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發
【摘 要】數學作為學生學習各科的基礎學科,因其嚴謹的知識系統性有它獨特的特點。因此,在信息技術與數學課題整合的過程之中,如何探索信息技術在數學教育教學中的運用,發揮信息技術這一先進教育技術的作用,更好地駕馭這種新式的教育教學手段,就成了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課程;整合;建構主義
隨著信息技術的推廣和普及,以構建主義為理論的教育和學習方法日趨成熟,從而使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絡為載體的新的教育技術的應用顯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議題已擺到廣大教師面前。
一、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優勢
1.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數學偏重于邏輯推理,偏重于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利用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動畫演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情景再現,可以讓學生從具體問題到抽象概念,從特殊問題到一般規律,逐步通過自己的發現、探究去思考數學、學習數學。
2.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建構能力。數學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而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經歷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過程。信息技術介入到數學教學中,提供的是超大的信息量和多媒體的信息傳遞方式。
3.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數學課內容抽象,概念嚴謹卻又枯燥,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中考慮最多的是如何讓課本知識活起來,而運用信息技術就可順利達到效果。既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加深了學生對概念的理解。
二、信息技術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機整合的實例分析
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有機整合與傳統教學相比,最大特點是可以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學習模式的轉變,而“網絡環境的教學模式”正是基于交互型整合方式所產生的,目的是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自主建構知識,變被動的聽和練為主動的探索和運用。下面以《勾股定理的應用》在網絡環境下教學為例來進行實例分析。
1.課件制作設想
數學是現實生活的數量化和抽象化,就是說數學知識是從實踐中起源的,同時,數學必須解決實際問題,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所以,在本堂課的引入和高潮部分都以實際問題的數學化為基礎,增強學生的興趣,同時讓學生看到數學的巨大魅力。課件以網頁形式發布在互聯網上,分為五個頁面,學生可以自由切換。
2.教學過程舉例
(1)知識探索。請學生列舉一個能用勾股定理解決的生活實例。此過程安排學生提前完成。學生可以去上網查找有關例題,然后整理下來交給教師,教師再從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幾題,拿到課上供大家交流。
學生在上網查找的過程中,可以接觸到許多與勾股定理有關的知識,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又鍛煉了動手能力,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探索并自由建構的過程,體現知識產生于實踐的思想,符合新課標理念。
(2)應用舉例。
例1:同學媽媽買了一部29英寸的電視機。該同學量了電視機的屏幕后,發現屏幕只有58厘米長和46厘米寬,他覺得一定是售貨員搞錯了。你同意他的想法嗎?你能解釋這是為什么嗎?(1英寸=2.54厘米)
學生用勾股定理的知識解決這個問題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通過這道例題,學生既鞏固了勾股定理的知識,又學會了一個生活常識,原來電視機的大小是憑電視機屏幕對角線的長度并用英寸作單位來度量的。
例2:“平平湖水清可鑒,面上半尺生紅蓮;出泥不染亭亭立,忽被強風吹一邊;王青觀看忙向前,花離原位二尺遠;能算諸君請解題,湖水如何知深淺”。請你幫助王青算出湖水的深度。
這是一道詩意化的題目,題目本身就能較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根據題目意思,利用《幾何畫板》,再現紅蓮的搖擺過程,加深學生對題目意思的理解。學生根據左下圖,易知,CD=0.5,BC=2,AB=AD,進而利用勾股定理去解決它。
這兩個例題放在第三個頁面,而詳細答案放在第五個頁面“后花園”里,并且建有例題與答案的超鏈接,學生可以自由點擊瀏覽,在各個頁面間進行自由切換,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內容不可重現性,讓學生根據自身所需去側重解決自己的難點,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過程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1.教師始終要起到主導作用。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應是知識發生、發展的播種者及澆灌者,更應是學生處事的模范。我們不應讓“人機對話”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否則,現代媒體成了教學機器,教師就成了鍵盤手。
2.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以實用為主。課件的運用應整合于課堂教學內容之中,針對以抽象思維、邏輯推理為培養目的的數學教學,課件中存儲內容要精煉,畫面要簡潔,講解和推導應由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自主完成。
3.網絡電子教室應成為數學的理想場所。在人手一機的網絡教室,學生可以在教師指導下,自己動手操作、觀察、發現、研究問題,在網絡中查找數學資料,形成學生動手“做數學”的模式。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不再把學習數學看成負擔,增強了學好數學的信心,享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總之,教師要用新的教學理念武裝自己,而新的課程標準更是向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將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實施有機整合,以豐富課堂內容,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切身體會數學的美,全面提升課堂效率,做好新課程改革。
【參考文獻】
[1]禹曉林.談信息技術在中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成才之路,2011(20)
[2]祝智庭,彭紅超.信息技術支持的高效知識教學:激發精準教學的活力[J].中國電化教育,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