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月秋
[摘 要]大眾音樂背景文化下,初中音樂教學需要根據當代音樂潮流走向進行改革,緊扣學生的興趣愛好點,令學生能夠在音樂學習不斷提升自我音樂欣賞能力,陶冶藝術情操。論文主要就如何在大眾音樂文化背景下,進行初中音樂教學進行探討,與廣大初中音樂教師同仁共勉。
[關鍵詞]大眾音樂文化背景;教學策略;教學現狀
現如今大眾音樂文化背景具有其典型的時代特征,賦予了該時期應有的節奏、韻律、文化元素,均可以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進行應用,以培養學生的音樂興趣,令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技能,從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何為大眾音樂文化
大眾音樂,指的是傳播范圍廣、傳唱度高的現代音樂作品,當代的大眾音樂以流行音樂為主,這些音樂作品均有一定的特征,大致可概括為易上口,視聽沖擊力強,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因為大眾音樂缺少一定文化底蘊,很大程度上遭受部分音樂教師的抵觸,但是全盤否定的態度是不正確的。
大眾音樂之所以會如此流行,自然有其緣由。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把握引入大眾音樂的度,順應學生興趣發展走向,將大眾音樂與傳統音樂予以結合,加強學生對音樂教學的理解與認知。教師通過從大眾音樂文化背景著手,剖析上述音樂所傳達的感情,對于能夠產生積極向上影響的音樂,音樂教師需要加以引導和推崇,同時在教學中找到類似情感基調的音樂,并且一次作為切入點,借此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引發學生共鳴的效果,以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汪峰的《怒放的生命》就是一首非常勵志的正能量大眾音樂,歌詞中寫到“曾經多少次跌倒在路上,曾經多少次折斷過翅膀,如今我已不再感到彷徨,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我想要怒放的生命,就象飛翔在遼闊天空,就象穿行在無邊的曠野,擁有掙脫一切的力量。”這是一種不服輸、堅強面對挫折的精神,這也是青少年所追求的并欣賞的美好品質。音樂教師需要充分利用這點,以該歌曲作為音樂教育的突破點,充分發揮這首歌的歌詞與旋律,充分調動學生的情緒。中國音樂史上,有很多音樂大家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堅持不懈,最終浴火重生,就像《怒放的生命》里面唱的“就象矗立在彩虹之顛,就象穿行璀璨的星河,擁有超越平凡的力量”。以歌曲的作者的個人經歷來感染學生,令學生能夠對經歷挫折后勇敢向前的歌手以敬佩以及崇拜感,此時,令學生再學習課本上類似的音樂,才不會覺得過時,反而萌生震撼之感。
二、將初中音樂教育充分與大眾音樂文化融合
音樂架起了人類溝通與交流的橋梁,無種族、國界、文化之分,通過音樂令文化碰撞,交融互補,而大眾音樂恰好在從該層面上表現得淋漓盡致。
比如,王菲的《明月幾時有》唱法能夠與戲曲唱腔《悟空》進行合并,該包容性的音樂模式能夠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初中音樂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一點,把握音樂作品的發展方向,運用大眾音樂結合課本中傳統音樂的沖擊與感染,令學生產生對音樂背景文化的濃郁興趣愛好,同時體會到文化交融的魅力所在,提升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和審美水平。
譬如在學習《梁祝》這首傳統的歌曲時,很多學生認為這首歌的節奏太過于纏綿,沒有流行音樂那般暢快淋漓,引起學生不愛學習這首歌,所以針對該情況,教師可以引入吳奇隆的《梁祝》,該歌曲在原有的基調上進行改變,既保留了梁祝的纏綿,也加入了流行音樂因素,令學生能夠通過該音樂找到梁山伯與祝英臺之間的愛情與愁緒,從而更能體會到梁祝的音樂魅力所在,此時也不會覺得書本上的《梁祝》節奏慢且情緒悲戚。
三、依據高中學生的現有文化素質水平設定教學內容
經過多年的教學改革,我國素質教育水平得到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在音樂教學方面,卻鮮有明顯變化。針對音樂教學的改革措施推進十分緩慢,至今仍有很多學生還看不懂五線譜。根據這種情況,初中音樂老師需要有耐心,不能操之過急,在設計教學活動以及內容時,需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當前的音樂水平。每個學生的成長背景不同,有的學生曾經或者現在正在接受專業的音樂培訓,而有的學生很有可能是零基礎,所以根據學生的音樂學習基礎,設定特定教學方案。譬如在學習芭蕾舞“天鵝湖”、非洲鼓樂“阿咿呀——非洲的零感”等,教師不應該設定過高的學習要求,建立在了解的基礎上進行學習即可。
在調整教學內容時,教師需要聯合音樂教學曲目以及學生的實際生活著手,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目的,組織各類教學活動作為媒介,形成趣味性的教學模式作為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參與度,構建高效教學課堂。譬如教師用“擊鼓傳花”或者是“小組比拼”的活動形式,復習課堂所學曲目;利用課堂時間,令學生自由發揮,發表自己對音樂的看法,唱自己想要唱的歌曲。譬如在學習“冬之韻”,將大眾音樂運用其中,譬如引入薛之謙的《認真的雪》,這些音樂雖然沒有課本中的曲目那般經典,但是流行且新潮,同時也另有一番韻味。
四、結語
在大眾音樂背景文化的熏陶與感染下,學生感知到更多的音樂,同時加深了對音樂的了解。但是由于初中音樂教學遇到傳統的禁錮以及限制,導致音樂課堂比較局限。所以,初中音樂教學應該結合大眾音樂文化特征,將傳統音樂教學融合大眾音樂文化,為音樂課堂添加更多的大眾色彩,適當改良課堂教學內容,以促進音樂教學的進步,提升初中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 趙東源.初中音樂教育教學方法研究——基于大眾音樂文化視角[J].網絡導報·在線教育,2012,02:101.
[2] 周榮春.大眾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育教學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5,11:16.
[3] 王利芬.大眾音樂文化背景下的初中音樂教育教學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2015,07:46.
[4] 申秋明.初中音樂教育教學中學生情感能力興趣的培養[J].讀寫算,2015,2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