農民工的就業現狀如何?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進農民工的就業率呢?農民工就業了,他們的權益狀況如何得到保障?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有什么意義呢?這些問題整體上理順了本課的主要知識點,也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師生一起探究,深化對課本知識的認識。
五、結語
綜上,新課改對高中政治教學提出了改革要求,這種教育發展背景下,我國高中政治教育既面臨挑戰也面臨發展機遇,因此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需要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進行有效教學措施的挖掘和應用。課堂提問是完善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舉措和途徑,但是想要提升課堂提問有效性,教師就需要做好準備工作,應用先進的教育理念作指導,優化課堂提問的各個環節,發揮課堂提問的評價作用,促進高中政治教育質量的綜合提升。
參考文獻:
[1]陶星慧.巧設提問,問出課堂精彩——探討巧設高中政治課堂提問的有效性[J].課程教育研究,2015,11(28):136-139.
[2]凡軼群.有效的課堂提問是實現高中政治課堂教學的重要途徑[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4,23(31):279-282.
[3]老碗詩.高中政治教學中問題教學法的實施現狀和策略[J].讀與寫雜志,2014,11(03):137-138.
[4]陳好梅.政治課堂情境問題設置的有效性探微[J].教師通訊,2013,12(53):25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