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張昊 韓吉 劉琦
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以及生活質量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品質生活。睿智、勤勞的大荔人民依托地域優勢,發揮科技力量,大力發展冬棗主導產業,取得了輝煌的成就,走出了一條富民強縣的經濟發展新路子。2017年中國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大荔冬棗”價值38.44億元,排名全國第17名。我們就互聯網+模式下大荔冬棗市場的發展方向和大荔冬棗附加產品的可行性做以研究。
關鍵詞:大荔冬棗;互聯網+;發展;價值
一、產品介紹
享有“南荔枝,北冬棗,百果王”的盛名。平均單果重17.5g,最大單果重可達25g,狀如蘋果,有“小蘋果”之稱。果皮赭紅光亮、皮薄肉脆、甘甜清香、營養豐富,可食率達95%。經科學分析,冬棗含有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等19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與其他果品相比,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70倍,梨的140倍,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被譽為“百果王”“活維生素丸”。另外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礦物質,有防癌、防心腦血管疾病之功效,營養價值為百果之冠,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被稱為“天下奇果”。
二、互聯網+模式下的營銷
目前的大多數超市、集貿市場、商鋪、生鮮便利店都是通過標價和實物展示的方式向客戶提供農產品信息,通過紙質海報宣傳等方式吸引客戶。這種方法對商家來說成本較高,過程比較復雜,對消費者來說因種類名目繁多,對產地了解少,幾乎沒有能掌握到這些信息的平臺,采取互聯網+模式營銷大荔冬棗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電子商務的手段,將這些信息的分布電子化,降低商家與消費者溝通的成本、提高效率、保證水果新鮮程度。提高消費者對產地認識,同時為自己創造效益。大荔冬棗市場是一個廣闊的市場,現如今品質、健康的生活成了社會的主流,大荔冬棗以其性價比,完全符合當今社會的潮流,并且具有非常巨大的商品資源,而大荔冬棗的網站相對較少,服務也較簡單,這就為商人提供了商機。
三、大荔冬棗產業發展現狀
在我國國內,目前對大荔冬棗的市場需求集中在一線城市和沿海區域,包括北京、上海、重慶、成都、浙江,廣東,江西、福建等省,其次是廣西,天津、安徽、湖北、遼寧、吉林等省份的城市。
從大荔冬棗的經銷者來看,大部分的經銷者對大荔冬棗網絡營銷存在誤解,不能夠理解真正的網絡營銷,將網絡營銷等同于網絡銷售,對網絡營銷的重視不夠。再加上農產品的經銷者大多是小本經營,而發展農產品的網絡營銷需要投入一定的資金和技術等,短期內發展大荔冬棗網絡營銷屬于低利潤甚至虧損經營,這也導致經銷商不愿進行網絡營銷。再加上大荔冬棗屬于新鮮水果,不耐長久儲存,有時令限制,這也導致許多經銷者對其有風險預估。
從大荔冬棗的消費者來看,大荔冬棗的網絡營銷主要通過網絡平臺進行交易,消費者在付款之后才能收到貨物,使得消費者對網絡有不信任感,而網絡銷售之后的售后服務也使得消費者對網絡營銷望而卻步。再加上消費者對網絡購買的品質以及口感等的信任程度低,所以導致網絡銷售的誠信度較低。
從大荔冬棗的種植者來看,大荔冬棗的種植者缺乏標準化生產理念,對互聯網認識度不高,同時對大荔冬棗品質的要求還遠遠不夠,對冬棗網絡定價認識度不高,往往只是把自己冬棗賣出去即可,卻忽略了整個大荔冬棗網絡銷售市場的調控。
四、大荔冬棗與同類產品的競爭思路
目前在冬棗市場中與大荔冬棗的競爭最激烈的是沾化冬棗。但是沾化冬棗的市場較差。由于大荔縣地處陜西關中平原東部,渭河、關中平原東部最開闊地帶,自然條件優越,屬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季風氣候,導致同類產品在不同地區種植,大荔的成熟時間都要比其他地方早,這往往給大荔農產品帶來很多機遇。
大荔冬棗和沾化冬棗的差異:大荔冬棗最早7月份上市持續到10月底,沾化冬棗9月份上市持續到11月。大荔冬棗皮薄水分大,甜度高,沾化冬棗皮稍厚,水分較低,甜度適中。
五、大荔冬棗產業的發展思路
利用大荔冬棗本身獨有的嘎嘣脆甜和營養作用,使其作為一種旅游文化產品及地域品牌產品被人們接受,在互聯網+的模式下,大荔冬棗附加產品也在不斷出現,包括棗芽茶、脆冬棗、蒸冬棗、冬棗醋等一系列冬棗產品,不僅打破新鮮冬棗時令的限制,還也將初加工、深加工產品串聯整個市場,讓消費者長時間被大荔冬棗的理念所貫穿,形成一個產品鏈。
六、運營方案
1.網絡營銷策略
(1)微信公眾平臺:現在,微信已成為人們的新型溝通方式。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臺,粉絲可以實時接收到大荔青年電商平臺的推送消息,沒有時間和地點限制,極大的提高時間的利用率。
(2)微博大V平臺:利用微博這種網絡應用形式開展網絡營銷,在網絡交互性平臺上,發布并更新平臺相關概況及信息,并且密切關注并及時回復平臺上客戶對于大荔青年電商平臺相關疑問和咨詢,從而幫助平臺零成本獲取搜索引擎較前位置。目前我們已獲得1萬+的關注度。
(3)社群:成立大荔青年電商平臺的社群,每個社群人數500,在社群里及時推出商品以及旅游、授課信息,并且及時得到消費者反饋。
(4)微店,淘寶等網絡平臺將產品進行線上展示,并配合貼吧、論壇、微信、QQ等宣傳途徑,將產品在其原有基礎上進行優化宣傳,引消費者關注,產生購買欲望。
2.線下營銷策略
(1)通過參加展銷活動的形式,結識相關方面的人脈關系,積攢潛在客戶。
(2)通過報紙宣傳,讓品牌效應更加牢固。
(3)通利用人際關系網,讓身邊的朋友幫助宣傳。
(4)政府領導的高度關注以及支持和宣傳。
參考文獻:
[1]雷晨輝.大荔特色果業前景廣闊[J].陜西農業科學,2004(02)
[2]孫兆軍.陜西大荔冬棗銷售再創新高[J].中國果業信息,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