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嘉敏
[摘 要]采用2+1模式的文言文教學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以教師點撥啟發為主導,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中心,優化文言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模式。本文以《賣炭翁》課堂教學為例,從課前感知預設內容和小組展示互幫互學等環節,初步探討了采用2+1模式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2+1模式;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策略
目前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傳統教學方式把學習建立在人的客體性、受動性、依賴性的一面上,陳舊單調的教學方式,已經成為制約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的絆腳石。《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程過于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1]因此,如何通過教師教學策略的轉變、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就成了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重要任務。現在我結合課堂教學實踐,以《賣油翁》教學為例,談談采用2+1模式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的一些策略。
采用2+1模式的文言文教學是指在學習總目標下,小組以質疑、探究、交流、展示為主線,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體,以教師點撥啟發為主導,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為中心,以優化文言文課堂教學、培養學生語文學科素質為目標的課堂教學模式。它是學生相互質疑、相互交流、培養自主合作能力,共同探索與求知的過程。 “2”指的是夯實基礎翻譯品鑒和心靈感悟拓展延伸兩個自主學習環節,“1”指教師點撥啟發一個環節,構成的2+1文言文教學模式。
一、課前感知,預設內容
課前感知不但是一種科學的學習方法,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為多個學習互助小組,不僅要考慮平時的學習情況,還要考慮學生們的性格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盡量做到小組成員的優勢互補。
美國的自主學習研究專家Zimmerman認為,自主學習有三大特征:一是強調認知、動機和行為等方面的自我調節;二是強調自主學習是一種循環過程,認為學生能夠監控自己的學習效果,并根據這些反饋調整自己的學習;三是強調學生知道何時、如何使用某種特定的學習策略。[2]所以要積極倡導采用2+1模式的文言文學習方式,指導科代表根據教材中提出的預習要求,預設《賣油翁》的學習內容,安排學習小組分別完成,每個小組成員都有自己的任務,分配任務的前提是每個同學首先找出自己的疑難,使學習更有針對性,保證了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讓學生自主交流、積極探究,體驗學習的樂趣,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
二、小組展示,互幫互學
布魯納說:“學習不是把學生當成圖書館,而是要培養學生參與學習過程。”[3]初中文言文課堂教學應該盡量由學生當主角,教師注意引導和配合。在每個板塊的教學中,呈現在學生面前的只是一種框架的結構,學生必須通過自己的頭腦思考,在2+1模式的互幫互學中思想碰撞,進行自我表達和小組展示。
(一)激趣導入,創設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賣油翁》,由于課前已經進行了感知,學生可以展示課前搜集到的圖片和資料,介紹歐陽修的生平和文學成就。這就有助于學生更清楚地了解創作緣由,更精準理解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成為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品析文學作品、感悟作品內涵并拓展延伸的基礎。
(二)掌握字詞,夯實基礎
新《課標》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學是自主的,需要學生有自主的思維與自由的言論。不要越俎代庖,把很多該由學生自己動手的事,都由教師幫忙代勞了。初中學生對文言文沒能掌握透徹,就更需要采用2+1模式自主掌握字詞、夯實文言文基礎。《賣油翁》中有大量的文言實詞,組內成員都有負責的內容,每位成員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采用2+1模式,教師只需點撥啟發,更多的是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互相提問,互相交流,學生在積極互動中掌握詞語、參與學習、培養能力。
(三)深情誦讀,翻譯品鑒
誦讀就是把書面語言變為口頭語言的過程,讓學生在深情誦讀中感知文言文的音韻美,步入文言文的意境,品鑒文言文的真諦,最終獲得思想的啟迪,達到積累語言,提高審美情趣,培養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的目的。
誦讀的形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根據不同的文章和具體的學情引導學生采用2+1模式展示完成。學《賣炭翁》就可以安排學生扮演人物角色來朗讀,不但可以讓教學形式更加豐富,而且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學生并不是第一次學習文言文,已經初步掌握一般文言文“留、刪、調、換、補”的翻譯方法,這時候翻譯品鑒可以完全交給學習小組完成,分工合作,互幫互學,互做老師。這樣采用2+1模式,學生就成了文言文課堂學習的真正主人,傳統教學字字翻譯的僵化模式就可以被打破,有效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
(四)心靈感悟,把握文意
采用2+1模式自主學習就能夠改變傳統文言文課堂教學的單調局面,學生在已經了解寫作背景、誦讀翻譯的基礎上,自然能夠對文章蘊含的感情和哲理有了初步的理解,這時候教師應不拘一格,水到渠成引導學生發揮豐富的聯想和想像,通過心靈的感悟形成獨特的體驗。充分張揚了個性,收獲了成果,延伸了情感,成為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的能力的有效途徑。
(五)整理積累,拓展延伸
文言文文字簡潔,詞義深遠,與現代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文言文教學就更需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針對教學實際,致力于課內,實踐于課外,以內養外,采用2+1模式進行整理積累和拓展延伸,在長期教學中慢慢梳理,整理歸納常見的文言詞語,知識得到融會貫通,也為課外文言文的自主學習進行了積累。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到的知識和發現自己的不足,而且可以開拓視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的提高。
總之,文言文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瑰寶,有著悠久的歷史積淀。采用2+1模式培養初中學生自主學習文言文能力,真正讓學生的行為、認知、情感參與到合作探究中來,有利于情感溝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撞擊和智慧迸發,有利于強化學生的主體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潛在創造力。學生在這樣的自主學習中,能夠愿學、樂學、會學、善學,必然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
注釋:
[1]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Zimmerman, B.J.A social cognitive view ofself- regulated academic learning.Journal of EducationalPsychology [J],1989 (3):329- 339.
[3]布魯納,《教育過程》,哈佛大學出版社,196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