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敏
摘 要:近年來,我國旅游業蓬勃發展,浙江省旅游服務貿易也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文章從入境旅游人數、客源、創匯收入以及在浙江各地級市中排名情況對近幾年嘉興旅游服務貿易現狀進行分析,發現嘉興旅游服務貿易現狀不理想。在此基礎上,文章結合嘉興特有資源優勢,提出了提升嘉興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嘉興;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一體化及產業結構升級的共同作用下,服務業日漸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型產業。作為服務貿易中重要的一部分,旅游服務貿易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前景最廣闊的行業之一,對推動第三產業發展,創造就業崗位以及增加國民收入方面具有重要的戰略性意義。
嘉興素有“越韻吳風,水都綠城”之譽,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其旅游業在逐步發展。然而,與發達地區相比,嘉興旅游服務貿易仍存在許多不足。比如,旅游資源開發程度低、產業整體競爭力不強、缺乏具國際影響力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形象、可持續發展理念沒有真正實現、旅游企業不夠強大、旅游服務貿易落后于先進地區等等。由于旅游業能帶動關聯產業,對經濟有著積極、重要的影響,提升嘉興旅游產業地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從嘉興市旅游服務貿易的現狀、資源優勢、以及提高嘉興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策略幾個方面予以研究。
二、嘉興市旅游服務貿易發展現狀
根據《嘉興統計年鑒》和《浙江統計年鑒》,選取嘉興入境旅游人數、入境游客客源、入境游客的創匯收入及嘉興旅游服務貿易在浙江各地級市中的排名情況四個指標進行分析。
1.入境旅游人數
2010年-2016年,國際入境旅游發展態勢良好。2010年,嘉興入境旅游556708人次,2013年達到高峰,增至781733人次,比2010年增長40%。然而,繼2014年一定幅度的回落后,2016年只有707318人次。也就是說,嘉興入境旅游人次2010年到2013年間有小幅度增長,2013年達到高位后,2014年到2016年都維持在65萬-70萬人次之間,未有明顯變化(見表)。
數據來源依據《嘉興統計年鑒》
2.入境游客的客源情況
從入境游客客源上來說,港、澳、臺同胞占近40%,外國人只占60%左右。其中臺灣同胞一直占據領先地位,澳門同胞到嘉興旅游的較少,2011年達到3萬人次之后,逐年下降,到2016年只有3006人次。香港同胞到嘉興的人數也呈急劇下降趨勢,從2010年78939人次降到2016年的33738人次。入境外國人從2013年峰值的501324人次之回落到2016年的439912人次 (見表)。
3.入境游客的創匯收入情況
2010年,嘉興入境游客的創匯收入是19182萬美元,2013年達到高峰27658萬美元,之后回落到2016年的21657萬美元(見表)。從平均創匯收入來說,2010年到2016年,平均入境游客創匯收入都維持在0.03萬-0.037萬美元之間,其中2016年最低,只有0.0306萬美元。這些數據說明,近年來,嘉興旅游服務貿易創匯收入發展不容樂觀。
4.嘉興入境旅游在浙江各地級市中排名
那么,嘉興的入境旅游情況和浙江省其他地級城市相比,情況如何呢?根據《浙江統計年鑒》數據顯示,嘉興入境游客人數在整個浙江省地級城市中靠后。浙東北6所城市中(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嘉興僅排舟山之前,入境游客人數只有杭州的1/5不到、寧波的2/5左右。同樣,入境游客人數也落后于溫州、金華等浙西北城市。嘉興入境游客人均創匯收入只有0.0306萬美元,也處于落后狀態,略高于麗水市。
三、嘉興旅游優勢
