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銘茜
[摘 要]高校后勤是高校育人工作系統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始終是高校后勤的核心價值追求。高校后勤育人途徑可以分為五個方面,即建立后勤育人的協同機制,提高后勤員工的綜合素質,提供優良的服務產品并加強學生行為的管理,搭建學生實踐的平臺,開展對后勤育人的監督評價。
[關鍵詞]高校后勤;育人途徑
高校后勤是高校育人工作系統不可分割的主要組成部,是大學生生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陣地,其根本任務與教學線、學工線具有高度一致性,2004年黨中央、國務院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指出“后勤服務人員要努力搞好后勤保障,為大學生辦實事、辦好事,使大學生在優質服務中受到感染和教育”。2016年習近平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一、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
高校后勤是服務、管理、經營、育人的統一整體,其中服務是形式,經營是手段,管理是保證,育人是目的。高校后勤的育人功能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同學者有不同角度的認識和闡述。作為非直接教育主體、非直接教育媒介,高校后勤不同于教學第一課堂和社團第二課堂,其育人具有間接性和隱性,潛移默化育人于管理服務中。
要發揮好高校后勤育人功能,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背景下,其首要前提是高校領導要始終把握好高校后勤的兩條規律即市場經濟規律和教育規律之間、兩種屬性即市場屬性和公益屬性之間的“度”,能從最終有利于育人的角度來研究本校后勤的市場化、社會化問題。在辦學資源、經費有限的高校,如果領導對后勤缺乏深刻的認知,趨利性較強,簡單地把后勤服務作為一個消費市場,那么高校后勤育人功能將受到負面影響。
二、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的實現途徑
(一)建立后勤育人的協同機制
高校后勤育人功能發揮受制于校內后勤育人協同機制是否建立健全。從實踐來看,在高校后勤育人途徑的體系中,建立完善這一途徑的難度系數較大。
首先,要有序開放校內市場。高校既不能關起門來辦后勤,也不能“一包了之”。在社會服務企業選擇、經營服務監管方面,要根據高校后勤的兩條規律、兩種屬性制定相關辦法,確保校內市場有序開放。當前,一些高校生活服務類項目因采取“最低價中標”引進社會服務企業,導致服務質量低劣;合作經營或房屋租賃類項目因采取“最高價中標”,導致社會服務企業侵害學生利益的行為屢有發生。其次,要落實“公益性”政策。高校后勤服務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而其兩大成本即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卻與社會同步,因此應給予一定的補貼或者實行稅費減免政策等幫助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從而讓利給學生,如根據食品價格指數給予辦食堂尤其是食堂大伙物價補貼。
(二)提高后勤服務質量
后勤服務的三種境界為“學生接受、學生滿意、學生感動”。讓學生感動的都是“增值服務”,要求在學生接受的基礎上,達到學生滿意、感動的服務境界。學生接受只是服務的基礎,學生滿意是服務的標準,學生感動才是服務的最高層次。”提供讓學生感動的服務,往往是“增值”的服務,能充分體現高校后勤服務的育人屬性,其基本內容和主要途徑是充分關愛困難學生。可以嘗試為困難學生辦實事辦好事,堅持提供低價菜、免費湯;為生病學生提供煎藥、中藥冰箱存放和病號餐送上門服務;為行動不便學生提供無障礙用房,為經濟困難學生的家長和需要陪讀照顧特殊學生的家長安排工作。并提供免費住房或低價住房等等,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在師生及學生家長中形成了較好的口碑。
(三)加強學生行為的管理
除了要在日常服務中對學生加強按序排隊、愛惜糧食、節水節電、護綠保沽等方面的教育引導,在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背景下,高校后勤更要增強參與學生行為管理的自覺性。學生宿舍是高校后勤參與學生行為管理的主要陣地,除了履行好物業管理的職能,還需要在寢室衛生、抽煙、酗酒、賭博、打鬧、用火用電、換寢、外來人員留宿及宗教聚會等管理方面積極主動配合學工部門、保衛部門,開展好聯合檢查、教育提醒、信息報送及反饋等工作。
(四)搭建學生實踐的平臺
在高校后勤育人實踐中,要充分認識學生作為教育客體的自主性、能動性,為學生搭建各類實踐平臺,既讓學生走進后勤、了解后勤、接受后勤,也為學生提高實踐能力創造條件。
首先,搭建有利于提高學生生活技能的培訓平臺。現在大學生普遍缺乏生活技能訓練。高校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還要教會學生生活,為學生提高生活技能多創造條件。高校后勤完全可以利用自身的獨特優勢,為學生生活技能的提高搭建培訓平臺。選拔優秀的生活老師在學生公寓為學生開設編織、插花、烘焙、修理等課程;在園藝基地為學生指導花卉養護,并開辟小農場,選拔優秀的綠化工指導學生種菜;選拔優秀的廚師在食堂舉辦學生廚藝培訓班,等等。其次,搭建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平臺。2009年國務院辦公廳在《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中指出:“提升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大力組織以促進就業為目的的實習時實踐,確保高校畢業生在離校前都能參加實習實踐活動。”高校后勤要發揮崗位資源的優勢,為學生增強勞動觀念、鍛煉工作能力、提前適應社會要求創造機會。為學生設立勤工助學崗、見習崗、準員工崗甚至由學生團隊包干一些適宜的服務項目,都是高校后勤育人工作的有效途徑。再次,搭建有利于民主管理的平臺。現在的大學生自我意識、民主意識更強。高校后勤要更加重視為大學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提供平臺和途徑,這是由現在大學生的特點所決定的。組建與后勤服務、管理關系密切的學生組織,如與學生會聯動,成立學生生活自律委員會、膳食管理委員會、社區管理委員會、文明糾察隊;開展與學生互動交流活動,如組織學生代表對寢室家具和餐廳桌椅的配置方案進行投票,組織學生參觀后廚、高配房等場所了解后勤工作流程和規范,組織校院兩級學生會生活部長與后勤負責人“面對面交流活動;聘請學生代表擔任后勤服務信息員、督察員,等等,都是高校后勤加強民主管理行之有效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