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發財
[摘 要]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很強的人文性特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對國家的主流意識進行闡述和教育,滲透人文關懷,使學生在接受知識教育的過程中還能夠獲得人文教育洗禮,逐步養成健康的人格和樹立科學的思想觀念。高中政治教育質量不僅僅對學生的高考成績具有很大影響,對其成長和發展也具有很大影響。在高中政治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有利于實現對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但是當前的高中政治教育活動中缺乏人文精神的合理滲透,導致高中政治課程的實效性不高。基于此,本文對高中政治教育中人文精神的滲透途徑展開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人文精神;滲透策略
高中教育階段既是學生進行知識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接受思想教育的重要節點,具備良好知識儲備和高尚思想道德水平的高素質人才才是當前社會需要的人力資源類型。新課程標準也要求高中政治教育能夠實現對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因此人文精神滲透就更具意義。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能夠創新教學模式,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一、創設良好情境,搭建學生人文精神的展現平臺
教學情境創設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情感體驗和智力提升空間,是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積極性的重要途徑之一。為優化高中政治教育課堂,將情境創設的教學方法應用到高中政治教學活動中,起到提升課堂教學整體質量的作用,但是教師在進行情境創設的過程中,也應該重視對學生生活經驗和思維水平的考量。創設教學情境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或者是應用多媒體技術,或者是通過問題引導活躍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多彩的消費》一課中,筆者深入挖掘教材,創設了較為豐富的教學情境。情境一:黃先生和孫女士于2015年結婚,兩人有著共同的愛好——旅游,他們憧憬著能游遍國內的山山水水。結婚時,兩人的月收入共為12000元,兩人每逢假期都會結伴出游。2017年,黃先生接連升職,使得兩人的月收入增長到20000元。二人開始計劃出國游,從東南亞到澳洲再到歐洲、中東,感受不同的異國風情。學生討論:黃先生和孫女士的旅游計劃為什么能夠從國內轉移至國外?最主要的因素是什么?收入如何影響消費?情境二:2016年,王女士懷上寶寶,原本與丈夫計劃買個兩層的花園式洋房,可是CPI漲幅達到3.3%,房價也一再攀升,不得已只能貸款買了平層的3居室。學生討論:為什么王女士沒能買兩層的大房子?物價的變動,對我們的生活消費會產生怎樣的影響?通過上述兩個情境的創設,引導學生思考:收入如何影響消費?物價的變動會對我們的生活消費產生怎樣的影響?這樣的問題情境實現了對學生的好奇心激發,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避免盲目消費行為出現。
二、營造濃厚氛圍,構建具有人文關懷特征的課堂
新課程主張營造“民主和諧”“師生平等”的教學氛圍,要求教師放下傳統的“師道尊嚴”思想,“以人為本”,努力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環境。我們應圍繞著教學工作,實現課堂教學從觀念到行為的轉變,堅持以育人為本,使課堂更富人性化,從而在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中構建具有人文關懷特征的課堂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筆者積極引入重大時事。比如我國“神舟”系列飛船飛天成功,有利于增強國家科技實力、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凝聚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情操。再比如教學“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有關內容時,可以引入近年來一些國有企業轉型成功的新聞,使學生全面了解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從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三、提高教師人文素養,奠定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堅實基礎
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教師是關鍵,教師個人的政治品格、人文素質、意志作風等對學生的影響深遠。因此,教師除了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之外,也要積極提高個人的人文素養,增加自身的人格魅力。例如在進行政治生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教學時,教師應該做到及時了解我國取得的重大外交成就以及我國的和平外交政策,通過報紙、網絡等途徑篩選出具有典型分析意義的重大時事,在教學時予以整合。教師還要以新課標為基礎,結合當前發生的重大國際問題,幫助學生去理解在和平與發展方面,中國對世界所做出的貢獻,并以自己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優良的政治品格去提升學生對我國重大外交活動和對國際重大事件的認識、分析、評價能力,增強政治認同。
四、加強理論聯系實踐,鼓勵學生承擔責任
高中思想政治課擔負著重要的德育功能。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傳遞真理性知識,啟迪學生智慧,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正確的政治立場和高尚的思想覺悟。而政治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師在滲透人文精神的過程中,要將理論與實踐相聯系,讓學生在實踐中明白政治學習的實際意義,積極承擔起自身的責任,提升學生的思想覺悟,為全面發展夯實基礎。例如,在分析“和平與發展:時代的主題”內容時,通過引入時事政治展開教學。與學生一起去分析當前國際社會中不穩定的因素,也可結合校園暴力恐怖事件引導學生樹立和平意識。激發學生參與到政治生活中,發揮出作為公民的積極作用,引導學生積極公共參與,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學生的人文政治體驗。除此之外,教師也可借助“表演法”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和平與發展”去編制情境喜劇,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升人文教育的有效性。
五、結語
總之,人文精神在高中政治教育活動中的滲透在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上起到的作用非常顯著,人文精神滲透既是新時代發展要求也是學生的成長需求。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能夠促進學生的自由發展,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引導樹立學生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楊會娣.如何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5,09:120-121.
[2]崔晉.高中政治教學與人文精神的培養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6,08:82.
[3]莫勝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J].求知導刊,2016,02:19.
[4]黃琴.新課改下高中政治課滲透人文精神教育探討[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03: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