嘉興的入境旅游徘徊不前,在整個浙江省城市中處于末端,是嘉興缺乏旅游優勢嗎?其實,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嘉興具獨有的地理位置優勢,以及人文和自然資源優勢。
首先,嘉興具有發展旅游服務貿易的地理區位優勢。嘉興處于上海、杭州、蘇州三大城市的三角心地帶,正所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嘉興在中央”。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及旅游業的飛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海外人士來滬、來杭州、蘇州參觀和投資,來華旅游者大增。嘉興可借助其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特色,學習旅游業發達城市的管理模式,提升其旅游服務貿易狀態。
其次,嘉興具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自然資源方面,嘉興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和旅游度假區、省級歷史文化名鎮,以及20多個省級和100多個市縣級文保單位。革命圣地南湖、天下奇觀海寧潮、平湖九龍山風景區、烏鎮江南水鄉、嘉善西塘古鎮等富有地方特色的自然資源賦予了嘉興旅游業巨大的發展潛力。人文方面,嘉興有茅盾故居、沈鈞儒紀念館、徐志摩故居、金庸舊居等,具有非常豐富的名人文化和古文化旅游資源。
再次,在基礎設施方面,良好的鐵路、公路均具備相當的運載能力,可為旅游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為“入境者”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最后,在旅游接待能力上,嘉興各類服務設施檔次不斷提高,旅游從業隊伍越來越大,素質也在逐步提高,旅游星級飯店如雨后春筍般發展。據《嘉興統計年鑒》數據,嘉興市旅游星級飯店從2010年到2014年的50多個,提升到2016年的3千多個,并在逐步增加。房間數也由2010年到2014年的6000間-8000間,增至8萬多間。可以說,嘉興市完全具備容納更多入境游客的能力。
四、提升嘉興旅游競爭力的策略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不難得出嘉興發展旅游業非常有優勢,重點發展旅游業是完全可行的。那么,有哪些措施來提升嘉興入境旅游競爭力呢?
1.區域旅游融合
嘉興與上海、杭州及蘇州,尤其是與上海之間有明顯的旅游資源互補性和良好的旅游交通可達性,這是嘉興市對接上海,融入長三角旅游圈的先天優勢。然而,據調查顯示,經由上海入境流轉到浙江省的海外游客絕大部分時間逗留于杭州,到嘉興旅游并留宿的比例非常小。為有機融入長三角旅游圈,嘉興市可突破行政區的障礙,與上海、杭州、蘇州進行區域旅游合作,使入境游客到了這幾個旅游發達地區之后慕名到嘉興。上海缺乏休閑度假、鄉村生態旅游等產品,而這些正是嘉興的特色。嘉興市可以學習和借鑒蘇州旅游業的發展經驗,結合自身資源條件進行長期有針對性的旅游產品開發,建立起成熟的、有品質和特色的鄉村休閑度假類旅游產品,并進行大力聯合宣傳和實際引導,使游客在觀賞了上海、杭州及蘇州的繁華、享受到購物樂趣之后,能夠回歸自然,感受江南水鄉及人文氣息。
2.開發重點旅游產品
嘉興旅游資源比較分散,整體旅游形象缺乏亮點,因此,嘉興需集中力量開發重點旅游產品,從而體現其旅游產品的特色和優勢。目前看,南湖、九龍山、馬家浜文化遺址、天下奇觀海寧潮四大特色資源是重點開發的首選。開發中國革命的圣地南湖,具有商業和政治雙重意義。嘉興市需進一步集中力量,以“南湖紅船”為核心,大力開發南湖旅游景區及相應的配套服務設施,使南湖成為馳名中外的、有影響力的旅游勝區。比如,結合嘉興的人文條件,在南湖附近建設起規模化的、藝術風格迥異的“名人園”,并在其間科學、合理地設計和安排內涵豐富、品位高雅的各種展品和嘉興各縣市的名勝微縮等,突出其特色、規模、氣派和品位。
九龍山濱海開發區也是值得嘉興大力開發的景區。在開發九龍山旅游上,應注重生態旅游,可在靠海的一邊建造科技含量高的“海底龍宮”,并以九龍的傳說為主題,編寫動人的傳奇故事,拍成電影、電視或制成VCD,進行商業炒作,必能為九龍山旅游開發和嘉興旅游業的大發展帶來商業效應,吸引入境游客。
