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永
(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鎮中西醫結合醫院,重慶 401334)
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泌尿系統腫瘤之一。目前,臨床上對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主要是進行手術治療。但是,在接受手術治療后,有30%左右的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會出現癌細胞遠處轉移的情況。有研究表明,為進行手術后的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使用干擾素進行輔助治療,可明顯提高其細胞免疫的功能和體液免疫的功能,改善其預后[1]。為了進一步研究此療法的有效性,筆者的團隊對在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鎮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術后使用干擾素進行輔助治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期間在重慶市沙坪壩區青木關鎮中西醫結合醫院進行手術治療的10例腎透明細胞癌患者。在這10例患者中,有男性4例,女性6例;其年齡為24~71歲,平均年齡為(47.5±23.5)歲;其中腫瘤位于右側腎臟的患者有3例,位于左側腎臟的患者有7例;其腎癌TNM分期為T1期的患者有6例,為T2期的患者有4例;其腎癌Fuhrman分級為Ⅰ級的患者有5例,為Ⅱ級的患者有3例,為Ⅲ級的患者有1例,為Ⅳ級的患者有1例。在這10例患者中,有5例患者進行腎部分切除術,有5例患者進行腎癌根治術。
對這10例患者均進行腎部分切除術或腎癌根治術。在患者接受手術后的1個月后,對其進行血常規檢查和肝腎功能檢查,然后為其注射重組人白介素-2(商品名為德路生,生產廠家為北京四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為國藥準字S10970015)。重組人白介素-2的用法是:將10~20萬IU的重組人白介素-2溶解于2 ml的生理鹽水中,用此藥液對患者進行皮下注射,1~2次/d,每周注射5天。治療6周為1個療程,對這10例患者進行2個療程的治療。
治療前和進行治療后的12周時,抽取患者的外周血進行細胞免疫檢測和體液免疫檢測。1)細胞免疫指標包括:CD4+、CD8+、CD16+/56+和CD19+。2)體液免疫指標包括:IL-2、IL-6、IL-10、IL-8 和 TNF-a。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20.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治療,與治療前相比,這10例患者CD4+的水平、CD8+的水平和CD16+56+的水平均明顯降低,其CD19+的水平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經過治療,與治療前相比,這10例患者IL-8的水平明顯降低,其IL-2的水平、IL-6的水平、IL-10的水平和TNF-a的水平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1 進行治療前后這10例患者細胞免疫各項指標的比較(pg/ml,±s )

表1 進行治療前后這10例患者細胞免疫各項指標的比較(pg/ml,±s )
時間 例數 CD4+的水平 CD8+的水平 CD16+/56+的水平 CD19+的水平治療前 100.37±0.080.31±0.100.23±0.080.09±0.02治療后12周 100.31±0.020.23±0.010.16±0.060.14±0.06 t值 2.3012.5172.2142.500 P值 0.0340.0220.0400.022
表2 進行治療前后這10例患者體液免疫各項指標的比較(ng/L,±s )

表2 進行治療前后這10例患者體液免疫各項指標的比較(ng/L,±s )
時間 例數 IL-2的水平 IL-6的水平 IL-10的水平 IL-8的水平 TNF-a的水平治療前 103.7±8.150.8±48.221.3±20.4359.4±159.84.8±6.9治療后 12 周 1021.7±74.9168.2±164.891.6±92.4197.6±143.234.8±29.1 t值 5.1592.1622.3492.3853.172 P值 0.0000.0440.0300.0280.005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覆蓋全身的具有防衛性的網絡。人體的免疫水平是通過細胞免疫與體液免疫共同實現的[2]。有研究表明,對進行手術治療的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進行免疫治療,有利于增強其機體的抗癌能力,降低其腫瘤的復發率[3]。用干擾素對患者進行治療主要是通過刺激其淋巴細胞達到提高其機體免疫水平的目的[4]。位海建等[5]的研究表明,在對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對干擾素種類的選擇、給藥的方式、使用的劑量等因素,均會影響其短期內免疫水平變化的情況。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為進行手術后的局限性腎透明細胞癌患者使用干擾素進行輔助治療的效果顯著,可明顯提高其細胞免疫的功能和體液免疫的功能,改善其預后。