另兩個需要重點開發的特色資源就是具有很高考古和研究價值的馬家浜文化遺址、以及天下奇觀海寧潮。開發馬家浜文化遺址,既可看作旅游投資,又可看作公眾文化投資,具有巨大的潛在經濟效益。而結合沿線的歷史文化,大力發展獨一無二的天然資源海寧潮,能夠使其名揚天下。如果以上四大資源充分利用,就會大大提升嘉興旅游業的產業地位,提高嘉興國際旅游的競爭力,從而吸引更多的入境游客。
3.旅游企業進行投融資運行
旅游企業可對當地的旅游發展起導向和引領作用,在主動接軌上海的同時,嘉興市政府可鼓勵旅游企業通過投資、融資、并購重組等運行方式實現和強化旅游資本的流動,從而在區域旅游合作中產生明顯的效應。這就要求嘉興市旅游企業提升自己的資金實力、管理水平和行業影響力,組建起一個具有行業引領作用、能夠對外平等互動的大型旅游集團,使旅游資本雙向流動,將入境游客引入嘉興。然而,嘉興旅游業起步晚、底子薄,目前還缺乏專業化水平高的企業集團,因此,組建能夠進行投融資運行的、專業化水平高的企業集團不僅是增強旅游企業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嘉興旅游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4.政府推動
要想真正發展旅游業,政府強有力的推動和引導是必須的。政府應根據實際情況對旅游業內部結構及相關產業結構進行調控、制訂產業政策,引導和促進產業的良好發展,避免惡性競爭。同時,政府還需要加快城市建設。由于嘉興區域面積不大,在城市建設時,應注重內涵,追求產業和文化集聚,將嘉興發展成精品城市,提高城市品位,塑造無形的旅游資源和形象。比如,從旅游的角度去規劃城市建設,在城市風格和語言、經營管理水平、市民文明程度等方面下功夫,提高嘉興城市品位。在城市化建設過程中,嘉興還需注重經濟與社會可持續協調發展,為嘉興旅游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硬環境和軟環境,入境游客就會源源而來。
5.加大宣傳促銷的力度
嘉興區位條件優越,旅游資源豐富且有特色,但旅游業開發較遲,國內外知名度不高,加大宣傳促銷力度顯然尤為重要。政府和相關產業可用現代化手段,比如通過旅游網頁、宣傳片拍攝、舉行新聞發布會、現身說法等方式大力宣傳嘉興旅游。相信當嘉興有了良好的區域旅游融合、具有特色和亮點的旅游產品后,在旅游企業的引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及大肆宣傳下,更多的入境游客將慕名而來。
五、結語
綜上所述,嘉興市旅游服務貿易現狀不太理想,無論從入境游客人數,還是入境游客的創匯收入上來說,嘉興旅游服務貿易在整個浙江省地級城市中處于低水平狀態。嘉興市旅游相關部門要把握好嘉興獨有的區位和人文、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旅游服務貿易,在政府的推動和引導下通過區域旅游融合、集中精力重點開發特色鮮明的旅游產品等方式來提升旅游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同時,嘉興需要提升旅游企業的投融資能力,對入境游客予以引導、大力宣傳,從而使更多的海外游客慕名到嘉興。
參考文獻:
[1]婁在鳳.嘉興文化創意旅游發展模式及對策研究[J].嘉興學院學報,2013(25):67-71.
[2]厲無畏,王慧敏,孫潔.創意旅游:旅游產業發展模式的革新[J].旅游科學,2007(21):1-5.
[3]尚鳳標,張海霞.浙江省城市旅游競爭力水平監測與差異格局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2(11):87-92.
[4]王慧敏.旅游產業的新發展觀:5C模式[J].北京:中國工業經濟,2007(6):13-19.
[5]余構雄,江金波.長江三角洲與珠江三角洲區域旅游競合模式比較及其區際合作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10,24(2):40-45.
[6]張述林,胡科翔.古鎮文化與旅游的融合途徑研究口[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